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2019年12月13日 17:43 新浪网 作者 砍柴网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科技自媒体 / 刘志刚 

  “未来,每个人都要会一点编程”。如今,这一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今年12月,少儿编程品牌编程猫在国内发起“全民编程行动”,得到国内广大青少年编程爱好者们的积极响应,而编程猫发起的“全民编程行动”目的在于“编程一小时”活动的全球推广。

  2013年,美国公益组织code.org发起一项名为“编程一小时”(The Hour of Code)的公益活动,在微软、苹果、亚马逊等400多级企业和机构的支出下,如今已有来自180个国家、超过6亿名孩子参加,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通过编程这一全新的方式来认识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可能性。

  为响应少儿编程品牌编程猫发起的“全民编程行动”,一群在线少儿编程学员自发组成了一支“00后编程粉丝后援团”,拍摄编程学习接力城市接龙活动。

  在这群“00后编程粉丝后援团”中,除了来自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孩子,还有来自三四线的克拉玛依、鄂州等地的孩子。

  此次“全民编程行动”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一位12岁的福州编程学员,他从故宫的“明沟暗渠”中得到灵感,用编程为城市设计了一个排水系统。并根据雨量大小,给出3套方案排水,节能亦环保。在此次活动中,来自全国多线城市的100多位孩子都希望借助编程的力量,实现成为“城市小英雄”的梦想。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在编程学科化的趋势下,少儿编程在国内迎来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编程,各种各样的少儿编程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然而,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很多家长对编程产品的理解终究是有限的,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产品很容易陷入选择焦虑,如何挑选真正合适的编程教育产品成为一件头疼事。

  正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从用户口碑、市场规模、资本市场认可度等维度来看,编程猫绝对是最合适的选择。今天我们不妨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赢得多方认可的编程猫到底做对了什么。

  让孩子“玩”出学问:迎合天性的寓教于乐式教学

  学习是反人性的,学习的过程通常充斥着吃力、枯燥与乏味。而游戏对人类似乎天生就具备吸引力。让孩子对学习有着玩游戏般的“瘾”,几乎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

  因此也有人说,好的儿童教育产品经理一定要迎合孩子和家长两方面的心里。而在这一方面,编程猫提供了不错的教学案例。更讲究寓教于乐,游戏化教学是它的主要特征,用游戏化的视频和故事去贯穿所有的编程知识。

  与寻常理解的写代码不同,编程猫采用图形化编程工具kitten教学,只要拖动积木板块即可做出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而编程猫开发的python编程工具海龟编辑器也是将python代码封装在一个个图形化的积木脚本中,学生只需要利用已有的场景元素,拼接代码积木将场景角色结合到一起。

  一行行代码,变身为颜色各异、长短不一的积木条,生动形象、乐趣十足。如同玩高级积木一般,培养兴趣的种子释放孩子们的想象力。

  这种看起来很简单的教学思路到底如何?在此我们不妨与其它平台进行简单的对比。

  目前国内很多少儿编程平台主要用的是开源平台Scratch,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利用图形化的操作图形编程平台,通过编程游戏、动画等来进行教育。然而,Scratch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能生成APP,甚至不能变成H5。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也有许多不接地气得地方。

  Scratch一开始它并不是专门面向少儿开发的,它的诞生是为了人们可以有一款简单易上手的图形化编程工具可以使用。相比较而言,同样是图形化教学,编程猫自主研发的Kitten语言更迎合中国孩子的使用特征,用编程猫七个积木做出的游戏,Scratch需要两百多个积木,对于天生好动缺乏耐心的小孩子而言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放弃。

  二者对比,编程猫教学模式的优势也就凸显开来。

  无论是Kitten工具,还是用海龟编辑器学Python,编程猫的工具简单,用积木封装游戏代码,孩子可以通过积木块的拼接,很清晰地感知到任何一个编程作品的内部逻辑,和变量关系,从而锻炼了最核心的编程思维和逻辑的同时,也可以轻松做出编程作品甚至是复杂的游戏。

