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2020年05月28日 09:02 新浪网 作者 博科园

  II型太阳射电爆发被认为是由冲击波激发的,通常与日冕物质抛射(CME)和太阳耀斑等太阳喷发事件驱动的冲击有关,其特点是从高频到低频缓慢漂移,被认为反映了冲击波远离太阳的速度。冲击激发的辐射表现出很小的频率漂移或没有频率漂移,称为“静止的II型爆发”。静止的II型爆发有时被解释为太阳耀斑中的终止激波。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现在,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并报告了在静止状态和漂移状态之间转换的II型太阳射电爆发,并讨论了导致II型转换爆发的可能机制,其研究发现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目前研究中提出的射电辐射,在II型射电爆发过渡状态之外提出了几个有趣的方面。在两个不同但同时的位置,在静止的II型射电爆发中观察到了频带分裂。在平稳的II型射电爆发中,还发现了具有负频率漂移率和正频率漂移率的有趣精细结构。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同时还观察到与静止II型II型射电爆发是否物相交的III型射电爆发爆发。天文学家使用LOFAR的成像能力,观测II型射电源从静止状态转换到漂移状态之前、期间和之后的行为。为此,II型信号源在代表四个子带中每一个的频率上进行成像。每个子带使用单个频率,以便消除频率相关的传播效应影响,如散射呈现了源在整个过渡过程中的纯时间运动。在从静止状态转换到漂移状态时,确定了II型源位置的跳跃。III型爆发是在几个频率上、在同一时刻拍摄。

  流光喷发日冕物质抛射

  利用Chrysaphi等人推导的简单解析方法,对不同频率成像源的相对位置进行了散射引起的位移校正,III型震源所铺设的路径有突变,这些位移发生在与II型子带频率一致的频率上。研究检查了多波长观测,以确定与射电发射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关的太阳活动。在无线电发射的时间附近观察到了一次喷流喷发。喷流的尖顶分成两个部分,驱动了两个日冕物质抛射锋面。发现其中一个分叉喷流组件产生了流光喷发日冕物质抛射,这与无线电辐射有关。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流光喷发日冕物质抛射是一种沿着流光传播的各种狭窄日冕物质抛射。喷流喷发导致沿已经存在的流光传播的流光喷发日冕物质抛射。当日冕物质抛射加速并形成激波时,激波与形成流光的开放磁场相互作用,导致流光在日冕物质抛射侧翼附近经历局部膨胀,但还不在其头部。震荡的区域通过与飘带的相互作用而停止,研究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三个几乎同时发生:

  1、激波和流光之间的压缩激发了静止的II型太阳射电爆发。

  2、激波和流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流光脉动,在静止的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中激发负和正频率漂移精细结构。

  3、电子束“跟踪”开放磁场,限制局部扩展的流光,激发III型爆发,其源位置反映流光的局部膨胀。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最后一个阶段是日冕物质抛射迫使屈服于膨胀,甚至在日冕物质抛射的附近,能让日冕物质抛射沿着拖缆平滑传播。正是在这个时刻,激发射电辐射的激波区域从静止激波转变为漂移激波,脉动的流光结构突然跳跃到一个新而稳定的位置,从而导致观测到的II型源跳跃。当日冕物质抛远离太阳传播时,它继续膨胀,持续压缩激发了漂移的II型太阳射电爆发。

首次观测到:II型太阳射电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有关!

  博科园|研究/来自:欧洲太阳射电天文学家协会

  研究发表期刊《天体物理学》

  DOI: 10.3847/1538-4357/ab80c1

  博科园|科学、科技、科研、科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