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山州一村87个人78条腿,现在咋样了?

文山州一村87个人78条腿,现在咋样了?
2020年12月02日 01:42 新浪网 作者 文山八县事

  87名村民被地雷炸得只剩下78条腿

  沙仁寨成为有名的“雷患村”

  这是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许只有看到他们

  才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存在

  因为

  曾经饱受磨难的村庄

  已经涅槃重生

  2001 年 2 月 6 日,《七都晚刊》推出独家报道《沙仁寨,多少期待在心中》,报道以图片为主,配以精练的文字叙述。当时的报纸是黑白印刷,9 张图片讲述了中越边境线上富宁县田蓬镇沙仁寨村民当时的生活状况。

  边境战争时埋下的地雷,使这个村 87 人仅有 78 条腿。战争结束后,党和国家对沙仁寨进行了帮扶,但村民生活一时还难以有大改观。因为这组报道,沙仁寨至今未被人遗忘……

  

  

  采访前,记者百度“沙仁寨”,其中就“边境地雷”有这么段描述,富宁县边境的沙仁寨曾经最为“著名”:87人被地雷炸得只剩下78条腿。

  尽管中越边界早已停止了枪炮声,两国边民恢复了以前的友好和热闹,但是有些东西却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边境上漫山遍野的地雷。

  据了解,埋设在中越边境上的地雷有防坦克雷、防步兵雷、松发雷、绊发雷、跳雷、诡计雷等至少数十种。由于埋雷时间长,地形变化大,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雷密度高、难辨认的混合雷场。

  

  曾经的沙仁寨经历了世间罕见创伤,村民贫病交加,大部分村民还住着茅草房;如今的沙仁寨道路宽阔平坦、村容整洁卫生、村民住上了两三层砖房,用村民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伤痛过后,他挺起身坚强面对

  

  冬日早晨,从田蓬镇驱车前行5公里,便来到那个坐落在山坳中的沙仁寨。一进村,阳光照耀下,映入眼帘的一幢幢新房沿路而建,车辆不时穿梭在路上,孩子嬉闹的欢笑声,甚至连新房装修的声音,仿佛都在告诉世人:沙仁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到一户人家门口,两位老人正坐在门前晒太阳,聊到高兴处,老人脸上挂满笑容。如果不是其中一位老人右边裤腿下露出假肢,根本想象不到他曾经有过那段沉痛的经历。看到记者的镜头,老人马上说:“我的牙都掉了,拍照不好看!”说完,老人还是掩饰不住地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是割牛草时被炸伤,当时没有电话,家里人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找到我。”回忆起那段经历,80多岁的王咪义似乎还心有余悸,他说被炸伤后,他根本爬不回来,家人找到他已是第二天,到现在他已经换了几次假肢。

  

  残疾了家里怎么办?

  在还有3个儿子要养活的情况下,王咪义只有挺起身撑起这个家。装上假肢后,该上山放牛还上山放牛,该种庄稼还得种庄稼,直到3个儿子成人、各自成家,他身上的重担才轻了起来。

  “那时候很苦,经常吃不饱饭,但为了孩子们,我只有咬牙坚持干活计。直到儿子们逐渐成家后,我才慢慢地少做农活。”

  简短几句话,王咪义就将自己受伤后的经历讲述完。“很苦!”,说起来很简单,但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儿子们分家后,他和二儿子住,因为传承了王咪义支撑家庭的那种苦干精神,儿孙们都很孝顺,王咪义只是偶尔带着孙子去放放牛。

  “我听父亲说,爷爷(当地叫‘公’)被炸伤送医院截肢后,他连扛爷爷的假肢回来埋都扛不动。”王咪义的孙子王兴德说,那时他父亲还小,在政府、民政部门帮助装假肢后,爷爷都还坚持做农活。他和爷爷上山放牛,爷爷还会指给他看以前被炸伤时的地方。

  要过好日子,只有自己去苦去挣!

  王咪义家正在盖新房子,3层混凝土浇灌的房子已基本完工。王兴德的父母外出打工,王兴德和妻子留在家中盖房子,照顾王咪义和两个孩子。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我书读得少,为了减少父母的经济压力,我以前一直外出打工。”王兴德说,他外出打工,父母就在家照顾老人,现在要盖房子,还有两个孩子到镇上读书需接送,所以他和妻子留下照顾老小,父母外出打工。

  从小,王兴德就听父辈讲起爷爷受伤的故事,他能深深体爷爷和父亲一直拼命挣钱养家的辛劳,即使外出打工再苦再累,他都坚持下来。“这是老人传承下来的精神,也是他们教会我们的一个道理:要想过好日子,只有自己去苦去挣!”从爷爷到父亲到自己,王兴德一家都认为,只有自己去努力,只有自己强了,家里的日子才会真正好起来。

  

  这几年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建房补助10吨水泥、两万块砖,看到村里其他家建起新房,王兴德和父母一商量,决定也把老房子推了盖新房子。“现在家里条件好多了,我家建房没有借钱,目前已经花了17万元左右。”王兴德说,房子盖好后,他还要外出打工,多挣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说到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王咪义更有感受,“以前饭都吃不饱,现在好了,想吃什么都有,孩子们都很孝顺,以前想都没想过,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涅槃重生,沙仁寨旧貌换新颜

  正因为经历过苦痛,才会变得更强!人是如此,村庄也如此,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热爱这片土地,他们不舍离去,更努力地建好自己的家园。

  

  边境稳定后,上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爱心力量汇聚于沙仁寨村,对它进行了长期的精准帮扶,沙仁寨村也迎来了战后恢复发展的大好时光,实现了涅槃重生。

  2001年3月,沙仁寨村被省民委列为“兴边富民”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改造住房、厩舍,新建公厕、沼气,硬化村内道路,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和广播电视小片网等工程。随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沙仁寨村各类优抚政策的带动,村民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有的村民在家发展产业,种核桃、草果,养牛、养猪;有的外出打工,增加经济收入。现在,许多村民已经在国家援建房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住进了两三层的“洋房”。如今沙仁寨村的道路宽阔平坦、村容整洁卫生、村民生活更好了。

  “沙仁寨62户301人已经全部脱贫,去年几乎家家都忙着盖新房子,现在还有几家正在盖。”

  说到沙仁寨村的发展,驻田蓬村第一书记张林林用了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内生动力强劲!他说,村里民风淳朴,在这里看不到等靠要的现象,留在家里的村民积极主动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都很努力,感觉大家很齐心。“相信沙仁寨的明天会更好,因为村民都在为自己的明天努力奋斗。”

  记者了解到,曾经87个人78条腿的故事人物,是在沙仁寨村小组地界被炸伤,其中有伤残军人、本地村民。但因为时间久远,加上当时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更替,目前精准的数字已经无法得知。

  现在,在沙仁寨村活动室,还留存着受伤的20个人的照片,经村委会工作人员比对,20人的照片中,还有13人在世,他们有的在家安享晚年,有的在家发展生产,有的搬到富宁县城生活,有的外出打工……

  时光荏苒

  曾经饱受磨难的他们

  没有等、没有靠、没有懒

  为了更好地生活

  他们自强不息地努力着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精神

  如今的沙仁寨

  化茧成蝶

  旧貌换新颜

  成为一个美丽、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记者:李云淑、郭韦、刘芳

  阅读原文,文山全州更多新闻!来源文山日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