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阿里重投入“最先一公里”,进入乡村振兴“深水区”

阿里重投入“最先一公里”,进入乡村振兴“深水区”
2021年03月03日 10:45 新浪网 作者 华商韬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文丨华商韬略 陈 兰

  中国脱贫了,但还有一个最头疼的问题,而国家以及以阿里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巨头,正在共同解决这个难题。

  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从2012年起国家将脱贫作为战略重点,到2020年“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已经被消除。

  曾经,贫困问题在中国较为突出。如今,中国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提前了整整10年。

  海外为中国竖起了大拇指。德国新闻电视台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有力的反贫困斗争。

  但对中国而言,消除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最终解决,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更加重视“三农”,工作重心也顺势发生了历史性转移。大会举行的前几天,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接下来的关键任务是,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

  靠什么衔接?答案是基础设施。

  一号文件发布了18年,第一次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到文件标题,脱贫攻坚战进行多年,“三农”存在的真问题浮出水面——缺乏基础措施。文件指出,尤其要重视农村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以及物流体系。

  不久前商务部新任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了升级流通基础设施对农业农村的重要性。

  王文涛表示,农村重点要健全商业体系,改造县乡村三级的商贸流通网点,完善物流配送网络,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而流通基础设施一头连着的是消费最后端(最后一公里),另一头连着的是生产最前端(最先一公里),从源头即生产端出发,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核心。

  1月份,农业部就提出要大力建设“最先一公里”,鼓励大家建设数字化的仓配体系。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也表示,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建设是关键,要加快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先一公里”问题。

  什么是“最先一公里”?

  即在生产端上,从研发、种植、检测、生产、产后等方面去控制好农产品的品质,实现产销完美衔接,带动市场销售,进而扩大中国农村产业的能量与容量。

  如果说,“最后一公里”建起了田地与餐桌之间的公路,让农民种出来的农产品能卖出去,那“最先一公里”就是不仅要让农产品卖出去,还要卖得好,从而防止中国脱贫攻坚战胜利后返贫的发生,让中国农民的钱袋子持续鼓起来。

  可在我国,“最先一公里”一直都是痛点,是中国农业发展中最难啃的骨头、最头疼的问题。

  中国是农业大国,用世界9%的耕地就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中国同样也是损耗大国,果蔬基本是吃三分之一、扔三分之一、烂三分之一。

  扔,是因为产销不对接,丰产不丰收。

  产销一旦不对接,就算品种好、技术好、农民种得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因为农民不知道市场要什么,消费端需求什么,数字化时代拿不到大数据,种得再好也卖不上好价。

  所以很多中国农业专家觉得,中国农业始终差了一口气。

  而烂,是因为在流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果蔬要降温,粮食要降水,然而中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不足,尤其是冷链物流是短板中的短板,美国农产品采后预冷率为60%-80%,而中国目前只有5%,但偏偏农产品保鲜最重要的环节就在采后那段时间,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果蔬就会烂掉,粮食就会产生黄曲霉素。

▲中国冷链流通远远不及发达国家

  我国农产品因采摘后无法第一时间预冷、分级、包装及标准化,以致于农产品损耗极高,农产品几乎都是在常温下“裸奔”。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朱明大致测算,中国果蔬产品在“最先一公里”的损耗率高达15%-25%。

  朱明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地方依旧是小农经济,依靠农民在田间地头做预冷处理,太难了。

  如何解决?

  国家层面,“最先一公里”的三大工程早已启动并还在持续加码。

  2014年,国家邮电局推出“快递下乡”工程,一个包裹引发的国家工程正式开展。7年时间,“快递下乡”覆盖率从50%增长到97.7%。

  不过,其中97.6%是乡镇层面,实际上只有40%左右的快递能够真正进入村里,其他的都需要农民去乡里自取。国家邮政局计划未来用3年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2012年,农村部开始设立农产品产后初加工项目,实施区域第一年就包括了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且几乎往后的每年都安排5亿元资金,专门用于此项目的实施。

  而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安排中央财政50亿元资金,支持超9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除了国家,中国农业也迫切需要科技企业的参与,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企业。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将农业高科技与数字技术结合,而大数据时代,过去十多年互联网发展与沉淀的数字技术基础能力,给农业农村的“最先一公里”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互联网科技企业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优势。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教授,对此深有体会。

  去年6月,朱教授曾赴上海和四川的数字农业基地调研阿里模式,在上海翠冠梨基地,他看到盒马的订单对口感、大小、糖度,外观、农残都提出了清晰标准,且阿里和上海崇明区政府一起为果园配置了50多种数字化设备,让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度、土壤肥力、盐分浓度等指标清晰可见,农民根据数据指引进行种植调整。

