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国爱鼻日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为何越来越多?

全国爱鼻日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为何越来越多?
2024年04月13日 11:12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晚报金羊网

  4月13日是第22个“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活动主题是“鼻腔疾病预防,重在日常护理”,旨在倡导大众关注鼻腔健康,提高日常护理意识。“怎么我们小时候没听说有这么多孩子腺样体肥大?”许多家长在互相交流中注意到,身边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孩子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已经做了手术,也由此产生了疑问。在“全国爱鼻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鼻专科主任李健主任医师。

  扎堆的腺样体肥大孩子

  家住广州番禺的张女士已经为3岁的儿子小文要不要做腺样体切除手术奔走了多家医院,不同医院给出不同建议让她感到无所适从,而这期间当得知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导致儿子的生长发育、学习能力受到影响,甚至带来腺样体面容,更是让她焦灼不安。

  小文是在1岁半的一次感冒后开始流脓鼻涕,去医院诊断为诱发了急性鼻窦炎,在耳鼻咽喉科做检查时,医生告诉小文的妈妈小文有腺样体肥大问题,已经堵塞了鼻腔气道的70%—80%,可以考虑手术。当得知手术需要全麻,张女士还是有些犹豫,于是带着小文去了广州另一家三甲医院,可是这家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可以药物治疗,不需要手术。

  到底要不要手术?张女士为此奔走了多家医院,得到的方案不尽相同。可在各大医院耳鼻喉科求诊的过程中,张女士注意到因为腺样体肥大而就医的孩子特别多,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耍时,一说到腺样体肥大的话题,很多妈妈都凑了过来,原来有不少孩子先后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医生的眼睛就是尺”

  到底有多少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腺样体肥大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因为腺样体肥大至今还没有准确的诊断标准。”李健接受采访时介绍,腺样体是特指儿童期鼻咽部增生的淋巴组织,它和扁桃体一样,都是咽淋巴内环的一部分,与儿童时期免疫系统的发育有关。一般来说,腺样体会在宝宝出生后逐渐增大,在6—7岁左右达到高峰,当孩子免疫功能逐渐成熟后,腺样体功能不再那么重要后,大部分人的腺样体会在10岁后逐渐萎缩,成年后几乎看不到。由此可见腺样体“变大”本身就是生理性的变化,其中由于个体差异,有部分孩子在病毒、细菌感染,以及反复炎症刺激下,腺样体增生得会更为明显,但到底多大才算“腺样体肥大”,目前医学中并没有准确的诊断标准。至于堵塞了70%,还是80%,多是医生在做鼻内镜检查时的主观判断,也就是说“医生的眼睛就是尺”,而且腺样体堵塞气道的效率不仅仅与腺样体的大小有关,也与它的位置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腺样体贴近后鼻孔上缘时阻塞效率更高,李健补充道。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是不是增多了?有可能!李健分析,其中有多种原因。一是发病率的确增多了,这与我们现代城市聚集式的生活模式有关,各种病毒混杂,和过去相比,增加了孩子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的风险。二是与全社会,包括家长、医生对腺样体肥大的认识不断增多也有关系。目前不仅是大医院,许多县级医院也具备了腺样体肥大诊断、治疗的能力,从积极意义看,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也是更多孩子腺样体肥大被发现的原因。当然,因为诊断标准没有统一,也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过度诊疗的因素。

  6岁前与免疫系统发育密切相关

  正如前文所说,腺样体与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尤其6岁前是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的时期,李健表示,腺样体切除也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先尝试药物治疗(没有合并扁桃体肥大的腺样体肥大患者,规范用药后2到3个月后有80%左右是可以有明显好转),药物治疗无效后,再评估利弊,如果不切除的弊端明显大于利益才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张女士的做法,他是赞同的,多去几家医院,多听几个医生的建议。

  “腺样体肥大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并不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李健认为,单纯的腺样体肥大并不能作为手术的指征,比如有的孩子的腺样体看上去很大,但是他睡眠时呼吸顺畅,没有打鼾等症状,就没有必要干预。腺样体肥大导致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则可以考虑手术:

  1、腺样体肥大考虑睡眠当中鼻塞呼吸不畅、有明显的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表现,药物治疗等其他治疗效果欠佳,可以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2、肿大的腺样体同时合并扁桃体肥大,规范药物治疗无效,建议腺样体和扁桃体一并切除;

  3、已经出现生长发育延缓、长期张口呼吸导致腺样体面容(排除口腔原因);

  4、鼻窦炎、中耳炎反复发作,听力显著下降,规范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

  5、中度鼻塞(张口呼吸、鼻音重或者嗅觉减退)持续1年以上,考虑跟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相关,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李健特别提醒,孩子如果正处于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期,比如正在感冒,包括腺样体在内的淋巴组织出现增生是人体常见的生理现象,这时不能盲目做出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以及是否需要手术的判断,至少要在病愈两周或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根据患儿是否出现相关症状才可做诊断。

  文 |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图 | 视觉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