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2020年04月23日 17:45 新浪网 作者 南京晨报

  2020年,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为什么这么想念老师、想念同学?

  为什么这么盼望开学,盼望课堂?

   暂停之后再出发,我们发现:世界那么大,幸好遇见你。从教学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跨越?教育里的人性光芒与智慧,灵动闪烁。

   在刚刚举行的全市教育系统深化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提出:今年的教育主题词是“深化”。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若要觉人,必先自觉

   唤醒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内动力,教育者首先应当是自觉成长的人。

   近年来,南京践行“专家办学”,一批教育教学专业领域最优秀的江苏省特级教师们,走上管理者的岗位,成为南京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特级教师”校长的“特”,并不仅仅是其职称和荣誉上的“特”,更是其在职业生涯中逐渐积累的“专业有特长、经验有特点、教育有特色”。

   在他们的引领下,一批学校充满向上的精神,老师们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碰撞,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形成高品质育人模式,让身在其中的孩子们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幸福感。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今天,我们走进

  创办于1903年的府西街小学

  她安静地与甘熙故居为邻

  传承百年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18个教学班,400多名学生,这是一所小小的学校,近年来却常常给人惊喜,不经意的一扇门、一堵墙背后,就可能藏着宝藏。

   这些改变,与一个人有关。

   2015年8月,江苏省特级教师刘红从夫子庙小学来到这里成为校长,她说:“小”学校也有“大”未来。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充沛空间中自信发展。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这所美丽的百年老校,在岁月静好中实现自己的“逆生长”,灵动而充满活力。

   校长的话

   刚到府西街小学,最能体会“大”学校与“小”学校的区别。

   “大”学校资源平台好,教科研力量强,家长认同度高。这些可能都是“小”学校没有的优势,但转换观念,付诸行动,一切皆可改变。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刘红

   我做给你看,我们在一起。老师点课题,我上观摩课;老师写论文,我逐篇修改;学校搞活动,我亲身示范。和老师们永远并肩站立,心心相印,最实的研究从内部生发,最好的培训从自身开始,鲜活可感,激情洋溢。越努力越幸运,学校机会多了,老师们眼界宽了,底气厚了,劲儿足了,省级项目、省级课题、市级荣誉等等,府西街小学正在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一所学校是否优质,关键要看学生的发展,要看学校的课程、课堂,能否带给孩子们幸福完满地成长。我们用“诗意民居文化特色”,用“乐享课程村落”,用“至美梨娃形象”等等,将学习与生活打通,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将童年与未来关联,让孩子们享受到府小“诗意居”的爱与智慧。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在府西街小学,每一个孩子都被真正看见,每个孩子得到的资源空间都很充足。

   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全员参加,每个活动都会有孩子们的反馈,真正做到不忽略每一个。“诗意居,我在场”,是我们的坚持,也是我们的骄傲。

   校园里营造一种什么氛围,就会让孩子们发展出什么样的品格和心态。府小,有诗意,还有远方。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小”学校最幸福的事,就是每个孩子都认识我,不管我走在哪里,他们都会笑眼弯弯地叫“校长好”。我也认识好多孩子,即使叫不出名字,也知道他们在哪个班,是什么特点。能做孩子们喜欢的校长妈妈,我非常知足。真的很爱他们。

   可以做得特而精,这就是“小”学校最大的优势。

  校园故事

  在“诗意民居课程村落”中丰盈

  薛文萍: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在教科室主任薛文萍老师眼里,府西街小学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那就是“快乐分享,幸福生长”。

   薛文萍老师介绍,该校“诗意民居”课程文化建设,是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诗意民居——生活教育——课程村落——乐享学习——‘至美梨娃’评价——激活式管理”是府小学校教育的校本元素和基本路径。

   “多年来,学校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对课程团队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先后组建了校本教材开发团队、‘乐享课堂’教师项目建设团队、特色课程研究团队。”薛老师认为,从理念到实践,三个团队如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带动着府西街小学的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前进。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府西街小学位于南京著名晚清民居甘熙故居旁。甘熙故居规模宏大,俗称“九十九间半”,是老南京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符号。“学校充分挖掘‘九十九间半’的教育价值,并将其移植到‘诗意民居’校本课程,引入课堂。”

