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苏州吴中:全力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排头兵

苏州吴中:全力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排头兵
2021年07月26日 15:10 新浪网 作者 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找准定位 掌握主动

  苏州吴中:全力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排头兵

  消费日报网讯 (记者 汪宏胜) 7月25日,中国共产党苏州市吴中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吴中取得的发展成就,同时,面向“十四五”新征程,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吴中区委书记丁立新指出:“过去的五年,是吴中应对风险挑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加快创新转型、产业质效稳步提升的五年,是统筹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加速融合的五年,是聚焦民生短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五年,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基底愈发坚实的五年。未来的五年,吴中将找准定位、掌握主动,答好‘怎样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这个重大命题,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吴中的生动实践。”

  产业强区,建设现代产业新高地

  近年来,吴中深入推进实业兴区,以“2+2”产业为重点,积极构建具有吴中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了以上市龙头企业为引领,覆盖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实现产值600亿元;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汇聚了葛兰素史克、吴中医药、东瑞制药、药明康德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产业规模近150亿元;建立工业互联网“1+5+N”生态体系,苏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综合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浦东·吴中检验检测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检验检测产业规模苏州市第一。

  “吴中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创新,没有产业就没有未来。”丁立新说道。面对“十四五”新征程,吴中坚持把产业作为发展的根本,推动重点企业向功能型、区域性总部转变。加快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构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江峰(摄)

  围绕产业强区三年行动计划,该区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提升,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机器人、信创等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并落实产业链培育发展机制,加快建立重点行业产业链图谱,引导“链主”企业加强垂直整合,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链竞争力。到2025年,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检验检测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企业上云超1000家。

  除此之外,吴中还将启动实施新一轮文化产业规划编制,建设非遗文化产业数字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苏州湾总部经济湾区、太湖湾总部经济园建设,大力发展功能型总部经济、创新型平台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生态型湖区经济、特色型会展经济,培育一批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创新引领,培育跨越发展新动能

  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3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408家,分别为“十二五”末的3.7倍和2.2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40.8%提升至57.7%;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成为全市首个“国字号”大学本部。赛迪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高端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建成运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16%增长到3.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至65.1件,国家级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姑苏重大创新团队实现零的突破……

  

  对于谋求变化的吴中来说,创新这个“最大变量”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全力促进新动能培育,是吴中过去和未来一以贯之的发展脉动。

  如今的吴中,正在谋划新的创新布局。主动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辐射带动,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环太湖科技创新圈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快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苏州)航空产业研究院、工信部信通院苏州数字化转型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太湖光子技术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首科医谷创新与转化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十四五”期间引入大院大所及新型研究机构30家以上。与此同时,依托赛迪研究院苏州分院、苏州(太湖)软件产业园、太湖湾数字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加大信创产业培育力度,高水平打造苏州信创产业园,全力创建国家级信创产业先导区;并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甪端”计划,加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上市企业”梯次培育力度。到2025年,全区独角兽、准独角兽入库培育企业预计超100家,有效高企力争达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确保超2000家。

  协同开放,提升集聚发展新质效

  当前,“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区域竞合关系日益显现,地区之间的发展加快从内部为主向区域协同转变,加快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如何在区域协同的大方向下如何抢抓机遇、争创优势?吴中的选择是以太湖生态岛“一号任务”、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一号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一号项目”为重点,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高质量推进创新发展,高标准提升生态环境,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协作内涵,打造更有竞争力、更具显示度的吴中特色品牌。

  

  毛春宝(摄)

  目前,吴中正主动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在科创、产业、经贸、金融、民生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共建产业联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与张江药谷、苏州(太湖)软件园与上海浦东软件园、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深度合作。深化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开发区全力迈入全国开发区综合评价第一方阵。建立跨区域政务通办机制,加强数据信息资源对接共享。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打造长三角高端要素集聚承载地、生态文化产品供给地、产业协同发展目的地。

  “深度融入区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加快导入,不断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是吴中未来发展的关键。只有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才能在严峻的挑战中稳住阵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丁立新说。围绕“天堂苏州·最美吴中”的发展愿景,他表示,吴中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上市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主导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五个翻番”,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