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2019年09月04日 16:01 新浪网 作者 周密金融

  版权:来源 私募工厂综合自 德林社、布谷新金融、顾问云

  340万买理财,到期后只拿回330万。收益没拿到,本金却少10万。如果你是投资者,气不气?然而,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北京一位投资者身上。而这款产品,涉及到的除了嘉实基金,还有因“严重信用风险”,由建行托管的包商银行。在厂长看来,虽然刚兑打破,但是钱亏在哪里,是要算清楚的,但是从投资者的爆料看,这两家金融机构似乎很多地方不太给力。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手续费扣了10多万

  尺度APP有用户发帖称,她在2017年通过包商银行国贸支行签约购买了340万元的《嘉实基金包商慧投1号二期FOF资产管理计划》(简称包商慧投),合同约定了明确的服务事项和违约责任,到2019年7月8日计划到期。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用户指出,在购买产品期间,包商银行从未履行合同约定服务。她一直未被告知投资方向和交割单,导致无法停止合同。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图片来源:尺度APP用户)

  从投资第3个月,她一直联系包商银行北京国贸支行经理孔某,明确要求他按照合同提供交易明细和交割单,但直到合同结束,从未获得一点信息。包商银行还将责任推卸给嘉实基金,说嘉实基金没有提供。待到合同到期,不仅没有给用户预定收益,包商银行却扣了10万多元手续费。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图片来源:尺度APP用户)

  包商银行与这位用户签订的合同的细节明确约定:

  ①嘉实基金每月第二个工作日要将包商银行复核通过的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净值,以我们三方都认可的形式,提交给投资者。

  ②嘉实基金必须投资于资产管理人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另类投资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含商品型ETF,不含申赎)、LOF基金(不含拆分)等,以及现金、银行存款)

  ③嘉实基金应当在每天对当日净值计算结果复核后,盖章并且以传真方式传送给包商银行,由包商银行提供给投资者。但用户认为,合同约定的以上三点均未实现。

  同时,用户也写道,网上投资者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例如嘉实基金多收取投资者手续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用户发出帖子后,大量网友前来围观。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网友希望监管层早点进入调查,也有人表示取消保本收益是对投资者权益侵犯的行为。

  从合同法角度,签订合同时有两个基本原则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是平等、自愿原则。当事人之间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承担违约责任等方面都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对等。法律地位平等是自愿原则的前提。从该用户行为看,她是自愿购买的产品,银行、基金方面并未有强制。

  其次是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无论是签订合同还是变更合同,都要公平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除少数无偿合同外,当事人一方不能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得隐瞒真实情况,用欺诈手段骗订合同;不得擅自撕毁合同,要忠实地履行合同的义务;不得搞合同欺诈。

  如果用户上述所说“包商银行从未履行合同要求提供服务,一直不清楚告知投资方向和交割单”情况属实,那么就可能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此外,用户还爆料称,原包商银行国贸支行等销售人士离开包商银行后,在东鼎远洋财富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卖理财产品。用户发出了一张营销产品的截图以作证明。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经查询基金网站了解,嘉实基金包商慧投1号二期FOF属于组合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7日。发行人和管理人是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是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提起包商银行,想必大家不陌生。今年5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决定对其实行接管一年。

  而嘉实基金则是A股的明星基金公司。它成立于成立于1999年,提供公募基金/机构投资/养老金业务/海外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服务,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令人不解的是,在这宗扑朔迷离的事件中,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收益风险特征、投资经理等重要信息都没披露。到底谁应该为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负责呢?为什么没履行合同事项,却按照合同收取服务费?为什么对投资者的质疑未给明确答复?

  金融机构存在的基础是信用。如果不依法办事、不遵守合同、不尊重市场规则,市场将会用脚投票。谁会把自己的钱放在一个不信任的地方呢?

