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媒分析:拉美如何避免受困“中等收入陷阱”

西媒分析:拉美如何避免受困“中等收入陷阱”
2019年11月01日 13:38 新浪网 作者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 西班牙环球网站10月29日发表题为《拉美的艰难时期》的文章,作者为罗赫略·努涅斯·卡斯特利亚诺。文章称,拉美国家未能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列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因为它们没有进行不可避免的结构性改革,即通过投资创新、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源来提高经济生产力和竞争力,让出口更加多样化,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并加入全球价值链。

  文章开篇指出,拉美地区面临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避免长期受困?

  文章分析,当前,智利和厄瓜多尔的暴力抗议活动,还有玻利维亚和秘鲁政治危机爆发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也存在共同点,它说明拉美现存的模式和时代已经结束。

  文章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历了质和量的巨大飞跃,向世界开放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化,控制了宏观经济数据,中产阶级队伍日渐壮大。但这一进程现在达到极限,进步和发展已经消失不见。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那些已经摆脱贫穷和不发达的国家无法达到更高发展阶段并最终停滞不前。政府不能满足中产阶级不断增长和新的需求,令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备受挫败。

  文章指出,这些国家的危机都反映出,拉美正在经历的这个时期所存在的三个互相关联和影响的现象特点:生产模式危机导致经济停滞;经济停滞促使社会不满不断增长;社会不满的积聚导致国家治理困难,令政局变得极其不稳定,市民更加不满。

  文章还称,经济停滞导致社会不满不断增加,但这要归咎于低效的政府,因为它们不能推行有效的安全、交通、教育和卫生政策,也无法保障反腐斗争的透明度,尤其是不能恢复黄金时期(2003-2013)的经济增长率,使得广大中产阶级和民众改善社会生活的机会大大降低。智利地铁票、厄瓜多尔燃油涨价并非导致抗议活动的根源,而只是先前积聚的社会不满爆发的导火索。

  文章认为,社会不满的产生源自瘫痪的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9年拉美地区的增长率为0.2%),不能给市民提供足够的机会来改善社会经济地位。自2013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下跌,凸显出依赖原材料出口的拉美生产模式的结构性劣势。这种模式在黄金十年卓有成效,却无法与当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接轨。拉美国家未能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列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因为它们没有进行不可避免的结构性改革,即通过投资创新、实体资本和人力资源来提高经济生产力和竞争力,让出口更加多样化,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并加入全球价值链。

  文章指出,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实行深刻的结构性改革,而拉美并未实施这些改革。由于政治制度和党派人士似乎无法解决治理问题,拉美陷入了充满不确定性和严重治理问题的时代。

  文章最后称,对于拉美而言,这是充满不确定的时期,大部分政府面临严重的问题,难以保证治理和政治体系的稳定。由于缺乏制度上的共识和国家共同愿景,国家治理变得更加困难,即使推出改革措施也难以实行。

  【延伸阅读】英媒认为:印度或面临“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英媒称,令人精疲力竭的印度大选走向最后阶段,印度总理莫迪的人民党谋求连任,但现在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消息。这个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似乎即将面临增速放缓。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17日报道,这种增速放缓的迹象无处不在。去年第四季度,印度经济增速降至6.6%,为6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值。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的销量已跌至7年来最低。拖拉机和两轮车的销量在下降。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有334家企业(除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外)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8%。

  报道指出,这还不是全部。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航空市场今年3月的客流量增速创近6年来最低。对银行贷款的需求疲弱。印度主要快速消费品生产商印度斯坦联合利华公司发布报告说,截至3月的季度收入仅增长7%,增速创18个月新低。

  一家报纸怀疑,印度是否“正在失去消费势头”。总的来看,所有这些都表明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出现下降,导致需求萎缩。农作物过剩已使农场收入减少。信贷停滞(一定程度上由一家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引发)导致贷款减少并使情况恶化。

  报道称,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考希克·巴苏认为,印度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比他最初想象的“严重得多”。

