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展览测评报告Vol.23 | 走进现当代艺术史,寻找关于艺术的答案

展览测评报告Vol.23 | 走进现当代艺术史,寻找关于艺术的答案
2021年09月17日 21:00 新浪网 作者 Cc主义

  上海|西岸美术馆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艺术为何“物”,它又存在于何处?

  如果你也有这个疑问,那这个展览或许会给你答案——“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通过 18 个章节带领观众深入 20 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快跟随 Cc 展览小分队,一起与“物”对话吧!

  展览分为立体主义、纯粹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视觉、激进派、波普艺术、句法体系、改写现代性等几个不同的板块,每个板块呈现出了当时的新思潮的领先艺术家对于时代、物品、情感、不同艺术形式等领域的深度思考。

  曼·雷,《坚不可摧之物》,1923/1959

   A  曼·雷:《坚不可摧之物》

  节拍器的前面,是艺术家曼·雷的前女友的眼睛的照片。

  曼·雷在 1923 年制作这件作品的时候,将其命名为“摧毁一切之物“,到 1959 年作品因被损毁而重新制作时,却取名为”坚不可摧之物“,这一转变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到底是因为对旧爱的感情,还是对自己作品的信心,而最终定名?

  不过,节拍器本身就是音乐中控制单位时间的工具,加之作品又有爱人之眼,这很难不让观者想到艺术家是否在进行对时间、对爱情、对永恒的反思。

  詹尼·佩特纳,《可穿戴的椅子》,1971

   B詹尼·佩特纳:《可穿戴的椅子》

  事实上,这件作品在问世时并不是静态的展出,而是混合着行为艺术的——穿上或者可以称为是“背上”椅子,在城市中穿梭。这时,不再是椅子支撑着人,而是人支撑着椅子。

  椅子跳脱出了原本的意义和功能,变成了行走的服装、会动的住所、不能使用的家具和可携带的微缩建筑。这种对“物体”的反思和借用的思维,至今还在影响着诸如摄影、纪实、造型等诸多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

  康定斯基,限量版慕斯蛋糕

  “万物的声音”展览由于场地空间限制和展品的体量原因,分为两个展厅进行展出。看完第一个展厅后,不要错过了第 2 个展厅。

  同期同层楼面也正展出着康定斯基展,同样是来自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非常难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一次看个尽兴!另外,位于出入口的茶歇处,还提供康定斯基的限量版慕斯蛋糕,标牌不是很明显,不要错过啦~

  本次展览分为 18 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非常震撼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的毕加索这里也有哦~

  吉姆·戴恩,《帕特尼冬季之心3号(垃圾桶)》,1971-1972

   A  吉姆·戴恩:《帕特尼冬季之心3号(垃圾桶)》 

  艺术家吉姆·戴恩代表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波普艺术。他擅长将艺术这个种类多方面的联系结合,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

  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时便被深深吸引住了。色彩跳跃,对比度明显,立体感塑造的也很完美。不同方向朝作品看去,会得到不一样的观感。

  吉姆·戴恩,《帕特尼冬季之心3号(垃圾桶)》,1971-1972

  这是艺术家吉姆·戴恩为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所创作的一幅舞台布景图。艺术家将日常生活的象征放在了这样一幅巨大的彩绘作品上,一颗巨大的爱心将与我们日常生活产生联系,仿佛让我们也走进了真实的戏剧世界。

  丹尼尔·施珀里,《散架的宫女(假跳蚤市场)》,1990

   B丹尼尔·施珀里:《散架的宫女(假跳蚤市场)》 

  艺术家丹尼尔·施珀里是新现实主义运动的联合创始人,他和吉姆一样,也喜欢将生活中的物品回收。这件作品的主题便与消费主义相关。作品里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他从法国的市场中搜寻而来。

  丹尼尔·施珀里,《散架的宫女(假跳蚤市场)》,1990

  看到这幅作品的第一眼就能感觉到,它的整体性非常强,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女性的躯体,骨骼,橡胶,灯泡,这些不同的材料,看似复杂,但都是生活中时常可以看到的。他将这些“矛盾集合体”拼接成一幅画,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同样也将有不同的体会。

  西岸美术馆的策展水平一直在线,附近的配套设施也非常的全面。楼下的书吧是我一直认为的西岸美术馆最特别的地方之一,随随便便拍就可以很出片。

  展览分为两个展厅,展示了百余件蓬皮杜中心艺术佳作,本次展览可以说是艺术家们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语言,来述说 20 世纪和 21 世纪的艺术史。