  朱教授认为,这种模式能实实在在帮助农民面对市场,一开始农民就知道为谁而种,消费者要什么样的农产品。

  当然,近些年互联网企业助农的很多,关注农业的也在增多,它们的力量也都在集中体现,比如直播助农、运营赋能、金融保险、自动化生产线、农业AI、联合科研、电商助农等,过去农业农民看天吃饭的模式也在被互联网改变。

  但,中国农业真正需要的,不是某个环节上的助力,而是整个农业生态与链条的通路。

  相关部门尤其推荐阿里助农模式。

  2019年,外交部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阿里巴巴凭借“互联网+脱贫”模式成为入选案例。

  过去几年,其他部委也对阿里助农模式予以肯定:2013,阿里获国务院扶贫办颁发的“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2016年,获民政部颁发的“第九届中华慈善奖”;2019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阿里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从一开始,阿里想的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想去帮助农村农业。

  在“快递下乡”工程启动的2014年,阿里就成立了乡村事业部,推出农村淘宝项目,与国家同步,旨在与各地政府深度合作,以电商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发挥电商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2016年,阿里方面表示:“袁隆平先生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互联网技术要争取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

  于是2017年就推出亩产一千美金计划,直接深入农业源头下田种地,三年时间,“亩产一千美金”计划已助销农产品超5400亿元。

  而助农8年,阿里整个经济体包括淘宝、天猫、阿里云、蚂蚁网商银行、菜鸟、城市大脑、钉钉等都加入了助农这场硬仗中。

  其中,菜鸟已在全国900多个县域建立物流共配中心,力解“快递下乡不进村”难题;淘宝变成中国最大的线上农村人才市场,淘宝直播已孵化十几万农民主播……

  8年来,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过去3年间,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超过2700亿元。

  为了进一步增值农产品价值链,阿里着重推进“最先一公里”建设。

  去年底,阿里在昆明、南宁、成都、淄博、西安的5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投用,辐射全国核心农业产区。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西南仓)

  而过去几年时间,阿里集结集团所有力量,从产地到仓,从加工中心到供应链端,加上菜鸟、盒马的数字农业新基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仓配体系,形成以大数据、云计算支撑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900多个菜鸟县域物流共配中心、5大产地仓和全国各地的销地仓及盒马、大润发门店共同构成的“数字化流通”网络,以及淘宝天猫等为核心的“数字化销售”矩阵。

  在“最先一公里”的研发种植层面,阿里也在重投入,与农业院士与科学家走到一起,上线科学家基地直选频道,升级农业种植端,打好中国种业翻身仗,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

  通过产地仓分拣,把农产品分级,让农民看到什么标准的产品对应什么价格,然后在研发种植上引导农民种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在阿里助农模式中,人、地、品、种,全部都在数字化。

  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阿里在农村农业建起的基础设施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阿里模式下,海南农产品出省通道两天时间就恢复,且两个月时间助力全国超20个省份售出超16万吨农产品;去年底云南省新平县冰糖橙大面积滞销,唯一例外的是,和阿里合作的农户,基于订单农业和数字化仓配体系,3000亩的冰糖橙11月底就卖完了……

  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20年改变世界的企业”榜单中,阿里第六次上榜,并位列榜单第二,榜单高度称赞了阿里的全球基础设施在危机中的灵活性。

  朱明评价,阿里是“最先一公里”的新形态:“传统的‘最先一公里’加工是通过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来做的,但真正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最先一公里’初加工的却很少;如今,互联网企业正在帮助农民在田间地头解决难题。”

  他希望未来阿里在投入“最先一公里”时引入更多的高科技,对中国农业起到带动升级的作用。

  有价值、有温度、能从根源解决问题的助农模式才是中国农业所需要的,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近日,商务部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经验贡献全球农业发展和农村减贫研究工作报告——以阿里巴巴“亩产一千美金”为例》。《报告》称,互联网企业正以更成熟有效的态势参与扶贫,其中,阿里巴巴独创的“亩产一千美金”和“最先一公里”模式,值得向全球推广。

  中国也需要更多的阿里式助农,因为科技助力发展数字农业,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

  1月份,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20-2025)》,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能改变农民,农民能改变乡村,乡村能改变中国,数字农业自然是一场硬仗,还好国家和以阿里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巨头,已经注意并大力投入到了这一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农产品农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