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南村镇,人们的印象往往是都市的繁华喧嚣。因为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四通八达的主干道、星罗棋布的产业园和人气爆棚的综合商圈,不仅是番禺经济重镇,更在今年荣登“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第20位,成为广州第一经济强镇。实际上,南村镇不仅在经济领域成绩突出,还是钟灵毓秀的岭南文化艺术之乡,风景秀丽,人文郁盛,承载着绵延千年的悠悠古韵。南村镇的这一面,等着你来解锁!
南村,有古人隐逸的“世外桃源”
南村镇是一个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名镇,以其鲜明的岭南文化和民间艺术而闻名。坑头村作为番禺有记载最早的聚居点,被誉为“番禺第一村”。如今,攀上位于南村镇陈边村的雷峰山,还可寻昔日的岭南名刹——海云寺。
在南村,不得不提的就是被誉为“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清咸丰年间,南村镇人邬彬在三十岁时踏入仕途,次年便受诰命封赏,官至从二品,可谓平步青云。官场上的一帆风顺也带来了无穷的案牍劳形,勾起了他内心的莼鲈之思。短短三年后,邬彬便辞官归隐,并计划修建一处远离尘嚣的私家园林,过上归隐山林的闲逸生活。这座耗时五年,耗资白银三万两建成的“世外桃源”便是余荫山房。

“鸿爪为谁忙,忍抛故里园林,春花几度,秋花几度。”在深柳堂前的对联中,我们仍能读出几分山房主人对自己在宦海浮沉中虚掷光阴的懊悔。邬彬对余荫山房的规划布局格外用心,方圆三百步间尽纳奇花异木,四时花开不断,姹紫嫣红,凸显出“嘉树浓荫,藏而不露,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岭南园林风韵。

余荫山房的建筑艺术同样令人称奇,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曲径回廊、荷池石山间广泛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套色玻璃画等传统技艺,堪称一座岭南建筑工艺的立体博物馆。游人在园林中漫步仿佛穿越古今,置身画境,百年前的九曲回廊中曾留下过谁的倩影;雕梁画栋、天花藻井吸引过谁驻足欣赏华美的藻井;亭台水榭边、满洲窗后,是否曾有过同样聚精会神阅读着的画中人?

满洲窗后 小游客聚精会神地阅读

1985年,这座古朴雅致的深宅大院敞开了它尘封已久的大门,从前只属于达官显贵的私人宅邸,蜕变为广大市民群众休闲出游的好去处。近年来,余荫山房更是接连举办非遗艺术周、国风主题月以及紫薇文化旅游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游园之余,亦能感受广东非遗文化之美。同时,南村镇也正积极探索历史古村的开发新路径,通过整合保护罗边村传统建筑形成历史文化街区,与余荫山房相互呼应,优化了周边整体环境。

勒杜鹃盆景展

南村,有市民休闲的“原始森林”
古人乐得于园林山水间逍遥恣肆,现代人则热爱在公园旷野中放空身心,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跨越历史、古今互通,让我们与古人达成共情。近年来,南村镇大力推动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与森林公园建设,让南村居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渐渐成为南村居民朝朝暮暮的日常生活方式。
大大小小的公园遍布在南村镇的各个社区与村落,纵使是番禺最为寸土寸金的万博商务区,南村人亦不吝啬为公园留白,为生态增绿。四海城山顶公园内,大片的狼尾草连绵不绝,宛若海洋,微风吹拂间摇曳生姿;万博公园内,绿植的自然之美与喷泉的人工之美相映成趣。二者闹中取静,共同掩藏在万博商圈摩天碍日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午休时间,附近工作的白领常来此歇脚,在自然中平心静气,等待自己下午“满血复活”。

四海城山顶公园 狼尾草连绵如海

南村镇不少口袋公园围湖而建,风景旖旎。南村镇政府旁的水上公园内,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连心桥”与树影,散发出阵阵秋意,湖畔的南村文化名人雕像群则以文化赋能城市建设,讲述出南村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坑头村湿地生态园内,俯瞰碧波荡漾的湖面,好似颗颗晶莹剔透的翡翠,湖边的健身步道上常有周边街坊携手漫步,宛若电影中安静祥和的画面。
南村镇政府旁 水上公园树影婆娑

南村镇不仅有小而美的口袋公园,也有依山而兴的大型森林公园,其中,以七星岗最负盛名。每逢周末,不少市民常会扶老携幼,全家一道前往七星岗森林公园领略自然之美。绿草如茵的湖畔,帐篷与露营椅有序排列,有人结伴野餐、休闲小酌;有人陪孩童放风筝、追逐嬉戏;有人放空自我,坐看云卷云舒;亦有人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树荫下打盹小憩,不一而足。而和煦的阳光则平等地洒落在每一位游人身上,一切都美得刚刚好。