   2016年,府小校本教材开发团队成立,编写了校本教材《九十九间半》低、中、高三个分册。几年来,团队老师们对教材中的图文反复圈点、推敲、修改、完善,受到了教育专家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从教育的角度看,民居优美曲线的数学美,思维空间的物理美,流动旋律的音乐美……还有再现其美的文学、绘画、音乐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薛老师相信,府小的孩子们通过校本教材《九十九间半》的学习,童年生活更加丰富,童年记忆铭刻在心。

  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

   府西街小学“乐享课堂”教师团队以自愿申报的形式组建,校方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招标会”。“什么是招标会?老师们要以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擅长的教学技能,自主申报研究项目。”薛老师解释道,“经历一次勇敢的质疑、经历一次自由的想象、经历一次精心的操作、经历一次美妙的欣赏、经历一次多彩的展示、经历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一次惊喜的发现、经历一次认真的自省。老师们需要将‘8个经历’的要求和内容渗透在教学中,呈现‘乐享课堂’的基本样态和鲜明标识。”

   与此同时,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思益教学节”、“崇文杯”教学竞赛、“乐享汇”、“半时光”、“书味斋”等形式多样的研讨学习活动。老师们全员参与、全科参与、全程参与,相互学习,及时小结,撰写反思。“有一个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在QQ诗意居平台中,‘乐享课堂’教师团队已有十多万字的教科研文字,是府小一道云中的风景线。”薛老师说。

   学校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环境建设的改变也积极影响着学校课程建设。随着“崇文书院”、“耕读园”、“诗意民居儿童学习中心”的建成,如何使用好特色场馆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是学校教学面临的新的挑战。

   薛老师介绍,由教研部门领头组织,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了特色课程教学团队,将学校“一院一园一中心”的资源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衔接与渗透。学校还组建了18个社团,比如:喜爱研究民居建筑的少儿民居研究院,对诗词感兴趣的熙南诗社,爱动手的多彩泥塑社和纸趣社,喜欢民间艺术的七彩编织社和布道绣艺社,擅长运动的滑板社和抖嗡社,爱好音乐舞蹈的诗意吉他社、悠扬竖笛社和tempo舞社,还有古风味的茶道社以及信息技术的E世界等等,从不同的视角来丰富特色课程的开发。

   “老师和学生,在‘诗意民居课程村落’中,在‘乐享课堂’上,在‘特色课程’间,彼此唤醒、分享、激励,共同生长、丰盈。”薛文萍老师坦言,这样的教科研事业充满了幸福感,未来亦是无限可期。

  从教24年自创“带班法宝”

  汪秋宁:学生的每一个优点,都是向上的冲力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1997年从晓庄师范学院毕业,汪秋宁老师在南京市府西街小学已经工作了24个年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普通的班主任。”她笑呵呵地说道。

   教过那么多届学生,汪秋宁老师有没有“带班法宝”可以分享?“我可能有一点点经验”,汪老师谦虚地说,“那就是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当学生们建立了自信心,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就会更加积极。当每个学生都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班级也就成为了更好的班级。”

   汪老师还记得,在自己休完产假回归课堂时,曾接手过一个因淘气闻名全校的班级。“实话说,心里也没底,‘一孕傻三年’的我能行吗?心里给自己打气,尽力而为,无愧于心。”

   果不其然,接班不久就遇到了难事,互为同桌的两个男生小明、小强都觉得对方上课不守纪律,课间活动不好,影响了自己,家长也要求换座位。“本来换座位是最简单的办法,问题是怎么换呢?换女生?实话说,女生认真听课,换个不守纪律的同桌估计也不乐意;换男生?实话说,班上淘气的帅哥不少,换哪个都不太合适,治标不治本啊……”汪老师最担心的是,一旦开了头,下面班主任工作就是不停换座位啊。

   小明的爸爸是大学老师,平日工作繁忙,尤其那段日子忙于职称评选。妈妈也是公司骨干,事业心强,平时还经常出差。家里也没老人帮忙,孩子常常处于放养状态。汪老师主动联系家长,说了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家长尽可能多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一阵,小明因为吃芒果过敏,脸上开始溃烂。孩子觉得痒痒,控制不住自己,不停抓,导致皮肤溃烂的面积变大。汪老师经常提醒他不要抓,让他尽量克制;然后又联系家长,提醒他们孩子的脸一定要重视,建议尽快去医院。通过这件事,小明知道汪老师是关心他的,对于汪老师的教育不再那么抗拒。平时,看到他遵守纪律,看到他认真写作业,只要有一点进步,汪老师都大大表扬。

