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心安吾乡——滇池&泸沽湖民族文化溯源与艺术创作展开幕

心安吾乡——滇池&泸沽湖民族文化溯源与艺术创作展开幕
2020年11月23日 15:07 新浪网 作者 云视网

  2020年11月21日下午2点30分,云南湖泊文化巡礼启幕展:心安吾乡——滇池&泸沽湖民族文化溯源与艺术创作展开幕式在滇池南湾未来城环球融创当代艺术中心圆满举行。此次展览由丽江泸沽湖管理局、昆明市晋宁区博物馆、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小镇联合主办,滇池南湾未来城环球融创当代艺术中心承办。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博士、云南省油画学会副会长高翔先生和摩梭艺术家博瓦·公高先生共同组织策划。主要呈现艺术家们在滇池和泸沽湖地区的写生创作作品。

  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杨佩(Petra Mann)女士、泸沽湖管理局局长和振先生、融创云南置地滇池南湾未来城项目总经理高旭娇女士、云南油画学会会长、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唐志冈先生、云南省委宣传部文改办副主任徐贞女士、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副局长阿辉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博士、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云南油画学会副会长杨一江先生、云南油画学会副会长白实先生、云南油画学会副会长毛杰先生、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云南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张志明先生、云南省博物馆策展人、保管部副主任邱玮先生、柏林大学艺术发展史博士、国际策展人周枫然女士、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云南艺术学院教授陇艺梅女士、重庆周立太(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晓娟女士、丽江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扬先生、丽江市文化馆美影部木澍先生以及受邀参加的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均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展览。

  在开幕式上,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局长、宁蒗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副书记、副县长和振先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杨佩(Petra Mann)女士、融创云南置地滇池南湾未来城项目总经理高旭娇女士,云南油画学会会长、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唐志冈先生,中央美院油画专业博士、云南油画学会副会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高翔先生,展览艺术家代表、摩梭艺术家博瓦公高先生,云南省高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硕士生导师李异文先生先后致辞。

  博瓦·公高在展览开幕式上说道:“滇池&泸沽湖民族文化溯源与艺术创作活动是‘返朴求真——泸沽湖艺术创作活动’项目的延续和拓展。作为一位摩梭人,我对这个湖泊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艺术创作的形式很有感触,因为泸沽湖对我们摩梭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功有过,它给我们带来了进步的文明,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我们今天无法想象农耕文明或者是四五十年前的滇池、泸沽湖的模样。今天的我们不仅要看到高原湖泊的湖光山色,更要看到它背后最真实、朴实的东西。泸沽湖地区的扎实村为什么今天仍然保留有那么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古老的摩梭民居,这是因为摩梭人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们爱惜生长的环境和脚下的土地,用虔诚的信仰传承着摩梭文化。”

  开幕式期间举行了“云南油画学会·环融艺术创作与展示合作基地”、“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教学实训基地”、“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实训基地”的授牌仪式,并聘任刘青、詹晓梅为名誉馆长。

  据悉,此次展览是在池南湾未来城环球融创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共有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孟加拉国共六个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参展,总计有73件油画、纸本、综合材料和小型装置艺术作品,展览将持续开放至2020年12月20日。

  本次展览是继“返朴求真——泸沽湖生物与民族多样性之人文考察与艺术创作展”之后举办的云南湖泊文化巡礼展,“返朴求真——泸沽湖文化艺术创作展”共举办过八次,是联合国内外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写生创作与展览活动。同时,也是一次对泸沽湖地区人文和自然生态的集中介绍和推广。通过以美术为主,结合人类学、民族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进行一个深入持久的文化艺术考察与研究。向外界展示泸沽湖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自然魅力和新艺术的创造力。为了多角度、多方位展现人与环境的关系和发展态势,突出泸沽湖地区民族多样性,除摩梭人以外,增设了彝族、普米族、纳西族等民族为本次项目的考察创作对象,力求艺术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呈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泸沽湖,热爱泸沽湖。策展团队通过每一次的驻地与创作展览活动,旨在将“返朴求真”项目推进为一个独具魅力的国际艺术家驻地和创作的艺术项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