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干线司机拉肚子致无人驾驶150公里!15年前造成百余人死亡的事故还历历在目…

新干线司机拉肚子致无人驾驶150公里!15年前造成百余人死亡的事故还历历在目…
2021年06月13日 19:30 新浪网 作者 东京新青年

  生活在日本或是去旅行的小伙伴,一定都乘坐过新干线列车。这种从最北端的北海道至南部九州岛,覆盖几乎整个日本列岛的交通工具,以快捷高效,干净舒适和准点到达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的出行首选。

  为了保证新干线的准点率,除了会对车辆有一定要求外,运营团队会排除一切困难,尽力要求全员在自己的岗位上确保正常运行。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虽然让人觉得很感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5月16日早上8时15分左右,东海旅客铁道的新干线「光633号」突然晚点一分钟。在对当天驾驶新干线的班组成员进行调查时,公司发现晚点的原因竟然是司机员肚子痛想要去厕所。为了不让列车晚点,司机没有向上级申请调换副手,而是擅自决定让不具备驾驶资格的列车长临时代班。

  尽管这趟厕所去了只有3分钟,但却让整趟列车晚点了一分钟。更重要的是,列车当时相当于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以时速150公里行驶。尽管新干线本来就是由中央指挥系统管控,不需要人为驾驶,但这种行为还是让人捏了一把汗。不少网友也向新干线官网留言,希望今后摒弃迟到等于犯罪的想法,宁可列车晚点也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日本网友有这种心态,主要是源于2005年兵库县尼崎市的JR福知山线脱轨事故。

  当时的司机因为怕迟到而超速行驶,最终让列车直接冲出轨道,撞上了铁路旁的公寓。这次事故共造成106人死亡,562人受伤。

  这起震惊全球的事故,至今都是很多日本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痕。而对于事故所有参与人的追责,也进行了整整十年之久。

  2005年4月25日上午9点18分左右,日本兵库县尼崎市,一列由宝冢驶往学研都市线的快速列车,在以116千米/时的高速行驶过程中,因为来不及在弯道上减速而直接出轨。列车与一辆车相撞后冲向了铁轨旁的一栋住宅公寓。

  车辆的五节车厢脱轨,其中第一节和第二节车厢严重变形。由于第一节为女性专用车厢,所以事故死亡的107人中女性死者占大多数。除此之外,还有555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整个日本乃至海外都为之震惊。当务之急在于对伤者的救援工作和后续灾难处理。

  列车在出轨撞向住宅大楼时,整节车辆由于受损过重正处于漏油状态。为了避免引发大火造成次生灾害,赶来的搜救人员不敢随意使用喷焊枪和电锯之类的设备,只能靠手工装置处理。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救援的速度,也为后续的救助工作提升了困难。

  救援人员依靠仅有的工具,徒手翻入车辆内部切开已经变形的车厢救出里面受困的乘客。在不分昼夜的轮班作业下,搜救工作在第三天后的下午找寻到最后一名遇难者,他正是这列新干线的驾驶司机。

  在把所有伤员送往医院后,调查小组进驻现场开始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搜集现场痕迹,对幸存者走访以及中央控制中心资料收集后,调查小组出具来一份总计263页,包含图表和现场照片的调查报告书。这里面详细记录了司机的个人情况、训练记录,列车的情况,事发前后运行记录、通话记录,事故的详细经过,列车及铁轨各项设备、设施的状况,前后列车的情况,乃至事发时司机的心理状况等。

  在看到这份报告后,所有人都对事故发生的起因发出了惋惜和痛心。

  原来当天当时这辆JR5418M列車,在经停上一站时比原定位置多向前滑行了70米。这导致很多要上车的乘客,不得不向前步行。从事这份工作不久,才23岁的列车司机高見隆二郎吓得马上询问列车掌管员要如何处理。

  对方让倒回指定位置,再重新出发,这就使列车比原定时间晚发出1分30秒。

  1分30秒的延误,在日本新干线行业已经算是非常大的职务失误了。在之前的岗位培训中,高見隆二郎知道曾经有一位延误10秒的司机,被记了大过并接受岗位处罚,险些还因此失业。这次自己延误了1分30秒,很可能会被直接开除。

  为了赶上进程,高見隆二郎满脑子想的就是拼命加速,争取补上这1分30秒的延误。

  原本限速7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在高見隆二郎的驾驶下时速已经达到116公里/小时以上,这也几乎接近列车的最高上限了。

  坐在列车上的乘客,此时也感觉到了不对劲。除了窗外的风景快速移动外,整个车厢的底部也发出了巨大刺耳的摩擦声。

  当全速驶入急转弯轨道时,感觉到事态严重的高見隆二郎拉动了紧急刹车,可也为时已晚。4秒钟后,失控的列车脱轨冲了出去。

  事情过去了16年,但当地民众对于这起用107条性命换回的“准点到达”事故,每每谈起还是痛心不已。每年的4月25日,在事故发生地都会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民众送上的纪念鲜花。途径此地的乘客,也都会为他们合掌祈福。

  同时大家也纷纷呼吁,希望新干线运营公司不要为了规则而忽略了人命,不然这种制度不如取消作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日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