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刷爆网络!这个大理新晋“网红打卡地”你去了吗?

刷爆网络!这个大理新晋“网红打卡地”你去了吗?
2021年07月30日 21:55 新浪网 作者 918云南交通之声

  作为大理新的旅游名片

  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洱海生态廊道项目

  在网络上十分火爆

  经常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

  (某社交媒体截图)

  (网友“萌面小洁”拍摄照片)

  今天(7月30日)中午12点至13点,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宇,云南建投基投公司年轻副总经理、大理苍洱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旺,云南建投集团总承包二部年轻副总经理吴代嘉,云南建投集团总承包二部大理片区项目党支部书记、总承包二部副总工程师杨绍光做客FM91.8云南交通之声《91.8我来了》节目,洱海生态廊道项目、大理市洱海保护生态搬迁“1806”小镇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从左至右依次为:吴代嘉、吕旺、主持人海燕、师宇、杨绍光)

  洱海生态廊道项目

  洱海生态廊道项目的全称为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PPP项目,是一个以保护洱海为目的的生态项目,是一条绿色生态屏障。洱海生态廊道项目是云南建投集团与大理州委、州政府共建云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实践,也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治理的重点项目。

  云南建投基投公司年轻副总经理、大理苍洱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旺表示,洱海生态廊道是一条生态功能系统完善的环洱海廊道,可以充分发挥湖滨带修复和湿地生态功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维持海水生态稳定,通过开展科研实验和生态监测,有力促进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构建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是洱海保护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防线。这个绿色屏障是由生态搬迁工程、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管网完善工程、生态监测廊道工程及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试验地工程五个工程内容组成。

  云南建投集团总承包二部年轻副总经理吴代嘉介绍,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环湖129km生态监测廊道主体工程,生态搬迁1806户,路面沥青完成了铺筑。共计恢复生态湿地、河口湿地约6700余亩,清退土地121.43万平方米,湖滨缓冲带岸线修复70公里,截污干管修建29.92公里,生态监测巡视步道65公里,同时今年6月1日对起点儿童科普中心进行了交付。

  今年以来,上关镇的上关花节点、双廊镇红山--稻田节点,以及配套对应的轻钢结构管理用房、生态监测管理用房和监测管理码头正在抓紧实施。沿线还布设了以石头、枯木为主的休息坐凳,少量的新能源环保充电站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洱海生态廊道项目遵从自然演替规律,采取“人退湖进”,划定环洱海圈层保护系统,构建环洱海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监测廊道湿地试验地将建设5个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试验地、洱海湖泊水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试验地、洱海入湖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试验地、洱海土著水生动物繁育恢复试验场、洱海水生植物苗圃试验地,这样的业态布局,在国内乃至国外都是领先的。实施过程中也运用了大量的石和木的结构形式、无污染的土壤固化剂、雨水花园蕴含多孔生态填料等新型科学技术和材料,并促进了地方固废无害化利用、资源化、产业化。

  洱海生态廊道的一个亮点,就是以“生态为底色,智慧为特色”,通过生态+智慧的模式,达到生态科普教育、生态共管、共享,最终实现全民共建生态文明。项目的智慧化建设主要是三个维度,一是高效管理,做好整个廊道的智慧化监管、调度、维护,二是生态与乡村振兴的文旅融合,三是全民共学、全民共管、全民共享。

  吕旺表示,这是一个系统性推进治理的过程,从增加水动力、解决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湖进人退、最后建立生态屏障,正好是省委提出的系统性治理理念,退、减、调、治、管的具体实践。

  通过一系列系统性工程的实施,使洱海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十三五”期间,洱海Ⅱ类水质累计达到32个月,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爆发事件,2020年洱海国考断面水质评价为“优”,有7个月水质稳定在Ⅱ类。

  吴代嘉表示,下一步,除了继续完善生态监测管理用房的实施、生态监测码头的实施和一些配套的轻型管理用房以外,还将继续加强生态廊道基础的完善,加固生态基础维护,健全生态维护。也将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前提下,通过自主运营和市场化竞争,引入国内外一流团队,按照成本核算、特许经营权授予、租赁、利润分成等多种形式,高标准多元化开展项目运营工作。

  洱海系统性保护治理成效,是云南建投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入第三方社会投资人系统性保护治理高原湖泊的一个样板,这也将助力云南建投集团努力成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大理“1806”小镇

  2018年初,大理市启动了洱海保护“三线”划定工作,当年底完成了环洱海8个镇23个村1806户(约7270人)的“三线”划定拆除任务。为了让生态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大理市于2019年启动实施了大理市洱海保护生态搬迁“1806”小镇项目建设,对“三线”划定生态搬迁户进行集中安置,经搬迁群众自愿选择和资格审查后,需集中安置1070余户(约4300人)。

  云南建投集团下属的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大理州政府签订《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合作实施协议》,共同成立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有限公司,负责洱海保护治理,统筹推进洱海保护治理项目投融资及建设,建立洱海流域保护治理长效机制,重点推进“1806项目的实施,以政府、银行、企业的共同合作推进项目建设。

  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宇介绍,项目因地制宜,分五个地块建设,致力于打造5个各具特色的小镇。将白族元素与现代建筑功能相融合,打造新白族民居群,体现小镇民族建筑风貌,以及具有现代功能的客事中心、物业中心、生鲜超市、幼儿园等完善小镇的配套服务功能。项目融入自然生态,对小镇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提升。同时,以项目为引领,将村民就地转为产业发展人群,更好的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

  今年2月,“1806”小镇建设项目首批安置房交房仪式在海东地块举行,114户洱海保护生态搬迁户喜提新房,开启了他们的幸福生活。目前,“1806”小镇建设项目已完成近93%的投资体量,目前已有719户正在交房,其中110户生态搬迁群众接房后已经开始进行房屋的装修。

  云南建投集团总承包二部大理片区项目党支部书记、总承包二部副总工程师杨绍光介绍,目前大理、海东、喜洲三个地块已完成竣工验收,正在开展交房工作;银桥地块正在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在竣工验收后就可以交房了;下关地块因为在前期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南诏国时期的文物,因此项目部分土地进行了重新选址,目前下关地块安置区室外绿化收尾,公建配套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文勘影响重新规划74户安置房全面展开基础、主体结构施工,该地块将于2021年12月30日建成交房,届时,大理“1806”小镇项目五个地块将全部建成交房。

  大理市洱海保护生态搬迁“1806”小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实现洱海绿线范围内建筑拆除64万平方米,农田、经营性用地腾退1029.81亩,有效疏解洱海湖滨人口和环境压力,彻底解决区域人为活动形成的污染威胁和隐患。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布局,有效促进了洱海流域生态恢复,为洱海生态保护治理其他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项目的实施不仅是让生态搬迁群众搬出来,而是要在下一步开发中,进一步实现让生态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最终形成“文旅+、数字+”的小镇类型,营造人文、康养、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小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