  他认为,原因之一是2016年有争议的废钞令。它对农民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印度庞大的现金驱动的经济中流通的货币,80%以上被强制退出流通,用莫迪的一位顾问的话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严酷的货币冲击”。

  巴苏教授说,让人失望的另一个因素是出口。他说:“过去5年出口增速一直接近于零。对印度这样一个低工资经济体来说,出口增长所需要的就是一点点政策专业水准——货币政策加上微观刺激的组合。但遗憾的是,这种理论未能获得政策设计的支持。”

  报道称,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之一、经济学家拉廷·罗伊则认为,印度的消费情况实际上可能达到了稳定状态。

  罗伊认为,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由其最富有的一亿公民推动的。他说,经济繁荣的主要指标是这些印度人消费的轿车、两轮车、空调等商品。过去他们购买国产商品,现在他们开始转而购买进口奢侈品。

  报道指出,大多数印度人想吃有营养的食品,希望买得起衣服和住房、负担得起医疗和教育,这些实际上应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罗伊说:“补贴和收入补助无法大规模支撑此类消费。至少应该有一半人口所赚取的收入能让他们以可承受的价格购买这些东西。因此,最多可以给5亿人补贴,以改善他们的福祉。”

  罗伊认为,除非印度能够在下一个10年或更长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否则它将陷入经济学家们所称的“中等收入陷阱”。

  西媒分析:拉美如何避免受困“中等收入陷阱”

  在印度阿姆利则郊外,农民正在给小麦脱粒。(法新社)

  (2019-05-20 11:32:15)

  【延伸阅读】斯蒂芬·罗奇:中国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3月27日发表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的文章称,有五个关键理由可以驳斥所谓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判断。

  首先,“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是朗特·普里切特和劳伦斯·萨默斯对125个经济体在1950年至2010年的表现进行严谨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所能得出的至多就是增长不连续性和均值回归的强烈趋势。在最近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萨默斯进一步评估了快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可能出现的结果,将均值回归的经济增长放缓仅仅称为一种缩小“后奇迹差距”的趋势。

  其次,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个现象的早期研究精确到了具体的预期:随着人均收入进入1.6万至1.7万美元的区间(以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可以预期持续增长减速约2.5个百分点。1.6万至1.7万美元的固定陷阱门槛或许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工具,但在充满活力的全球经济中,这几乎没有意义。自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早期研究报告发表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了约25%——大概把同期内中等收入的门槛推高了同等幅度。

  第三,并非所有的增长放缓都是一样的。一个国家的GDP是各个部门、业务和产品的多种活动的广泛集合。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的结构性转变可能看起来像是增长不连续,这可能只是有意的再平衡战略的结果。今天的中国正从增长较快的制造业和其他第二产业向增长较慢的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转变是中国战略再平衡的预期结果,因此增长放缓远没有那么令人担忧。

  第四,中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远比经济放缓是差距还是陷阱重要得多。在追赶位于科技前沿的发达经济体之后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中国宣布的从进口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目标所在。尽管周期性的外源干扰——比如去杠杆化、全球增长放缓甚至贸易摩擦——会造成暂时的影响,但追赶前沿,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超越这一前沿是经济发展的终极回报。

  最后,在决定一国发展前景方面,生产率增长远比GDP增长重要。因此,中国落入生产率陷阱而非GDP增长陷阱更让人担心。中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一项新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安慰。与普里切特和萨默斯的研究一样,这份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新评估揭示了过去40年中的几个不连续性。但过去五年的基本趋势令人鼓舞: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增长3%左右,第三产业增长尤为强劲。因此,尽管最近总体GDP增长放缓,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再平衡正在为整个经济添加有意义的生产力杠杆。

  文章指出,目前的问题是,中国能否保持最近的全要素生产率轨道,并从资本存量持续升级中获益。这是很有可能的。如果能够做到,中国的新研究报告断定,未来五年中国潜在的GDP增长率可能保持在接近6%。这样的结果将非常符合中国的预期。

  文章称,因此,中国经济增长10%的日子已经结束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有充分理由相信,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产出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表明,中国将再次打破人们对日益迫近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担忧。

  (2019-04-02 14:17:00)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