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读诗≠做数学题!三招教你学古诗!| 新学期提升计划

读诗≠做数学题!三招教你学古诗!| 新学期提升计划
2020年02月26日 17:07 新浪网 作者 Z世代说

  作者介绍 王志彬

读诗≠做数学题!三招教你学古诗!| 新学期提升计划

  北京四中语文教师,人文实验班班主任,“致经典”双语诵读会特聘导师;

  央视《朗读者》第二季文学编辑;

  著作有《细读大先生的绝望与希望》,《北京四中语文课:名片品读》、《在北京四中学作文(高中卷)》等热销图书,曾参与编写《全国中小学生教育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图书,曾承担国家级、市级区级若干课题,并在很多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深受学生、家长和读者喜爱。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这段话中的《诗》特指《诗经》,然而后世的诗、词莫不如是。诗词能够感发生命,能够观察天地万物,能够学会与人交往,能够怨刺讽谏,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应对君王,还可以知道鸟兽草木的名字。

  比如我们去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就会在春天去观察柳树,先远望,再近观,或者找一块碧玉和柳色的颜色来一次对比;读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后,你的内心是不是涌起要去大草原的想法?读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下次去看大海的时候,找一处高地,俯瞰大海,看看你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你读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不是遥想三国纷争,想起隆中对,想起乱世之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想起古往今来壮志未酬的仁人志士们,于是心有戚戚焉?

  读诗就是在领受美丽、高雅、诗意的生命与生活,是在补偿生命的缺憾,是在对抗现实生活的繁琐和庸常。进而能够从现实人生和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享受美好。

  诗歌短小,但是精炼。诗是诗人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得来,字字得来不易,孟郊说自己“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样的呕心沥血,不见得是所有诗人都如此,但此中艰辛,此中心事,都不寻常。所以我们读诗也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来读,不是断章取义,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不断琢磨,不断领悟,既要能够探寻诗人的诗心,也要有自我的体认和领会。

  读懂是第一步。一首诗歌,不论是绝句、律师,还是古体诗,首先就是要读懂。怎样才算读懂?了解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明白诗人大致的写作手法;搞清楚诗人写这首诗的情感和目的。把这三个问题弄明白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读一首诗的基本要求就算完成了。

  大体读懂之后,就要追问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写的这首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把这首诗还原到诗人的时代,尽可能回到诗人创作诗歌的现场。

  李白写《行路难》,一个如此爱喝酒的人,为什么面对“金樽美酒斗十千”,却是“停杯投箸不能食”?他心情如此的低落所为何事?追逐李白的生命轨迹,我们才知道他刚刚经历人生的低谷,被“赐金放还”,官做不成了事小,雄心壮志实现不了事就大了,怪不得他如此低沉,如此郁闷。

  再比如杜甫写《登高》,他说自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如果我们不去了解杜甫的生平,就无法对这一联有足够深切的认识。759年上路,杜甫48岁,他辞去华州司功参军这个令他既感愤怒更感绝望的职务后,他先是奔赴秦州。仅仅三个月后,又急急忙忙地离开秦州前往同谷。在同谷仅一个月,又不得不在严寒的冬日起程,赶赴成都。好不容易在成都郊外有了一座草堂,五年多还有一年多为了躲避蜀中叛乱而住在梓州,严武去世后,又不得不离开成都。写这首《登高》的时候,杜甫从成都自西向东,经过嘉州(四川乐山)、戎州(四川宜宾)、渝州(重庆)、忠州(重庆忠县)、夔州以西的云安县(四川云阳)。八年过去,依然是漂泊在外,依然是天涯孤旅。

  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诗人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诗首先是去探求诗人的心事,但不能仅止于此,在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写作背景以及字词典故之外,诗歌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洗,在不同时空的读者那里获得了新的阐释时空。所以读诗不是做数学题,不是只有一种理解,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好诗都是多义性的,所谓“诗无达诂”,同一首诗,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你的理解,你的感受,可能会不一样。也许你现在年轻,喜欢李白;可是杜甫就在那里埋伏着,等你人到中年,你就会和杜甫亲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