  监管制度犹如编了一个大金丝鸟笼,是用来管理各种鸟儿,不让它们迷失方向。而包商银行和嘉实基金作为金融领域中重要一环,坚守自己的底线。主动面对事实,解决投资者疑问,才是最好的方式。

  面对340万理财“地雷”,也许老百姓会说,希望他们打开天窗,说亮话!

  P2P缘起缘灭

  其实,在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之前,包商银行的口碑就不是特别好。

  2016年12月,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包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注册资金3亿元,是内蒙古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全国第17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在第三方投诉网站,包银消费金融共有122条投诉,主要涉及侵犯隐私、暴力催收等,解决率仅7.38%。

  作为一家传统金融机构,包商银行也一直在试水互联网金融业务。

  早在2014年6月,包商银行就上线直销银行小马bank,而该直销银行也曾因上线P2P业务而备受关注。

  好景不长,2016年4月,小马bank所有功能正式关闭,并将相关服务转移至有氧金融平台。

  据了解,当时有氧金融提供小马系列理财、有氧668、氧气宝等产品。

  在2017年6月,有氧金融曾上线一款收益极高的银行定期存款产品—氧乐存,一年期定存年化收益5%。而同期,其他银行的一年期定存收益仅在1.75%-2.05%之间。

  此后,有氧金融的产品线一度调整。目前该平台上还有存款、基金、贷款三类产品,其中的存款产品有定期和阶梯收益两种,存款产品利率最高可达3.98%。

  该贷款产品——氧乐贷如下,最高20万元,日利率0.03%-0.06%。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对财富管理行业有啥影响?

  作为国内近20年第一家被监管接管的商业银行,以包商银行这一事件对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这也让我们重新审视银行这一类金融机构,重新定位个人认知。

  这样一个银行业中的明星企业被托管,对财富管理行业而言,既是风险,也是机遇。

  在中国,银行理财业务规模整体为20-30万亿的水平,占中国总资产管理规模的1/4左右。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也是对于目前财富管理行业其他板块的企业最具有想象力的市场。

  而包商银行被托管,一方面发出了“即使是包商银行这样的明星银行也不一定安全”的警示,这对于其他领域的企业毫无疑问是个机遇;同时,包商银行被托管,仍然全力保障理财产品的正常经营,也会产生“银行毕竟是银行,政府不会不管”的心理暗示。

  在目前财富管理行业“去刚性兑付”的大浪潮中,对其他领域的企业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托管并不是包商银行事件的结束。尽管包商银行为近20年来被监管部门接管的首家银行,但实际上,银行业被接管早有案例可循。

  此前,我国就有几家银行因资不抵债等原因被接管,包括现在的广东华兴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为直接关闭,并由工商银行托管全部资产负债;汕头商业银行则为停业整顿,后重组为广东华兴银行。

  根据相关规定,银行被托管的前提是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

  因为不良过高,信用风险加剧,资本充足率不断侵蚀也可能被接管;而终止接管的银行必须具备三个情形之一:规定到期,已经恢复正常经营能力,被合并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

  注意:依法宣告破产赫然在列。

  这就给财富管理行业的其他领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公告,会发现在一系列规定中,并无任何有关商业银行破产的相关规定。直至目前,对于银行业的管理并没有确切的破产法的规定。但是,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的呼声早已愈演愈烈。

  340万理财引出“地雷”,包商银行、嘉实基金联手欺骗投资者?!

  事实上,中国自2006年开始是拥有企业破产法的。但是,企业破产法规定“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国务院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破产事项将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

  但是,截止目前,仍无明确法规推出。目前仅有一个《存款保险条例》,作为国家在紧急条件下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秩序而编织的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强制投保方式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考虑到目前的金融管理制度日益严格,同时逐渐走向成熟;而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银保监会业已建立。

  而每次金融危机都是深刻检视和反思金融体系内在问题的重要窗口和机会。按照这个逻辑,相信金融机构的破产相关规定,已经呼之欲出。

  有所不为有所为

  如今的财富管理行业,更多的将是有所不为有所为了。

  有规避:非标债权项目必然会减少

  首先我们要明确,债权项目的资本收益来源于借款方的融资成本。只有借款方愿意承受并且有能力持续还款及利息,才是债权类项目稳定的收益。而超过这个限度,就很有可能被破“刚性兑付”。

