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2020年07月02日 22:43 新浪网 作者 直面传媒

  来源:楼市黄大大

  卖地依然是地方政府的“征税利器”。

  2020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额为23716亿元,同比上涨3%。大部分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均有同比上涨。

  大疫之下还能有这成绩,实在令人惊叹。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图源“中国房地产报”

  杭州依然不负“卖地狂魔”之名,但整个长三角城市群也丝毫不逊色。

  南通暴涨154.55%,上海暴涨90.23%,湖州暴涨了64.9%,无锡暴涨43.52%,金华暴涨41.36%,温州暴涨24.08%……

  还有一大批省会城市都在向杭州看齐。

  就连受疫情严重影响、4月8日才重启土拍的武汉,即便卖地下跌,依然能斩获443亿土地出让金,跻身全国Top15。

  将整座城市经济发展系在汽车产业上的长春,卖地收入涨幅也达到了104.52%。

  与之相对的,是一大批嗷嗷待哺的三四线城市。

  卖地越来越难,疯狂流拍,在TOP30榜单中再难觅踪影。

  冰火两重天现象会愈演愈烈。

  这份榜单揭示了哪些新情况,我们会迎来告别土地财政依赖的那天吗?

  01

  杭州再夺“卖地之王”。

  杭州上半年的卖地收入1814亿,是深圳的近5倍,其他三大一线城市的卖地收入位列其后,均在1000亿元左右。

  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杭州土拍的火热也似乎不受影响,年后(2月3日)的第一场网上土拍就发生在杭州。

  当时参拍房企不少,竞争相当激烈。新湾新城地块,德信、众安、万科等8家单位参拍,21轮报价,溢价率达到17%。钱塘新区临江地块,溢价率更是达到30%。

  杭州为什么疯狂卖地?

  杭州卖地收入井喷,与城中村改造和棚改、楼市热度居高不下、起始地价上涨、土地出让限制条件取消、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规划获批、人口增长等一系列因素息息相关。

  但最关键的,是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之前,补足基建的短板。

  据统计,杭州的地铁总里程,仅仅排在全国第11位,远远落后成都、南京、武汉,是GDP全国Top10城市里,地铁总里程数最低的。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除了地铁建设,杭州还要开展大规模的体育场馆、道路建设,这些必然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为支撑,需要土地财政助攻。

  疯狂卖地,背后也有可观的人口支撑。

  2015到2018年,杭州人口增量分别是12.6万人、17万人、28万人、33.8万人。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1036万人,正式突破千万大关,增量达55.4万人,增量超过深圳,在全国各大城市领跑。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杭州抗风险能力强,经济发展十分突出。

  在今年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6%的情况下,杭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逆势增长了0.5%,如同一股清流。

  02

  不过,按同比增速来看,“拼了”的省会城市,已经把杭州挤出了增速的前十名。

  前30的榜单中,卖地暴增20%的城市达到16个,其中大部分是省会城市和一些新一线,例如广州、南京、福州、无锡、佛山、东莞、长春、沈阳。

  这些城市为何纷纷向杭州看齐?

  事实上,大城市越来越杭州化,土地财政依赖度越来越高,靠卖地支撑城市发展,并不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但这几年,国家力推降费减税、提倡过紧日子,税收少了,地方只好靠卖地来补足财政短板。

  尤其是一些省会城市,当家并不容易。

  一方面,强省会战略下,需要大把的资金支持。

  省会城市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还必须提高首位度,提高对所在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投入也必然更大。

  比如,经济实力一直被青岛碾压的济南、被戏称为“徽京”的南京,压力就很大。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另一方面,省会城市的财政负担比较重,作为全省的“老大哥”,还得兼顾帮扶“小兄弟、穷亲戚”的职责。

  广州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广东经济发达,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粤东西北“穷”得捉襟见肘。

  按经济总量看,广州深圳体量差距并不算大,但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是广州的2倍。因为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交足中央的,都是自己的。但广州还需要上交省级财政。

  根据估算,广州上缴中央、省的比例高达3/4,留给自己的大约只有1/4。同时,省内还安排了广州需要对口帮扶清远、梅州两个相对欠发达城市。

  这也是为什么,省会城市不仅卖地总量大,还要不断上涨的原因。

  同时,2020年的土地供应计划里,多数城市的土地供应计划规模都在同比提升。

  例如今年5月,一线城市供应土地数量高达57宗,涉及规划建筑面积 548.4 万平米, 同比上行 251%;上海更是出现多年罕见的单月供地高达32宗,涉及规划建筑面积 147.3 万平米;

