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一位75岁的陈老太在下车时不慎摔倒,无人敢扶,她焦急地大喊自己不会讹人。

公交车司机马师傅看没人帮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老人扶起并送往医院,自己掏钱垫付医药费。
然而,马师傅的善举却意外地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3天后老人的儿子联系马师傅,指责他“我妈已经70好几了,你为什么要推我妈!”。
马师傅惊慌失措,尽管他反复解释自己是出于好心扶起老人,但对方却不听不信,坚持要求他赔偿或走法律程序。
马师傅百口莫辩,只能前往医院与老人家属交涉。
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个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的老太太疾言厉色道:“我一个老人家怎么会撒谎?就是他推的我!”。
嘴里还念叨着:“你这个天杀的,等我好了我一定要杀了你!”

马师傅感到无比冤枉和委屈,他联系电视台记者寻求帮助,希望能还原事情的真相。
记者查看了当天的监控视频:老人是自己摔倒的,马师傅是看到无人上前帮助后才下车扶起的。
然而,即使有了这样的证据,老人依然不依不饶,坚称马师傅有责任,改口道:“就算不是他推的,难道他就没有错吗?就是因为他没有把公交车停稳,才害我摔倒的!”。
马师傅倍感无奈,他只能在自己的公交车上贴出寻人启事,希望找到当天的乘客为他作证。
幸运的是,许多乘客看到启事后纷纷站出来为马师傅的善意发声,最终澄清了事实。
可是善良的行为为何会被误解和诬陷?
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尊重,那么以后“老人倒地扶不扶、遇见小偷追不追、碰到抢劫管不管、人掉水里救不救”?
这起事件不仅是简单的扶老问题,它还深刻地揭示了3个重要的社会真相,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01
关于人性:
对于有些人而言,你的善良就是原罪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到:“人性最大的恶,就是不懂感恩。”
的确如此,面对自己的恩人,陈老太以诬陷和指责的方式对待,将别人的善良行为污名化,这种行为,是对善良和正义的一种践踏。
显示出一种极端的自私和逃避责任的心态。
她本应该感激伸出援手的人,尤其是像马师傅这样的好心人。
然而,她却选择了恩将仇报,将责任推给无辜的救助者。
背着良心嫁祸他人,只是为了金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让人痛心。
陈老太无疑就是个无赖,儿子也是个无赖,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清白的,在乎的只有钱能否到手。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马师傅的个人感情,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助精神。
某平台曾发布过一个投票:“老人摔倒扶不扶你犹豫过吗?”,超过半数的人都选择了“犹豫了,没扶。”

出现这一结果,是因为类似的讹人事件频频发生,导致人们的扶助意愿不断减弱。
河南有这么一则新闻:
一对兄弟经营着一家馒头店,节假日期间,看到环卫工人半夜还在加班加点的工作,雪地里打扫,天气寒冷,很不容易。
他们决定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为这些维持城市环境的工人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环卫工人凭工作证便能免费吃上热馒头。
但随着来吃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负面声音就出现了。
“这些馒头肯定是公司的福利,一离职就不给了。”
“一点都不好吃,舍不得给我们更好的。”
“我不要馒头,折算成钱给我。”
这份爱心之举在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再也做不下去了。
两兄弟显的无比委屈,这些无端的中伤让他们无法承受。
不知感恩的人,拿别人的善良当干粮,贪得无厌去享受还不知足。
这样的爱心之举不但没有得到夸奖,反而被说闲话,让人唏嘘。
要知道,人性是很复杂的,对于有些人而言,你的善良就是原罪。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不善之事不可为。”
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心,要活得有情有义,懂得知恩图报,否则终会受到正义的谴责。
行于世间,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有原则有底线:
你可以爱钱,但不能不择手段;
你可以图利,但不能恩将仇报;
你可以贪心;但不能出卖良心。
愿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不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失去做人做事的原则。

