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黑科技”助力中国全面提升防洪能力

“黑科技”助力中国全面提升防洪能力
2020年08月07日 20:05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
无人机(上图)、无人艇(下图)获得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数据,可精准算出堰塞湖容积,获得两岸山体及滑坡体的体积。新华社记者 饶饶摄

  新华社合肥8月7日电 “当涂当前水位11.67米,警戒水位10.30米”“丁坝当前水位60.42米,汛限水位60.50米”“塘南阁大雨27毫米”“大桥大雨30毫米”……盯着这一串数字,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江心乡乡长徐厚锋立即盘算出了当天的防汛重点。

  当涂县地处长江、水阳江下游,今年入汛以来,持续强降雨造成长江、淮河、洞庭湖、巢湖等大江大湖遭遇流域性洪涝灾害,部分河湖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流域各地防汛抗洪压力骤升。

  “对付洪水必须对上下游和周边水情雨情全部掌握,不然无法作出预判,更不能指导具体工作。”徐厚锋一边保存数据,一边说,“比如,当水位快速提升或周边降雨量增大时,就要多安排人力巡堤,适当提前加高圩埂。”

  类似这种“下沉”到县乡的雨情水情“监控网”只是中国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防御洪水的一个缩影。“5G+”、卫星遥感与定位等“黑科技”的深度应用,助力中国各地全面提升防洪抗洪能力。

  在安徽省安庆市防汛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刘媛媛戴上一个VR眼镜,点击选择相应闸口,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长江安庆段各个闸口实时状况。“以前需要人工每隔半小时巡检,如今运用‘5G+VR’线上随时看。”

  数百公里之外的武陵山脉腹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常务副县长彭涛站在县应急指挥中心视频会商调度室就能和距离县城3小时车程、地处深山的小溪镇负责人进行实时视频通话。

  “过去山区信号差,出现突发情况时最怕的就是电话打不通。”彭涛说,目前,视频调度系统已延伸到永顺的所有乡镇和部分村。下一个目标就是实现村村全覆盖。“有了这套系统,上级的防汛抗灾指令可以第一时间传递到乡镇,进行精准调度和应急避险。”

  洞庭湖区是湖南防汛压力最大的地区。位于洞庭湖腹地的湖南岳阳市华容县治河渡镇,当地堤长、闸多。今年汛期到来前,华容河大堤沿线涵闸处安装了21个高清摄像头,分担“盯守”压力。

  “这个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100米之内连鱼在水里游都能看清。”治河渡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常务副指挥长张志勇说。

  一方面,VR巡查、高清摄像头、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高了抗洪效率;另一方面,北斗助力的三维勘查、移动拼装式防洪墙、遥感卫星实时观测等技术手段,则重新定义了抗洪“战术”。

  受强降雨影响,湖北恩施屯堡乡马者村7月21日发生了山体滑坡,并在清江上游形成堰塞湖;24日,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无人艇搭载多波束测深仪就出现在堰塞湖现场。

  有了北斗的助力,对灾害点水上水下三维“CT”检查仅用一个半小时内即告完成,产生了精度控制在5至25厘米内的“三维图”,既可以精准计算出堰塞湖的容积,又能获得两岸山体及滑坡体的体积。

  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付强介绍,采用北斗系统的新型设备和技术的勘测,可以让堰塞体水下地形的数据一目了然,有效指导后期的堰塞湖清淤作业。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此次汛期遭遇了150年未遇的高水位。在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堤岸上,一块块3米长的防洪挡板经过组装依次排列,犹如铜墙铁壁一次次化解险情。

  “这个移动拼装式防洪墙,不仅可以抵御罕见洪水,而且节省了人力、土地等资源。”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德平说。

“下沉”到县乡的雨情水情“监控网”,让预判汛情、指导具体工作都可以“提前一步”。新华社记者 姜刚摄

  从灾前的“通风报信”到灾后的快速评估,遥感卫星也成了“抗洪利器”大显身手。

  早在一个月前,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接到了应急管理部的相关需求,开始对南方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进行持续对地观测,第一时间推送给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

  截至7月13日,该单位共调用包括高分一号、高分三号、高分六号在内的5颗高分系列卫星,共计拍摄73次,共享有效数据248景。

  8月,2020年夏季中国洪涝灾害数据专题服务网站上线,可提供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区域的64个基础地理数据集、9颗国产高分辨率卫星的灾害前后遥感数据集、3期覆盖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主要湖泊的哨兵一号卫星10米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一张图产品,以及全国汛情动态监测信息等数据资源,为地方政府、减灾机构和科研院所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信息保障。

  在查勘受灾情况、核定损失赔偿等灾后恢复工作中,中国还在广泛地应用无人机进行精准作业。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西湖村西湖圩,一处被淹的稻田上空,一架无人机盘旋飞行,对受灾田块进行查勘、定损。

  “洪水终将退去,恢复生产生活分秒必争,现在有了无人机,一天就可以查勘受灾农田2000余亩,大大提升了查勘定损效率,为受灾农户恢复再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国元保险工作人员说。(记者马姝瑞、陈尚营、姜刚、张玉洁、周楠、喻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