  克拉斯·奥登伯格,《架子鼓幽灵》,1972

   A 克拉斯·奥登伯格:《架子鼓幽灵》

  这件《架子鼓幽灵》来自于美国艺术家克拉斯·奥登伯格。乍一眼看这件作品,你根本看不出“架子鼓”的影子,当你内心充满了疑问看向作品标签,便会慢慢明白艺术家的手法。

  奥登伯格一方面喜欢对寻常事物进行放大,一方面又通过软化这些物品而赋予其人格。《架子鼓幽灵》是对音乐的另一种诠释,褪去颜色,失去外形后,它是不是还存在着音乐的本质?艺术家通过作品将疑问传递给了我们。

  曼·雷,《坚不可摧之物》,1923/1959

   B  曼·雷:《坚不可摧之物》

  这件作品是来自美国先锋摄影艺术家曼·雷的《坚不可摧之物》——一件节拍器以及一只眼睛照片构成的艺术品。

  这只眼睛来自艺术家前女友的照片,在我看来,热烈的爱可以说是这件作品最初的灵感来源,将一张照片转换为一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也许侧面反应了曼·雷对她深深的思念之情吧。

  万物的声音,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2021

  展馆一的后半部分, 20 世纪 50 年代起的艺术家们的创作是我比较喜欢的。

  当时的艺术家进入了一个卖观点的世界,涌现了一些反对物质社会的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对当时消费社会存在的现实状况进行反思,希望一切都能回根溯源。

  本次展览的部分艺术品,在观看时可能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所以推荐一边跟随公众导览一边观看作品,或多扫一下作品旁的解说二维码,了解艺术品的背后故事。另外,两个展厅是分开的,出展厅后就不能再进入,听导览前一定要预留足够时间观看展品。

  A  巴勃罗·毕加索

  立体主义孕育于塞尚,创立于毕加索和布拉克。第一展厅中有超多毕加索的真迹,以至于我在这停留了很久。印象比较深刻的作品有《静物》和《含古代头像的静物》。

  毕加索从 1925 年开始与超现实主义团体密切接触,所以他的绘画风格明显多了鲜艳的色彩元素和装饰物。《静物》这幅作品,毕加索大胆地采用了不同的材料作画,在颜料中混入沙土,沙土颗粒使得画作更加富有肌理感,显得更加立体。

  巴勃罗·毕加索,《静物》,1922

  《含古代头像的景物》采用了经典黑棕色系,同时搭配白色产生鲜明的对比,整体色调极为和谐优雅。毕加索还受到非洲雕刻的影响,在画面上加了石膏塑像,并运用了线条勾勒出轮廓和神情,而旁边摆放的果盘和吉他便不如石膏塑像那么具体,这幅画作整体上是轻微抽象与具象的结合。

  巴勃罗·毕加索,《含古代头像的静物》,1925

   B  马塞尔·杜尚:《帽架》

  达达主义让我们对艺术产生反思,毕竟艺术只是一个概念理念,虚无缥缈无实体存在的东西。杜尚喜欢用”现成品”再创作,他的艺术品脱离艺术本身的概念外,再无其他用意。

  展览中在头顶上悬挂着的“帽架”,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现成存在的物品了,而艺术家选择将它放到美术馆展出,赋予了它艺术价值,变相的来说这也是一种“艺术”,这便是达达主义“随变”又“没意义”的真谛。

  马塞尔·杜尚,《帽架》,1917/1964

  这也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什么是艺术》,书的开篇就定义了艺术的三种可能性,最后一种便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物品。那么我拍了杜尚创作的艺术品在地上的投影,那这张摄影是不是也是一种艺术品呢?

  《帽架》的投影,西岸美术馆,2021

   C  克莱尔·方丹:《放置在这里的任何物品都将会被销毁》

  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艺术家团体克莱尔·方丹的《放置在这里的任何物品都将会被销毁》。艺术家收集了很多安检会被没收的违禁物品以及人们丢弃的东西,将它们放在一个巨大的玻璃展柜里变成艺术品。从一开始遭人厌弃到“被迫”受到大家瞩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性质的转变,极具挑衅和讽刺。

  克莱尔·方丹:《放置在这里的任何物品都将会被销毁》

  本次展览是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常设展,,展期到 2023 年。看完整个展览大概需要耗费 3-4 小时左右,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观看!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 西岸美术馆 展厅1 & 2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