02
关于行善:
身处淤泥,也要心向光明
有句话说的很好:
“世上所有的运气,都是你一点一滴积攒的善良和人品,种‘善缘’,才能得‘善果’。”
深以为然,所有运气,都是积攒的人品。
被倒打一耙马师傅对于自己被讹,他表示:“我不后悔伸出援手,这样的经历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善良的力量,也希望社会能多一些理解和公正。”
虽然陈老太给马师傅的善意之举加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烙印,但马师傅依然深信善良的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真相迟早都会被大家看到。
对于自己垫付的医药费,他愿意视作对社会良知的一次投资,相信它会唤醒更多人心中的正义与善良。
同时马师傅的行为受到了广大网友的高度肯定,他所在的公交公司知道此事后,还嘉奖了马师傅3000元奖金,赞扬他做的好人好事。
这次经历并未削弱他对人性的信任,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以行动传递正能量的决心。
像马师傅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江苏的吕天梅女士,她在躲雨的路上发现了一个车库,里面站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对于陌生人的闯入,他的脸上有一丝恐慌。
躲雨期间吕天梅和小男孩聊了几句,了解到男孩名叫刘远毅,因为一场车祸家破人亡了。
吕天梅对刘远毅的遭遇很是同情,接下来的日子里,送饭、补习功课、开家长会等,吕天梅能帮就帮,后面干脆直接收养了这个孩子,把他当亲生儿子对待。

生活虽苦,但坚持总是有意义的,刘远毅没有辜负自己的养母,很是争气,15年后吕天梅收到一笔巨款,整整1530万。
“我给您打了一笔钱,是我这些年上班攒下的,您放心花,给家里添置些东西。从小到大,供我上学受了不苦,这些钱是我孝敬您的。”
吕天梅用这些钱还清了外债之后,还成立了基金会,专门帮助像刘远毅这样上不起学的孩子。
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的善念,竟收到了如此回报。

人性本善,自己低谷时也不忘拉别人一把,这就是人间大爱。
善良,是人世间最美的成全,更是修行路上留给自己最深厚的福报。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还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就像弘一法师说的:“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最后都会变成你人生路上遇见的惊喜和好运,请相信一切都有因果和轮回,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善良的行为终会被人看见,被人澄清。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条笔直的路,有些弯道是为了警醒我们遇事要更加谨慎。
我们能做的,就是承担起人性的良知,心怀光明,勇敢行善。
03
关于正义:
对恶沉默就是对善不公
培根说过:“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
事件中马师傅在公交车上贴出寻人告示,希望有人帮他作证时,很多乘客都为马师傅打抱不平,愿意站出来为马师傅作证。
这些乘客的勇敢和正义感,成为了这个事件中最为亮眼的存在。
他们不只证明了马师傅的清白,更是在捍卫社会的正义和道德。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震撼人心:
“如果你不为正义声张和发声,那么有一天,你也可能遭遇不公,并且也将没人为你出头。
我们应该为彼此挺身而出,依靠少数人去维护正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义务为他人争取正义,为无法发声的人呐喊。”
剧中正义的代表侯亮平,他表现得正直强硬,在腐败面前疾恶如仇。

从进入检察院宣誓那一刻起,就坚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敢对一切恶势力发出挑战。
就算是面对一手遮天的同门师兄,精于算计的启蒙恩师,也绝不姑息。
高育良对他的评价是:“做人有骨气,做事有锐气,原则性很强。”
刘新建对他的评价是:“六亲不认,落在他手上就毁了!”
祁同伟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十分谨慎。”
季昌明则对他评价:“敢大闹天宫的孙猴子!”
这些被侯亮平亲手送去接受法律制裁的人,他们做的事见不得光,所以他们畏惧侯亮平,畏惧站在光下面的人。
要知道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就像影片《第二十条》中说的那样:“无论事件的细节如何被黑暗所吞噬,公平和正义的光芒总会破晓而出。”
生在同一片天空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种种事件告诉我们,对恶沉默就是对善不公。
不要因为恐惧、懒惰或是冷漠,而选择沉默。
我们要勇敢站出来,用力量和智慧,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去捍卫人类的尊严和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让善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让恶行无处遁形。

04
很喜欢人民日报的一句话:
“坚守原则,就是要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着的良心,竭尽所能让我们问心无愧。”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坚守本真,待人以诚,才能坚守人性的良知;
心怀光明,勇敢行善,才能守护内心的安宁;
为善发声,维护正义,才能彰显人格的光辉。
你若冰冷,世界也寒凉;你若温情,世界便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