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修复梁架墙体,番禺小谷围街这座古祠堂换新颜

修复梁架墙体,番禺小谷围街这座古祠堂换新颜
2024年11月12日 17:07 新浪网 作者 广州市番禺区融媒体中心

  “以前我们曲艺社没有固定的排演场地,现在村委会把湛泉邵公祠修缮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到处找地方唱曲了,感谢村委会为我们办了件好事。”日前,当记者来到小谷围街贝岗村修缮一新的湛泉邵公祠采访时,正在祠堂带领一班粤曲发烧友唱曲的紫红曲艺社社长潘永强如是说。

湛泉邵公祠

  潘永强所说的湛泉邵公祠坐落于贝岗村康衢大街,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曾于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祠堂。

  小谷围街贝岗村党委书记邵健良告诉记者,由于年久失修,湛泉邵公祠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活动场所,村委会把湛泉邵公祠的修缮纳入民生微实事项目,聘请专业的工程队对祠堂的梁架、墙体、木构件等进行精心修复,使其恢复了原有的风貌。修缮后的祠堂不仅在外观上重现了历史的辉煌,更在功能上得到了提升,成为展示传统文化和村民交流的重要平台。

演唱粤曲

  记者看到,修缮后的湛泉邵公祠堂的屋顶恢复了传统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祠堂内部,传统建筑和壁画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气氛。

  正在唱粤曲的潘永强告诉记者,湛泉邵公祠的修缮完成,为紫红曲艺社提供了理想的活动场所,曲艺社的成员们每周三和周日都会聚集在祠堂里,进行排练和表演。

村民在看书、打乒乓球

  记者在采访当天,除了潘永强的紫红曲艺社的成员在唱粤曲外,还有村民在祠堂里打乒乓球、看书、聊天,以及了解颐康服务项目情况等。

村民在了解颐康服务项目

  邵健良告诉记者,为了更大程度地活化和利用修缮后的湛泉邵公祠,村委会在祠堂挂牌贝岗村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乒乓球台及有关娱乐设施,设置了农家书屋、长者饭堂、颐康服务站、爱心驿站等。现在的湛泉邵公祠不仅是村民活动的地方,也成为了游客了解贝岗村历史文化的窗口,让这个古老的祠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袁辉 陈国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