  放贷方的放贷利息并不是随心所欲制定的,是与央行的贷款基准利率紧密相关的。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代表大部分优质企业的最低融资成本。很显然,这个利率在近年来是下滑的。

  而借款方的利息承受能力是与其自身的行业、企业发展收益相关的。众所周知,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整体资本回报率都在逐步下滑。从这个角度而言,2017年以来的债权类项目收益,相对2011-2012年的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不过,出于争夺客户的需求,很多非标债权类项目,都是通过与以往收益率相近的承诺收益融资。这样就出现了严重的冲突:较高的承诺收益,与较低的利息水平的冲突或者是与较大的交易方风险的冲突。

  非标债权类项目将成为风险重灾区,必然影响财富管理行业的产品选择。

  有关注:消费与技术领域项目会增加

  中国在以往的全球化分工中发挥着一定生产市场作用,并接受消费市场攫取大部分利润的现实。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全球经济的“压舱石”。

  发展到了现在,无论是内外部的环境,都要求中国获取自身应得的地位,逐渐向消费市场转变。而中国向消费市场转变,最大的缺口是资本与技术。

  整体而言,中国需要从全球化分工中的“生产市场”向“消费市场”转化,就需要中国具备更多的技术与资本(无论是消费性资本还是投资性成本),这就需要鼓励和引导资本走向消费或者技术领域。引导的方式就是通过破刚性兑付挤压资本从固定收益市场中外溢,通过体现发展核心技术的决心及保持汇率稳定显示人民币资本的广阔增值空间,消灭潜在投机市场引导资本进入消费及技术领域。

  从这个角度说,消费和技术领域仍然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方向。

  有关注:多项目基金与明星基金齐飞

  受到风控、项目接受范围等能力限制,财富管理行业会对母基金、产业基金等多项目的基金类型情有独钟。毕竟,多项目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

  同时,对于在某个领域深研多年的机构而言,或许会信心满满地推出一些具备明星基金底色的项目。一战成名,未必是梦想。

  有趋势:财富管理的时间价值凸显,空间价值缩小

  基于以上分析,相信财富管理的时间价值将进一步凸显,而空间价值将逐渐缩小。

  今后的财富管理企业,或许将很难遇到短期项目,而将以中长期的项目为主。时间带给资本的增值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而从空间而言,现在的“美元视野”可能会有所弱化。现在所谓的“全球化视野”可以说就是“美元视野”,而这种“美元视野”将转向“人民币视野”。

  从这个角度而言,未来的“全球化资产配置”,或许只是“全球化的人民币资产配置”,配置空间必然将缩小。

  有趋势:财富管理行业将走向细分市场竞争阶段

  伴随以上变化,财富管理行业将走向细分市场竞争。

  在刚性兑付阶段,财富管理企业的资产管理规模是优势,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破刚性兑付后,资产管理规模越大的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项目就越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就越大。因此,财富管理企业规模优势不再,将从“求大”转向“求精”。

  而越发求精的阶段,各个细分领域就会出现许多细分领域龙头,做债权项目的龙头、做技术行业股权项目的龙头、做海外资产配置的龙头等等。

  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客户的需求将由多个财富管理企业满足。从前的“综合服务”将有可能会淡化,而更加转向“我们在这个领域是最牛的”。

  至此,相信财富管理行业中期发展基调已经确定。内外条件的共同作用,将使财富管理行业无可选择地走向“有规避,有关注,有趋势”的道路。

  应该说,这将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之所以残酷,是因为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做规模,现在是做细分优势。最终的情况将是,没有细分领域核心竞争优势的财富管理企业,哪怕现在拥有较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也会逐渐走弱,甚至会淡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