   小明的“对头”小强,是个关心他人的学生,就是关心过度了,上课总盯着别人的错误,有时也管不住自己跟着一起哄闹,自控力较差。汪老师下课和他谈心讲道理,也与他的家长保持联系。此后,汪老师屡屡创造机会让小强为班级服务,他的家长也非常热心。班主任和同学们对小强的评价越来越好。

   至此,小明和小强两位同学都不再提换座位的事,更是常常因为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完成作业,被汪老师当做“模范同桌”多次在全班表扬。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汪秋宁老师认为,“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与融洽师生关系,是班主任的职责;而只有促使学生喜欢老师,在意老师对他的评价,学生才会乐意接受来自师长的建议。”

   “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班级管理,每周一上午班主任例会,机动大活动之前也会召集班主任开会。校级领导分管不同年级,了解每个年级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班主任处理遇到困难时,校级领导会主动参与沟通,校方及时与家长协调,让家校之间无隔阂。”汪老师介绍。

   此外,在分享班级管理的小智慧时,汪老师还特别提到了两点:“第一,每个班级中都有很多积极上进的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班级工作常规化,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来争当班级的小主人;第二,特殊学生需要共情,当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暂时跟不上大部队时,班主任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理解和肯定,抓住孩子身上的优点,不断地鼓励,使之成为向上的冲力。”

  让孩子们亲历丰富的活动

  李峰:穷尽智慧与力量,让校园鲜活可爱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崇文书院、思益学堂、耕读园、诗意居、流光阁、沐华台……走进南京市府西街小学,一步一景,漫溢着书香的气息。“‘诗意民居’,是我们校园各类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府西街小学德育主任李峰老师开宗明义地说。

   “‘崇文书院’里,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书架、阁廊、桌椅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诗意民居儿童学习中心’讲述了中国民居的发展简史,还摆放着同学们自创的民居模型;‘耕读园’里种植着各种瓜果蔬菜,吸引孩子们亲历农耕的辛劳与甘甜,同时学习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李峰老师如数家珍一般,介绍着最具府小特色的“一院一园一中心”。

   在府西街小学,校园活动常年精彩不断,但要说哪项活动最能代表师生精气神,李峰老师首推5周岁的“诗意民居文化周”主题活动。5年来,在每个岁末的收官之际,府小“梨娃”们用他们热情,将冬日的寒意推开,蓬勃与朝气蔓延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李老师介绍,“在文化周里,‘至美梨娃’、‘诗意教师’颁奖典礼,‘跨界享学习’诗意居公开课,‘阅·享’读书汇,‘未来的模样’创意作品展,‘崇文讲坛’金陵故事,‘相伴同行乐成长’家长开放日,‘我行我秀’梨娃社团总动员,‘乐游节’,‘分享节’……全校快乐总动员,所有人仿佛将积攒了一年的能量,都集结在这一刻尽情释放!”李老师坦言,每一年“诗意民居文化周”的盛况,总是府小人脑海里最难忘的记忆。

   “‘至美梨娃’、‘诗意教师’就是府小的代言人,每一年这两项殊荣都是通过自主申报、层层选拔、大众评议、公正择优而产生的。”李老师说,5年来在这两项评选中,一位又一位优秀师生脱颖而出,他们作为府小代言人实至名归!

   而与之对应的,府西街小学在每年6月都举行“至臻家长”的表彰会。在大会上,不仅有校长的殷切期望,更多的是家长们传经送宝,互相介绍好的教育经验。学校还定期邀请家长代表走进校园、体验“一日校长”,站晨岗、随堂听课、评课、值厨……家长们也参与到校园的日常管理中来,家校互相理解信任,携手一路同行!

  “府小的每一个课程、每一项活动都是让‘人’立在中央,所以,倾听学生、家长、教师的声音,满足需求、促进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李老师表示,“现在,我们为多项校园活动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家长对活动的感受与期待。穷尽团队所有的智慧与力量,精心筹划,力争每一场校园活动都鲜活可爱。也希望由此激发出全员参与的热情,让儿童生长,让家长成长,让教师发展!”

