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2020年07月14日 17:37 新浪网 作者 丁香医生

  我 1989 年 7 月毕业后,便一直在重庆市级医院工作。

  2018 年年底离职前是儿科科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临床 30 年,经历的事情可不少,期间也有很多同事离开,要么调到其他单位,要么出国,要么就没再当医生了。

  但每当我见到那些焦急的母亲和正在遭罪的宝宝时,我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坚持了下来。

  那我为什么会出来呢?

  我离职的时候刚好 50 岁,还有 5 年就可以退休了。

  作为一科之主,带领科室发展是我的责任,更是医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天性使然。

  在这 30 年里,医院儿科患者的门诊量,从每日十几个,发展到我离职前每日最多的 100 多个,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成就,也是对我工作认可的最好佐证。

  然而医院有着自己的考量,作为一家市级医院的儿科,发展还是有一些限制。

  到我离开时,我们的儿科仍然只有一个门诊,没有单独的住院病房,急诊也没有独立的留观单元,只能挂靠在急诊室。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鱼涛主任在急诊室查房

  若遇到的一个小儿肺炎,白天只能在医院门诊治疗,晚上还得回家观察,这其实有一定的医疗风险。

  在公立医疗体系里,儿科大多被定为「不那么赚钱」的科室,得不到重视是普遍现象。

  而开展一些很有诊疗意义的新项目也十分有限,比如帮助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细胞形态学的检查。

  要知道,这个疾病并不少见,不及时明确诊断,早点干预支持治疗,疾病发展可以很迅速。但早期治疗的难度并不会很大。

  一旦见不到发展和未来,我多少有些焦虑。

  毕竟时代在飞速进步,医学的发展,不管是科研还是医疗机构发展都在日新月异。

  看着身边的事物飞速向前,而你站在原地,是会心慌的。

  做医生,最害怕,就是在自己还能前进时,无路可进,时代抛弃你是不会作声的。

  于是,想着虽然还有 5 年退休,但反正都是做基层,这个专科又得心应手的,为什么不能用这 5 年再去追求一下自己的理想呢?

  创业开诊所

  是唯一选择,也有时代的帮助

  在开诊所之前,理论上来说是有其他选择的。比如调岗或者去别的医院。

  我作为一位临床大夫,在医院要是调岗,也就浪费了自己一身本领,也违背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医生的初心。

  当中也确实有其他医院的领导找过我想让我继任主任。

  有意思的是,在我出来之前,已经知道周边有3个市区级医院的儿科主任离职了,儿科主任可以说是大逃亡。

  她(他)们走的原因我当然不清楚,但我去了未必能改变什么,与其重蹈覆辙,不如安于现状,熬到退休。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鱼涛任教研室主任照片

  但能不能出来,也需要考虑实际的情况。

  以前,国家对医生多点执业或社会化办医的政策支持不是那么活跃,如果离职,医院给我们的一些福利就全部都没有了。

  比如养老保险这些只有事业单位才有,好在现在出来可以自己接着缴纳了。

  另一方面,作为医生来说天生有些缺乏安全感。别说以前,就是现在,医生虽然有着独立从业的能力,但其实没有那么多独立从业的机会。

  有没有能力让自己活下去,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磨炼还不够,也就多给了自己一些时间。

  我踩过坑,但第一个月就盈亏平衡了

  说到创业,对我们这些耕耘在技术和学术中的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选址、装修、人才培训、推出医疗产品、跟上级主管部门打交道……都是从零开始,难免会碰壁受挫。

  举个例子,关于诊所设计和布局我就吃过大亏。

  重庆当地政策要求,一家诊所的处置室需要 10 平米,当时诊所验收时少了一点点。

  但按当地政府的要求,必须扩建到标准才能验收发证,于是没办法,我们只好重新装修到符合要求。

  要知道装修都搞好了要重新扩建,经济和精力上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

  但没办法,一旦选择了这条路,是无法回头的。与其回头停滞不前,不如为了未来,直面创业的困难。

  何况,追求患者的认可与信任,是作为医生的最大安慰,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诊所,为此奋斗,能继续为患者解决问题,这点挫折算什么?

