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 | 河南襄城: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彩

豫见 | 河南襄城: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彩
2021年10月15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天津经济广播

  新型职业农民的“红薯经”

  10月14日,秋分已过,中原大地的空气中透出丝丝寒意,而位于豫中襄城县双庙乡岗孙村的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场面。

  由种植大户郜朋种植的红薯到了收获季,郜朋告诉记者,按照红薯的生长周期,霜降之前地里的红薯要全部出土入库,抢收完毕。每年这个时节,他需要雇佣本村及周边400名左右的农民参与收割工作,红薯翻土装车,红薯秧归类,直到装入自建的红薯仓库。整个收获过程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保持薯块的完好无损。参与红薯采收的农民,除了农忙季节在这里挣得一部分工资收入,每年还有土地流转费和收入分红。

  2013年,郜朋组织当地薯农成立了襄城县群月种植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他种植的红薯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已经达到了1200亩,亩均效益可达7000-8000元,除了自有的红薯地,还有零星种植户加入合作社,统一保鲜储藏,对外批发销售,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薯品牌。

  “你尝尝这个红薯,保证可以颠覆你对红薯的认知!”在收割现场,郜朋执意让记者亲口品尝一下他种植的红薯新品种的口味。这一款红薯红皮红瓤,水分甜分充分,让人垂涎欲滴,在场的记者一边津津有味地啃红薯,一边赞不绝口。郜朋的合作社除了售卖生鲜红薯,还为红薯加工企业供应红薯淀粉,生鲜红薯可以直接食用,也能用来烤红薯,制作红薯果脯,红薯淀粉则可以加工成粉条粉皮等产品。郜朋的红薯品质过硬,口碑杠杠的,他不无自豪地说,豫东一带周口、漯河、许昌、平顶山等地烤红薯一半以上来自于他种植的红薯新品种。

  郜朋的父亲就是种庄稼的老把式,对红薯的传统种植、管理、贮藏有一整套成熟的技术经验。受父亲影响,外出打工两年之后,郜朋就回到了家乡继续跟土地打交道,如今成了种红薯出了名的“红薯大咖”,而且随着种植管理和保鲜技术的提高,种植红薯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

  郜朋说,今年刚收下来的红薯可以保鲜到下一季红薯上市,依然保持鲜嫩如新,下一步,他准备在红薯精深加工上做文章,由县里高标准建起的红薯示范园,可以提供优质种苗,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和制订发展规划,近两年将形成红薯种植储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小康之路。新一代农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洋溢在脸上,温暖在心上。

  “烟叶王国”的新时代光彩

  在距离双庙乡十多公里的襄城县库庄镇,则是另一番繁忙景象,范窑村种植烟叶大户王新正正在县乡与烟草公司联合创建的智慧烟草创新示范园内忙碌着,采摘鲜叶,打编上架,装入烤箱,运往仓库,忙得不亦乐乎,新采摘的烟叶经过全自动烘烤箱内15天的烘烤,由葱绿色变成了金黄色,一年种植烟叶的全部收获也装进了烟农的腰包。

  襄城县烟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襄城烟叶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其优良品质为中外烟草专家所称道,被誉为“中国烤烟在河南,河南烤烟在襄城”。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烟区之后,襄城县也有了“烟叶王国”的美誉,如今烟叶依然是襄城县富民强县的特色主导产业。

  2020年,襄城县建成了智慧烟草创新示范园,以烟为主,套种轮作,园区内6000亩地种植烟叶2000亩,套种芝麻和红薯4000亩。他们从郑州引进一套现代化的烟叶烘烤工场,并配套建有烟叶分级专线及仓库3000平方米,从土地整理、轮作、移栽、施肥、植保、灌溉,到采摘、烘烤、分级等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标准化。

  王新正今年种植了75亩烟叶,每亩地除去2000多元的投资,净得收入3000元。因为示范园区引进了科学完善的一整套新技术,王新正从传统种烟烤烟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技术有保障,收入又稳定,免去了他的后顾之忧。目前,园区已吸纳农民工1700多人,年人均效益3.6万元。

  农业大县的乡村振兴新举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襄城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找准定位,突出特色,精准谋划,既有传统农业优势的提质升级,又有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引领,依靠创新驱动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展现新姿。

  襄城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选择既适合本地实际、又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主导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特色高效农业的转型发展。如今,襄城县正在建设红薯、烟叶、辣椒、大豆四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延伸链条,扩大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为农业大县襄城的乡村振兴之路上赋能增彩。

  如今的襄城县,培育产业发展,厚植农业“家当”;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农村“颜值”;推进乡风文明,提升农民“气质”……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襄城县的广袤土地上徐徐展开。

  【河南广电全媒体记者 卢超峰 刘冠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乡村振兴河南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