  充当编程“象牙塔”缔造者:填补编程教育体系空白区

  201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提出制定《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标准的详细计划,迅速得到行业协会以及清华大学等机构和高效的支持。2019年10月25日,标准第1部分“图形化编程”与第2部分“Python编程",于北京清华大学召开的发布会上联合公示。

  在此次标准的研制中,编程猫以青少年编程教育企业唯一代表的身深度参与并通过重重审查,“标准”中的样题也首选编程猫的图形化工具Kitten完成演练。而新鲜出炉的“标准”中所包含的 图形化编程能力要求103个,第二部分包含Python能力要求48个的能力培养目标,与编程猫现行的教学体系不谋而合。

  与此同时,标准本身也是编程学习可量化的出口,未来,孩子们像钢琴舞蹈考级一样,通过编程来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提供参考。就目前编程教育产品体系整体来看,在低龄儿童与成人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白区域,而这也成为很多家长们的顾虑所在。

  针对编程教育空白这一问题,编程猫推出并不断升级自己的MCC矩阵式课程体系。

  从课程设计的权威性来看,编程猫联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核心专家李维明教授,还有人大附中、华师大附中等全国百所名校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而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编程猫MCC也击中了行业最痛的点。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课程设计能力等级与课程标准研讨会)

  MCC课程对标美国K12 计算机科学框架,配合国内教育部新课标,用适应不同年龄段认知水平的课程体系,把低龄编程教育和高龄教育无缝链接。从大的方向上,可以划分成kids幼儿编程启蒙阶段、kitten图形化编程阶段、wood文本式编程阶段。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MCC新体系图示)

  值得一提的是,编程猫的MCC课程体系强调了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优化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倡导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加强学科与技术、生活的联系。”这也为今后考试定下了基调,那就是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三年级孩子用编程分析生物学中物种的多样性)

  编程猫经过对孩子的学龄认知体系研究发现,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动手能力增强,对新知识的认知更倾向与硬件结合。还通过亲自操作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思维、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的来看,编程猫构建出从幼儿到中小学的整套编程教育规划体系,其编写的教材已经走进校园,并且得到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高度认可。这些举措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深刻的,未来真正有望上升成整个行业的共识性标准,推动国内编程教育的发展进程。

  编程,让孩子们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下沉城市对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的渴望程度远超过一线城市的政策决策者。”编程猫创始人兼CEO李天驰在多知网第二十五期OpenTalk活动时分享道:“对他们来说,在语数外的赛道很难跟一二线城市名师资源比拼,但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有一些机会。”

  其实在编程猫发起的“全民编程行动”中,也不乏来自三四线下沉市场的孩子的身影,在三四线城市,编程教育也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编程猫:少儿编程蓝图的“绣娘”

  事实上,相比一二线城市的家长,下沉城市的家长有着更多的“起跑线焦虑”,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中,编程让孩子们以更宽广的视角去认知这个丰富的世界,从而有了更多的成长可能性。

  对于许多下沉城市的孩子们来说,编程成为了一种乐趣,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思考,并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是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面对未知事物时,能够以更多的勇气和分析能力,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

  而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是编程为孩子们带来的最大收益。为了让更多孩子拥有这样的可能性,编程猫计划在2019年起的三年内,在全国100座城市内设立1000家编程学习中心,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加入到编程的学习中。

  编程教育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补缺了教育资源失衡现状下,下沉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缺失”,同时,由编程带来的综合素质提升,则是当前应试教育下,在下沉城市中生活学习的孩子们亟需的“精神食粮”。

  编程教育下沉,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编程教育下沉的过程中,编程猫也经历了业务形态上的“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从一开始的线上,到双师,再到线下小班,最终编程猫确立了AI双师作为发展的重点,以最佳的形式让孩子们由学的知识,成长为学到能力,为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性。

  “去帮助他们抢夺时间,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丰富的成长的内容,是我们身为教育者最大的使命。”一位来自编程猫的教师对媒体表示。

  不断下沉的编程猫,在探索出一条编程教育发展的明确路径之后,也为下沉城市的教育,带去一抹不一样的曙光。

  这样的编程猫,它的未来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期待。

  ps:互联网江湖原创稿件,订阅号ID:VIPIT1,商务转载合作联系:13124791216,转载保留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编程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