  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手里捂了多年的宝地,也开始悉数登场。广州越秀老城核心区、厦门思明区等地,都是时隔10年来第一次为住宅供地。

  相比2月,近来全国主要城市房地产成交量也出现了明显复苏,网签成交量平均上涨80%。这些因素都提高了房企拿地积极性,多地再现高溢价土地成交,推升了土地市场热度。

  楼市态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一边是地价飙升,多地时隔多年再现“地王”,一边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南等城市报复性买房的火热。

  卖地成了许多城市眼中的“救命稻草”。

  03

  不过,就近三年数据来看,土地财政依赖度最高的城市还不是杭州。

  上半年卖地收入排名重磅出炉!哪些城市大涨?

  安徽阜阳、山东菏泽,浙江湖州、嘉兴、温州,三年平均财政依赖度都比杭州高,超过了150%。

  阜阳的平均财政依赖度,甚至高达224.34%!

  这个四线城市,人均GDP不足2.5万元,同时人口众多,户籍人口高达千万,输出200万人在外务工,还有好几个贫困县,但房价已经越涨越高。

  去年阜阳就因为土地流拍明显,取消了拍地的限价政策,避免压缩开发商的空间。

  尽管如此,土地市场仍然难以为继。

  这样的三四线城市还有很多,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愿景支撑,土地供应量太大,二手库存高企。

  在人和资源纷纷往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圈涌入的大背景下,这些日渐收缩的城市必然走向萎靡,楼市去化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疫情之下,救市最急切、最终楼市政策一日游的也多是这些城市。

  对这些城市而言,土地财政几乎就是“生死线”,一旦卖地搁浅,不光影响楼市,整个城市可能都会伤筋动骨。

  因此,你会发现,土地财政依赖度很高的三四线城市,楼市都有一根敏感的神经,但凡有风吹草动,土地流拍,二手房市场就容易出现“踩踏”行情,价格下跌。

  对于这些城市,投资必须慎之又慎。

  04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能告别卖地模式?

  答案是很难。

  某种程度上,它还是房价的有力支撑。

  要知道,土地是住宅的原始成本。一般情况下,一线城市住宅中土地成本占比高达70%,二线与三四线城市也在五六成。

  要想降房价,限购、限价、限贷等压制需求的方法都不管用,还可能适得其反,唯有降土地价格,推出大量廉价土地增加供应量,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高房价。

  正所谓面粉价格不降,面包怎么会降?

  但现实是,土地价格一直在上涨,房屋交易中各种环节的税收也有不同程度涨幅,同时还要承受货币购买力下降。成本不断上涨,货币又在贬值,城镇化还在大举推进,房价下降的空间并不大。

  那么土地价格怎么就不能降一降呢?这就涉及到土地制度问题。

  1987年,中国经济特区深圳以香港为师,引入了“土地有偿使用模式”。

  这种模式后来被迅速推向全国,开启了内地土地财政之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尝到甜头的地方政府,牢牢抓住,把它视为“命根子”不肯撒手。

  这些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但有些事情急不得,就算要解决土地财政,也要循序渐进,逐步解决。

  前提得期望实体经济复兴,以实体经济取代卖地收入,让卖地收入的占比可有可无。

  如果真有这一天,高房价难题便不攻自破。

  但现实情况是,实业不挣钱。4月底那会,深圳曝出有人用疫情的“贴息贷款”炒房,一众批评声中,一条高赞评论是:

“要是经营贷去炒房,风险还可控,就怕真去做生意……”

  背后深意,耐人寻味。

  商业银行总归还是要赚钱的,牺牲一部分利润或许可行,让银行承担巨大风险则办不到。如果宁可出现大量坏账,也要防止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那银行就活不下去了。

  虽说央行这些年像走钢丝一样,费尽心机,要把金融活水导入实体经济,坚决拦截通往楼市的渠道。

  但明眼人都知道,房抵押贷款对银行来说比较好赚,风险较低、利润还高。

  因此,就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楼市这个所谓的夜壶,用处仍非常大。

  我们还没有等来彻底去楼市化的那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