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2020年06月29日 18:56 新浪网 作者 直面传媒

  来源:刘晓博说楼市

  一个引人注目的大日子——8月26日,即将到来。

  40年前的这一天,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由此,中国第一批4个特区正式诞生。

  如果说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那么设立四大特区可以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里程碑。

  今年的“8·26”,四大特区将迎来40岁生日。

  此前,坊间关注的焦点是“深圳特区40年”,预期是深圳可能实现扩容,或者实现扩权。而对于珠海、厦门、汕头,基本上没有什么预期。

  而我的看法是:由于情况特殊,弄不好四大特区在今年都会有利好。

  为什么说情况特殊?因为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变。

  去年,当官方祭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说法的时候,部分人还不理解。曾有人问我:目前的国际秩序是二战后建立的,二战结束也不过70多年,怎么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其实你放在全球化趋势下观察,就豁然开朗。

  全球化源自地理大发现,而地理大发现是从15世纪开始的。所以,全球化趋势已经持续了五六百年。随着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脱欧”和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逆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到来。

  逆全球化又伴随着中美战略博弈。

  逆全球化浪潮至少会持续10到20年,其结果是全面重建国际贸易规则。至于中美战略博弈,可能会持续至少两代人的时间,也就是大约40到50年时间。

  在这种巨变下,中国必然要有自己的应对策略。

  事实上,策略已基本形成:经济上做了最坏打算,准备以“国内循环为主”。但不主动追求最坏结果,而是深化改革开放,争取尽量大的国际空间。

  说白了,会继续用市场换市场。

  疫情只会加速上述战略的实施。而且经济越困难,官方会越强调市场的重要性;经济越困难,会越加大开放。1978年之前的历史已经证明:闭关没有出路,甚至无法解决就业问题,被迫逆城市化(知青上山下乡)。

  因此今年的特区40年非常重要,是宣示进一步改革开放、强调市场地位的重要时间窗口。

  下面让我们猜猜看,四大特区可能迎来什么样的利好。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上面的表格是四大特区基本情况一览。可以看出,它们的面积差不多,均在1700平方公里到2200平方公里之间,基本上相当于一个面积较大的县而已。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上图是中国主要城市的陆地面积一览,长春刚刚实现了扩容,面积已经不是表格里的2万平方公里,而是增加到了2.5万平方公里。

  中国第一批设立特区的四个城市,加起来的总面积也不过7600平方公里,连扩容之后的长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所以,如果真的要发挥特区的作用,四大特区都应该扩容。

  深圳经济体量比较大、人口资金密度都非常高(密度甚至超过了北京和上海),再加上中央赋予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使命,最应该扩容,或者扩容力度要最大。

  最好能把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四个城市合并,建立一个真正的大深圳。至于是否直辖,可以另外讨论。至于深圳和广东省的税收关系,也都可以有新的“顶层设计”。

  厦门是四大特区里,深圳之外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从上面表格一的数据可以看出,厦门经济实力比珠海强了不少,因此扩容紧迫性也更强。

  厦门扩容可以有两个方案。

  小方案是,把地级市漳州代管的龙海市、长泰县划给厦门,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可以让厦门总面积增加1.17倍。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大方案是:把地级市漳州整个并入厦门,漳州的陆地总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可以让厦门总面积膨胀到1.43万平方公里,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但问题是,厦门经济总量太小,很难带动整个漳州。所以,上文里的小方案可能更适合一些。

  或许有人会问:厦门扩容,为什么不考虑泉州方向?原因很简单,泉州是福建省经济总量排第一的城市,是厦门的1.67倍。厦门拿下泉州有点蛇吞象的感觉,而且不符合行政区划改革中“扶贫优先”的原则。

  珠海的面积也不大,但珠海人口总量太少,只有200来万人。所以,珠海没有扩容的紧迫性。珠海的旁边,是面积1783平方公里的中山,同样很小。因此,一直有“珠海合并中山”的建议。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珠海作为广东省三大副中心之一(另外两个是湛江、汕头),还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核心。以目前的经济、人口体量,的确带不动珠江口西岸。

  在这种背景下,考虑让珠海合并中山,也不是没有可能。更何况,最近几年珠海珠海增长势头不错,而中山则有点江河日下。

  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中山并入珠海,对于目前的中山市区、翠亨新区都可能构成利空。因为合并之后的发展重心,势必偏向珠海原来的区域。

  我估计珠海今年如果有大利好,仍然是围绕着珠澳合作展开,比如在横琴真正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让横琴成为特区中的特区。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至于汕头,可能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特区。

  事实上,汕头还是最封闭、最本地化的特区。深圳、珠海和厦门,都带有全国城市的特征,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口去工作、定居。汕头甚至连“全省城市”都很难算得上,而是强烈的本地城市。

  所以汕头在4个特区里发展最慢,汕头人也热衷到深圳、香港、广州等大城市打拼。

  汕头的金融体系里,只存留了可怜的0.39万亿的资金,连深圳的20分之一都没有。这说明汕头富人的钱,也不放在家乡。

  在外人眼中,讲潮汕话的一共是四个地级市: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但汕尾和另外三个城市相互认同度不高。

  而民间、商界、学界一直有建议,希望汕头、潮州、揭阳合并为一个城市,并升格为副省级。他们认为,潮汕揭三市总面积只有1.11万平方公里,还没有惠州大,分为三个地级市没有必要。对于民间的建议,此前广东省民政部门曾正式答复说“研究研究”。

  四大特区,都将迎来大利好?

  从长远看,潮汕揭这个都市圈合并成一个城市,是有可能的。但是否能升为副省级,就很难说了。

  2019年,潮州、汕头和揭阳的GDP总和,也只有不到5900亿元,连苏州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而苏州还不是副省级城市。另外,已经拿到“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郑州,经济总量接近“潮汕揭”总和的2倍,也还不是副省级。

  2019年,潮州经济增速为5%,汕头只有6.1%,揭阳只有3%。合并真的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吗?说不好。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三市合并,对于潮州和揭阳的市区来说,是比较大的利空。因为这两片区域,将从“市中心”变成普通的城区了,未必能出现“不动产价值上升”的预期。究其原因,是因为汕头没有多大的带动能力。

  但有一个利好可以给汕头,这就是广东自贸区的扩容。在扩容中,把汕头纳入其中。目前在四大特区里,只有汕头没有拿到“自贸区”的牌照。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分析预测。至于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利好,让我们静待官宣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