  好在诊所第一个月就盈亏平衡了。

  对于宣传或营销,我肯定是没怎么做的。不懂,也懒得搞。

  也就是开业的时候摆了花篮,做了一个基本的排场。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鱼涛儿科诊所开业

  唯一的宣传手段是发了条朋友圈,宣布了一下自己从医院离职,自立门户。

  诊所于 2018 年 11 月 30 日顺利开业,面积 150 平方,每月场地成本约 1 万 6 千元。

  最开始我们有 7 名工作人员,包括我在内的 2 名医生,3 名护士,以及检验、药房各 1 人。

  有 30 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我也算是自带流量的做起了基层卫生事业。

  但我的宗旨很简单,就是用心的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在基层,儿科就是呼吸道和消化的常见病、多发病。正好,感染性疾病也是我的强项。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鱼涛儿科诊所内部

  但不要小看这一类疾病,其实把这一类疾病看好是很难的。

  人的体质不同,不同人得同一种感染,其病程、发展和预后可能有所差别,需要认真对待,及时调整方案。

  何况,小朋友生病跟生活习惯、家人照料都有很大关系,因此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也就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靠着口碑和之前的基础,诊所第一个月的日均初诊量就有 20 人/天。

  到了旺季,比如疫情前流感大爆发的时候,一个月最多的日均初诊人次能到 40人/天。

  但这样离我心目中想做成的样子却还有差距。

  高流量不是我唯一想要的东西

  我理想中的样子,是用更好的诊断技术和诊疗规范,去实际为社区的老百姓们解决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诊所的检验科除了一些快速检验法以外,也跟金域这样知名的三方检验机构合作,来提升诊所的诊断能力。

  但没有影像学的支持还是差了一些。如果撑过疫情,到 2022 年以后,如果条件允许,我想我会将影像科发展起来。

  成本的问题就不需要考虑了吗?

  但诊所也需要发展,说不定今后的竞争也会越来越大。

  毕竟我已经见过不少失败的诊所了。比如诊的主诊医生不是全职的,也就没有稳固的技术核心和全心全意的运营管理。

  或者,诊所的诊疗水平有限,没有检验科、影像科,凭着经验无法做到规范诊疗,从而导致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

  在城市社区,我认为患者的核心需求,就是在可支付的情况下,能享受到方便且优质的医疗。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鱼涛儿科诊所内部

  既然选址解决了患者「便捷就医」方面的问题,那我们要去发展的,就是技术和服务水平。

  但你不能把次均客单抬得太高,这样患者难以支付,诊所太高大,成本也就不好控制了。

  最普通的事最难

  我做的,就是最基本、最接近基层的事情,这是城市社区百姓们最需要的。

  我的经营模式也很简单直接,就是患者来了,我看诊,只是在医患沟通上做到耐心仔细。

  现在不少人做诊所,有些两极分化,要不就是很简单的经营,不追求医疗质量和诊疗标准。

  或者,有资本资本支撑,开连锁做标准化的大产业。

  诊所创业对于有一定能力水平的医生来说,追求规范诊疗是基本底线,但也不会做连锁标准化这些过于复杂的事情。

  能普通高效的为贴近患者,为他们解决问题就已经很好了。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鱼涛儿科诊所门头

  而把常见病、多发病看好,做好普通的事,坚持下去,不要小看,这是很难的。

  好比这次疫情的冲击,我遭受的打击也不小,一度充满负能量,但也是要坚持下去的。

  我也才刚起步,今后的发展还很漫长。

  但无论如何,作为医生,我的初心都没有变。

  《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重磅发布

  扫文末二维码,输入「报告」下载完整报告

儿科主任还有 5 年退休,我选择离开体制开诊所

  题图及文章图片均由鱼涛医生提供

  责任编辑:周天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