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COP15:这场大会关乎全球未来

解码COP15:这场大会关乎全球未来
2021年10月22日 14:07 新浪网 作者 半月谈
“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外景 江文耀 摄

  半月谈记者 庞明广/林碧锋

  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这场大会引发全球瞩目,这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全球性会议。大会通过的“昆明宣言”等重要成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

  生物多样性,挑战严峻

  10月11日下午,在位于滇池东岸的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COP15正式拉开序幕。来自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共计5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大会,共赴“春城之约”。

  这是一场关乎全球未来的大会。当前,地球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危机之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时说,当前物种灭绝速度是过去1000万年平均水平的数十到数百倍,而且还在加速。逾百万种动植物处于危险之中。

  “到2030年,全球生态系统崩溃每年可能造成近3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受最大影响的将是一些最贫穷、负债最重的国家。”古特雷斯说,人类持续两个世纪的破坏自然的活动造成了生物圈灾难,COP15是人类与自然“停战”的契机。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全球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中国是最早签署该公约的国家之一。缔约方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

  据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每10年要制定未来10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COP10制定了2011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即“爱知目标”。但令人惋惜的是,“爱知目标”共20项,到2020年没有一项完全实现,仅有6项目标部分实现。

  正因如此,在昆明举行的COP15承载着全球对扭转生物多样性加速丧失趋势的殷切期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在COP15开幕式上说:“我们必须在这10年中采取行动,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昆明宣言” 金立旺 摄

  “生态文明”,首成联合国全球性会议主题

  COP15的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全球性会议。各国参会代表及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认可。

  在云南,巧家五针松、滇桐等15种迁地保护的植株已正常开花结实果,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创新高。前不久,亚洲象“北游”之旅全球瞩目,中国政府和公众一路护象的行动,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中国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全球领导者,也将继续在这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伊丽莎白·穆雷玛说,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各国达成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关重要,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工作值得各国仿效学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去年9月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其中13次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在COP15期间表示,大会以“生态文明”作为主题,体现了中国将生态文明成果与世界共享的强烈意愿,如何合力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2030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世界经验需要融合中国智慧。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中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并首次提出三个构建“地球家园”的愿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段昌群说,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上有所突破。中华文明历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将给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赋予新动能。

  “昆明宣言”,从昆明向未来

  “大会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生态文明论坛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中国政府和各缔约方的共同努力下,COP15第一阶段会议兼具雄心和务实,成果丰硕。

  作为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由缔约方共同通过的“昆明宣言”承诺,将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打下基础。

  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看来,“昆明宣言”制定的背景是全球寻求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治理体系,体现了196个缔约方寻求最大共识,也体现了中国的独到贡献。

  伊丽莎白·穆雷玛指出,“昆明宣言”很好地阐明了政治推动的价值:“各方开展了有效对话,这让我们能朝着一个更具雄心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展谈判,从而为地球上每个人构建一个共同的未来。”

  此次大会,中国还宣布了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等。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负责人德米特里·戈尔什科夫说,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希望更多国家为这一基金出资。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伊丽莎白·穆雷玛说,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有明确而清晰的政治承诺,将为2022年上半年召开的第二阶段会议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充满希望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