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人如何很优雅地说“想见你,只想见你”|文艺学堂

古人如何很优雅地说“想见你,只想见你”|文艺学堂
2020年12月03日 21:27 新浪网 作者 为你读诗
▲ 更多传统文化福利,关注「为你读诗文艺学堂」 ▲

  从小到大,随处可见的古文,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单是众所皆知的佳句,便也一时列举不尽:

  表达孤独——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表达思念——吴越王在家书中对王妃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表达人生观——李太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文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我们的日用语言里,像拜谒、玷污、邂逅、忤逆等这类词汇,都来自文言文。

  很多让人一唱三叹的佳句,无论是文章、现代诗、还是歌曲,我们都能从中找到文言文的影子: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郑愁予《错误》)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雨巷》)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周杰伦《东风破》)

  可以说,延续了数千年的文言文,在我们今天的语言文化当中,也到处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央视才女董卿在《朗读者》上朗读《红楼梦》

  我们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也可以说:“天高地阔,欲往观之”。

  我们说:“别睡了起来嗨”。也可以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我们形容别人“有钱,任性”。也可以学习古人:“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你会发现,文言文中文字的排列组合居然可以如此多元——或传情达意、优美典雅,或幽默风趣、意义深刻

  每一个用词用句都值得反复推敲、品味。

  学习古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谈吐气质

  近年来,学校和社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国学教育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学习《论语》中小学语文课本也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很大调整,提高了古诗文所占的比例

  古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古文的句式用法、特殊词汇,无形中增加了一道阅读门槛。

  哪怕是再通俗不过的四大名著,也有明显的文言痕迹:

  古文底子好的,可以通宵达旦地读三国、叹红楼;

  底子不好的,只能找“白话版”,读得别扭不说,原著中特有的氛围也没有了。

  特别是面临考试的广大学子,一边要捧着一本文言文虚词实词大全,反复背诵;一边还要记住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判断这句话是使动用法还是被动用法,一个弄错,文章读不懂,分就丢了。

  学文言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没有大量的积累,都是枉然”。

  那么,有没有可能,吃透了一部分古文,就能应对绝大多数文言文了呢?

  会不会只要读最短小精悍的古文,抓住最精华的部分,就可以了呢?

  为此,我们邀请了2006年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复旦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方舟,为喜欢文言文、想要读懂文言文的人们,策划了这样一门专讲短小精悍古文的课程:

  《常方舟·古文素养必修课——

  细读经典100篇,解锁高阶读写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