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华全媒+|与象为伴的日子里——那些你不知道的“象事”

新华全媒+|与象为伴的日子里——那些你不知道的“象事”
2021年06月11日 20:50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社新闻

  在很多参与野生亚洲象保护的人眼中,它们不仅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保护的珍稀物种,更是有着深厚感情的“邻居”或“家人”。在与象为伴的日子里,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竹笋牙”“小断鼻”“垂肉脖”……见到野象,岩罕陆几乎都能第一时间叫出它们的名字,“每个大象家族都有自己的体貌特征,为了区分,我们就以这种方式命名。”

  46岁的岩罕陆是西双版纳州野象谷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他皮肤黝黑,擅长爬树。

  岩罕陆(右一)在跟同事识别大象脚印。受访者供图

  “我们认识大象,但大象不一定给好脸色。”岩罕陆几乎每天都要带着组员们去追寻野象踪迹。通过观察象脚印等,他们可以大概判断出野象的行进轨迹,提醒附近村民和游客注意避让。为此,组员们经常早出晚归,穿越在深山密林和浅滩河谷间。

  野象谷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然通道,来这里活动的野象较为频繁。为评估亚洲象种群繁衍及生存状况并实施有效保护,亚洲象观测小组于2005年正式成立。

  如今,该小组已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9人,平均年龄32岁。岩罕陆说:“目前在野象谷周边活动的野象有60多头。这就要求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去保护好这个物种。”

  小组成立那年,岩罕陆就参与救助了一头野象。

  当时,象群中发出一声吼叫。观测小组赶过去后发现有一头小象腿部受伤,如不及时救治将有生命危险。岩罕陆赶紧向有关部门报告,并跟同事通宵守在小象前,直到它得到救助。

  如今,这头名叫“然然”的野象正在适应野外生存环境,为重返森林做准备。

  2017年6月5日,救助象“然然”(中)在“象爸爸”带领下开展野化训练。新华社记者 井辉辉 摄

  在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救助象“羊妞”今年8月将满6周岁。这也是“象爸爸”陈继铭陪伴她的第6个年头。

  “跟‘羊妞’相处时间长了,感情就深了,就像是我家老三。”站在这个比他高大威猛许多的“孩子”面前,陈继铭感慨道。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给“羊妞”做体检。有时,“羊妞”高兴了,还会跟她的“爸爸”们玩皮球。

  2020年8月12日,救助象“羊妞”在与“象爸爸”陈继铭玩皮球。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6年前,“羊妞”因为患有严重疾病,曾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2015年8月,未满月的“羊妞”闯入一户村民家,陈继铭等人接到报警后参与了这头野象的救助。经检查发现,“羊妞”患有新生儿脐带感染,并伴有心力衰竭症状,加上没能喝到母乳,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经多方合力,“羊妞”最终转危为安。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将它作为重点照顾对象,安排了陈继铭在内的4名“象爸爸”轮流守护。为了补充营养,他们还找来新鲜羊奶给小象喝,此后便有了“羊妞”这个名字。

  “因为肠胃不好,‘羊妞’经常拉肚子,我就拿热毛巾给它擦屁股。”陈继铭回忆。由于喝羊奶的缘故,“羊妞”身上有味道,经常被伙伴驱赶。为此,他就拿象粪往“羊妞”身上抹,才勉强让它合群。

  如今,在“象爸爸”及其他救助力量的精心呵护下,“羊妞”长胖了许多,还定期去野外开展康复训练。调皮的“羊妞”曾一天玩坏了16个水龙头,工作人员拿它也没办法。(记者严勇、姚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云南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