  亦师亦友亦家人

  蔡晓梅:关爱困境学生,责无旁贷

更爱的理由 | 府西街小学:百年老校的“逆生长”

   “尊重、接纳、唤醒、鼓舞,但凡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当力求做得更好。”从教26年,蔡晓梅老师心里始终有这样一句座右铭。

   70后的蔡晓梅是南京市府西街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打开话匣子的她,首先想到了自己刚刚转走的一个学生——小惠。“三年级时,我接下了现在的这个班,在与前任班主任了解情况时,小惠引起了我格外的关注,毕竟我从教20多年,家有4孩的并不常见。”

   小惠是家里的老三,前面有两个姐姐,后面有一个弟弟。“个头不高,眼睛大大的,露出怯意,拖一条长长的辫子,不爱说话,也不爱笑,很拘谨的样子。”蔡老师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惠时的样子,“我向她点点头,夸她是漂亮的小姑娘,看得出来,她有一丝的惊诧。”

   小惠的学习不够专心、考试成绩也不够稳定,作为班主任,蔡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没想到,放学时,小惠的父母都来学校了。“两个非常淳朴的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到孩子学习。”蔡老师望着与自己同龄的小惠父母那沧桑的脸,不忍再说什么,“从那时起,小惠理所当然成为了我周二、周四放学后留校补习的固定对象。”

   一晃四年级了,小惠学习成绩比上学年稳定了些,语文学科成绩还有不小的提高,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可没多久,小惠的爸爸查出有糖尿病,干不了体力活,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孩子的学习基本没时间问,吃饭也不规律。蔡老师了解情况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心疼她的妈妈,同情一家人的境遇,也下意识地想着怎么力所能及地帮助她们。

   “只要我中午值厨,我就会让小惠多带个饭盒,多打一份饭菜,给她带回家。班上的孩子们都很懂事,争着帮她打饭,大家还取了个名字,叫‘快乐2班的爱心便当’。”蔡老师还记得,那年正好是补订校服的年龄段,班上孩子们都领了征订单,“我悄悄把小惠叫到一旁,告诉她我的女儿源源姐姐上初中了,六年级订的校服还很新,现在也没机会穿,丢了真可惜,问她愿不愿意帮我解决这个难题,也帮妈妈减轻点负担,我得谢谢她。”当时小惠眼睛红红的,低着头,轻轻说了谢谢,蔡老师知道,“孩子心里明白着呢。”

   五年级下学期,小惠父亲最终查出是尿毒症,双肾衰竭,需要20万元做换肾手术才有生存的可能。“小惠妈妈就坐在我面前,她真是个坚强的母亲,没在孩子面前流露一点半点,但面对我,诉说这一切时,打开了情绪的闸口,痛哭不已。我也很难过。”蔡老师说。

   接下来,蔡老师一边积极向学校领导反映,为小惠姐弟申请贫困生助学金;一边号召全班同学行动起来,在全校发起爱心募捐。“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组织能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也不知道这些孩子楼上楼下跑了多少趟,竟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在这次爱心募捐的行动中,全校师生慷慨解囊,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蔡老师认为,这应该也是最好的爱的教育,让老师、家长、孩子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转眼到了六年级下学期。这个寒假,小惠转学回了老家,蔡老师的内心充满了不舍。疫情假期“停课不停学”,蔡老师一方面保持和小惠的联系,表扬她的懂事与孝顺,赞许她每日坚持打卡学习,提醒她安徽六年级的数学英语教材与江苏不同,要买来提前自学,不懂就问老师;另一方面,她告诉小惠妈妈,每天至少要和孩子通一次话,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心理落差比较大,要更多地关心孩子。另外,现在处于特殊时期,孩子目前也没能入学,学籍的事也要抓紧落实好。

   情绵绵,碎碎念。“带了近4年的学生,没法跟我们留一张毕业照了。”蔡老师说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祝福,希望小惠一家一切安好。

   蔡老师说:“这几年更清晰地明白,不仅是教学,德育、班主任也是专业。不仅仅是付出爱心、耐心,更要在不断学习、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地帮助到每一个孩子。”蔡老师很感谢学校为每位老师的专业发展寻找最合适的方向,搭建最有效的平台。如今她积极参加德育培训,进行德育课题研究、公开课展示,撰写德育论文案例,在市区各项德育竞赛中频获佳绩。她所带的班级也获得市优秀中队、市优秀雏鹰假日小队等称号。“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从经验型班主任走向专业型德育工作者,这样的日子充满力量。”

  视觉设计 章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束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西街百年老校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