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华中学巨作!请横屏!

中华中学巨作!请横屏!
2020年12月03日 16:59 新浪网 作者 南京晨报

  一位年轻老师,8个班级,90天,300人,20米的手绘版,《清明上河图》……热词铺面而来,一幅临摹巨作火了!

  

  源头在这里!中华中学初中部,11月30日,晨会,艺术节开幕式上,我校美术老师马敏向全校师生展示了这一凝聚了全年级学生心血的作品。也借此长篇巨作拉开了我校2020届文化艺术节的帷幕。

  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老师的课堂,看看这幅巨作是如何诞生的吧~

  不仅是作品复刻,

  更是向优秀传统致敬!

  画作背后的故事

  《清明上河图》是历史上第一幅描绘古代城市生活的长篇巨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每隔十年左右才向世人展示一次真容,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这是我们八年级美术课本中的一节综合探索课,我从九月份开始准备,十月份同学们陆续开始临摹绘画。”马敏老师在设计这节综合探索课时,为了让孩子们都能有真切的体验,她特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一边临摹一边思考这幅历史巨作的意义。

  然而,找到《清明上河图》整幅图的高清版实属不易,马敏老师找到的临摹文件大小就有2.8G。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更是细碎而繁琐,必须先将画作平分成8个部分,再分配到每位同学,平均每人要画的内容约A4纸大小,别看这只是一张小小的复印纸大小,她之前就要筛选出能呈现出最好效果的的纸张和绘画工具,在教课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不同部分,学生临摹的笔触该如何处理?每个班的进度该如何协调……

  同学们画完后,马老师又是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小心拼接,最终才呈现出了这幅复刻版巨幅临摹作品。

  “我曾担心同学们是否会有耐心画完,画好,会不会认为临摹只是简单的重复。然而当我看到同学们在临摹的过程中去主动了解历史,发现了很多老师都不知道的有意思的小细节和小故事,比如曲柄轱辘的应用,宋代的交通运输工具,中国古桥梁建筑的原理甚至宋人的衣着服饰等等时,我之前所有的担忧都放下了,其实,这不正是美术实践的意义所在吗?我们的美术课堂是生长着的,是创造着的,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学生在看似简单的动手实践中,看到了画作背后的作者,看到了画作背后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马老师的惊喜发现:“学生们在共同完成这幅巨作的两个月里,热情高涨,不仅迫不及待地完成自己负责的画面,还跃跃欲试,要亲自上阵解读画作!”

  

  “那个夜晚,我独自一人把最后一张拼图小心翼翼地贴好,看着这幅长长的画卷,突然对于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体会:同学们用各自的笔触融入了个性化的理解和绘画风格,共同完成了这幅基于历史传承,又融合现代思维的新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有发现,有收获,有创新,有记忆,这是属于每一位同学的艺术创作。”

    观 其 画,

  所思、所感

  经历过这样的美术实践课,恐怕同学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吧。就连小编也忍不住在想:艺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教育的价值又是什么?是欣赏一幅画作?是完成了一节艺术史知识讲解?还是我们共同创作出的这幅巨作?

  也许,艺术的价值正在于我们共同创作而有所收获的这个过程,或许它有点漫长,有点琐碎,要将它汇聚在一起的拼接也非常不容易,但过程的艰难,却恰恰铺就了我们看到成品慢慢在全校师生面前拉开的那一瞬间的惊喜满满与巨大的成就感!因为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不断探寻,因为我们在共同参与着,创造着同一样作品,走过漫长的道路,我们终于一起将这幅作品汇聚,那一瞬间,就让那么几个平凡的日子变得熠熠闪光!

  这是当然是一节非凡的美术实践课,但同时,更是一个让孩子们受益匪浅的教育过程。

  原来,我们的平凡生活很美好,不是吗?

  接下来,是手机横屏观看时间!

  可爱的小作者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