七星岗公园

露营人群

当人们逐渐被自然风光所包围,方才意识到南村镇从来都不只是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旷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以融合自然的宜居生活环境让南村居民各得其所。接下来,南村镇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维护翻新原有公园的基础上,科学植绿护绿,谱写绿美南村新篇章。
南村,有街坊私藏的“深夜食堂”
虽然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望与古人相契合,但古今休闲方式仍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在南村镇,当许多人渐渐进入梦乡时,一众“夜猫子”与“夜游神”却才开始“揾食”的脚步,每个人心中都有独家私藏的“深夜食堂”。
位于南村镇西侧的万博商圈,是远近闻名的番禺“不夜城”。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出出昼夜更替的交响曲。清晨,行色匆匆的白领们踏着清脆的节奏,出入于一间间咖啡厅中,繁忙者常用一杯冰美式唤醒精神,真正开启崭新的一天;闲暇者则可享用一份悠闲惬意的“brunch”,弥补错过早餐的缺憾。傍晚,这些咖啡厅则将原本明亮的灯光调暗,将舒缓的民谣换成动感的爵士乐,摇身变为风格时尚明快的清吧,宣告着夜色的降临。随后,与早晨同一批的顾客如约而至,他们纷纷褪去清一色的职业装,换上风格迥异的常服,三五结伴地畅谈彼此心事,酒杯碰撞出轻快的音符,酒精舒缓着他们紧绷的神经,让他们重燃第二天继续拼搏的动力。

夜晚 万博商务区亮若白昼

同样的夜晚,在南村镇东侧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凌晨十一点,板桥村一家知名的猪杂粥店内座无虚席,食客们面前却空空如也。大约一小时后,“发货了”,随着粥店老板响亮呼喊,一箱箱余温尚存,甚至还跳动着的猪杂被送至店内,顷刻间,柜台前便挤满了竞相抢购的人群,厨房内也飘出阵阵猛火煲粥的米香。细腻绵密的粥底,托起滑嫩鲜香的猪杂和清淡回甘的枸杞叶,食材的完美融合,造就了南村街坊最难割舍的人间至味。不仅填饱了深夜中空虚的肠胃,更温暖了无数夜归人疲惫的身心。
踏着夜色觅食的不仅有南村老街坊,“新南村人”更为这里的夜晚增添了更丰富多元的色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将他们的家乡味道带到南村,让这里荟萃八方美味。夜幕降临后,南村牌坊一带灯火通明,潮汕卤味、东北烧烤、成都串串香等天南地北的美食琳琅满目,吸引着众多“新南村人”前来寻味,还被附近华工国际校区的学子誉为“校外食堂”。那一份份看似寻常的小吃,却蕴含着无尽乡愁,疗愈了万千游子思乡的内心。


南村镇夜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精致与粗犷并行不悖,本土与外来相得益彰。人人都可以在夜色中觅得自己钟情的美味,人人都可以借助食物与这片土地建立联系,最终在此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番禺长隆万博商圈继获批全省唯一“2024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后,成功入选广州市首批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未来南村镇将进一步促进夜经济蓬勃发展,升腾起浓浓的人情味与烟火气。
南村,有传承千年的“岭南文脉”
南村镇是番禺较早形成居民点、较早引进中原文明、较早开发耕种的地带,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明为南村镇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员岗飘色、板桥波罗诞、市头龙船景。不同时令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但它们寄托的情愫是相近的,五彩斑斓中,虔诚祈祷中,龙舟竞渡中,都展现出南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大年初七,一度中断七年的员岗飘色巡游再度回归,吸引上万市民夹道围观,“色仔”“色女”活泼可爱,现场笑声不断,热闹非凡。

农历二月十二,板桥“波罗诞”在南海神祠中举行,众多市民游客前往,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庙会集市上金光闪闪的塑料“金菠萝”、色彩斑斓的波罗鸡吸引市民驻足欣赏、购买,讨得好彩头的市民则满意而归,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每年农历五月初三,所谓“江中奇景看市头”,南村人民又迎来了“市头龙船景”。比赛现场欢呼声、呐喊声、龙船鼓声与鞭炮声相交织中,选手们纷纷奋楫向前,领先队伍几度易主。直到在比赛结束的一刻,江面内外顿时化作一片欢声笑语的海洋,各宗族、兄弟村间的感情得以牢固。

南村镇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南村镇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配备2500平方米的展览厅,开设高剑父、高奇峰“二高”纪念馆,陈少芳广绣工作室以及传统工艺如木雕、龙船头尾雕刻、灰塑等工作室,年均吸引参与活动群众超万人次。今年,南村镇又在此基础上兴建了南村镇美丽圩镇客厅,集中展示南村镇的文化底蕴、历史沿革、规划建设治理等发展全貌,更好地对非遗文化开展保护和活化利用,以此凝聚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南村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精神内驱力。

南村镇美丽圩镇客厅

最近,结束了长达240天的夏季,广州正式“官宣”入秋。在这个一年中最适合漫步广州的时节,何不试着解锁南村镇的另一面,开启一场“家门口”的旅行?来南村,一定能让你找到自己的那份轻松与快乐。
文字:番禺融媒记者张成锟
图片:番禺融媒记者谢展鹏 黄国宏 部分为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