新浪新闻客户端

十年!荔枝湾有个大戏台 日日免费演大戏

十年!荔枝湾有个大戏台 日日免费演大戏
2020年10月27日 07:45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晚报金羊网

  10月23日,荔枝湾大戏台十周年,第一场戏上演《关公月下释貂蝉》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这厢,炉火将变硬的颜料慢慢加热软化,花旦用海绵一抹一按,净白的脸上便有了红润的色泽;

  那厢,武生勾好红脸,利落披上绿色大靠,戴上长须,提起青龙偃月刀……

  10月23日13时许,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荔枝湾大戏台后台忙碌不已。刚刚结束十周年团庆聚餐的荔枝湾艺术团团员们赶回戏台,一如既往为两点开始的粤剧惠民演出做准备。

  从2010年10月23日在荔枝湾大戏台演出第一场折子戏,十年来,荔枝湾艺术团坚持“日日免费演,场场做大戏”。十年过去,戏台变大了,团员变多了,观众变年轻了,粤剧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荔湾生发出新的活力。

  荔枝湾艺术团只是粤韵在羊城经久不息的一个缩影。据媒体报道,截至2019年10月,广州粤剧粤曲私伙局超过1300个,还有大大小小的惠民演出、粤剧比赛。作为粤剧发祥地,广州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土壤环境——政府为私伙局搭台、粤剧人为戏迷唱戏、观众为艺术喝彩,由此,粤剧在羊城城市肌理中绽放绚丽之花。

  十年,戏台变大了

  《关公月下释貂蝉》《越国骊歌》《醉闹五台山》《昭君出塞》……23日13时,荔枝湾艺术团团长杜名扬慢慢走到戏台公示栏前,用粉笔一笔一画写下这天的演出名单,其他团员则把叠放的胶凳从台上搬到台下,一些街坊熟门熟路上前接过,帮忙一一摆好。14时一到,乐池上的乐师敲起冲头锣鼓,关公徐徐登台,等候良久的观众不约而同鼓起掌来。幕后,约6平方米的化妆间内,团员争分夺秒化妆、换装,为下一场戏做准备。杜名扬则台前幕后到处走,及时发现并解决演出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杜名扬今年75岁。10年前,在荔湾区工会艺术团从事粤剧表演工作的他被赋予一项新的使命:带领一支队伍把荔枝湾大戏台搞好,“当时我们就12个人,改名为‘荔枝湾艺术团’,承担起每周的惠民演出和观访展示任务。”

  杜名扬回忆,大戏台是由荔湾湖公园的一处检票口改造而来,当时就是一片“吉地(空地)”,演员们的化妆品都是放在椅子上,路过的人碰一碰,就会散落一地。在日复一日的演出中,杜名扬和团员细细梳理戏台发展所需,并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对大戏台进行“微改造”。如今的大戏台,加建了一个半圆形舞台和两个乐池,拥有10个射灯、4个大喇叭,一面朝着荔枝湾涌,一面朝向公园大树下的小广场,两面皆可演出。走进乐池背后的化妆间,所见之物皆有故事:记录观众“点单”的小黑板、自制的曲谱“图书馆”、给团员自检的视力表、写有编号的储物柜……是团员们温馨的“家”。杜名扬介绍,目前艺术团主要靠政府每月的资金补助和团费维持运作,每天14时到17时在荔枝湾大戏台唱大戏。

众多观众前来捧场

  十年,演员变多了

  “当我五年前来到荔枝湾大戏台看表演,我就想我也要登上这个戏台。”66岁的杜亚依如是说道。2015年,杜亚依到荔湾湖公园散步,行至荔枝湾大戏台附近,被声声粤韵吸引了心神,向杜名扬毛遂自荐后,她成为荔枝湾艺术团的一员,擅唱霸腔大喉,常演鲁智深、荆轲等角色,是不少观众的“心头好”。

  “这是‘云手’,这是‘拉山’……对,你做得好。”74岁的郭君祥细细指点麦继文的动作,这是荔枝湾艺术团“粤剧表演课”现场。2016年,时年8岁的麦继文跟着奶奶到荔枝湾大戏台看戏,喜欢上粤剧的他当即决定加入艺术团。针对团里的孩子和零基础团员,几乎每周末上午9:30-11:00,荔枝湾艺术团都会开课,由4名经验丰富的粤剧表演者教授粤剧基本功,如今麦继文已经可以在台上独当一面,他和小伙伴表演的“儿童版”粤剧深受观众喜爱。

  十年来荔枝湾艺术团已由最初的12人增长至105人,其中常上台表演50余人。

  十年,粤剧变年轻了

  记者注意到,荔枝湾大戏台前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不到大戏开场就坐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衣着时尚的年轻人,有学生,有怀抱婴儿者。戏台前的小篮子里,时不时还有观众主动投入小红包。何生居住在上下九,三年来每周最少有3-4次会特意到荔枝湾大戏台听戏,“这里的戏好听又不要钱,我太喜欢了。”何生表示,有时自己还会到后台“点唱”,戏团也会满足自己的愿望。

  但这一现象来之不易。杜名扬坦言,大戏台在早期观众并不多,那个时候大家觉得粤剧就是老人家的消遣,很“古董”,路过这里停一两分钟就会走开。因为观众不多,团员表演起来也没什么心思,但由于肩负着传承粤剧的使命,大家才勉力坚持下来,“所幸近年来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政府帮助我们宣传,来看戏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刚刚过去的国庆节还有上千人看我们的演出。”杜名扬说。

  “我今独抱琵琶望,尽把哀音诉,叹息别故乡,唉,悲歌一曲寄声入汉邦……”17时,伍美蓉带来的《昭君出塞》为23日的惠民演出画上句号,曲终人却未散,广场上的人有的帮忙收拾凳子,有的走进后台和演员聊天,有的询问明天的节目单,久久没有离开。“粤剧传承百年,虽然起起伏伏,但我相信,只要观众在,粤剧就会在。”13岁入行,至今已唱戏61年的郭君祥自信地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粤剧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