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式父母

中国式父母
2020年01月23日 10:03 新浪网 作者 邵阳日报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你对我已经够好了。你每天给我做饭,陪我学习,照顾我的生活。我知道你不容易,是我想得太多,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我已经三十四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我不知道我怎么了。我就是想要逃走,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是我没有变成你们心里想的那个样子……”

   热播剧《小欢喜》里,英子的这番话引起社会关注。如果不是万念俱灰,不是被压迫得太久,一个高中生怎会说出这些话?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剧中,英子的妈妈宋倩离婚之后,便辞去学校老师的职位,开始对女儿展开“全包围式服务”。从一日三餐到习题辅导,再到精确至分钟的学习规划,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

   为帮助女儿高考,她每天监督英子学习,不敢有一丝松懈;听说海参有营养,便花高价买来,逼迫英子每天吃一个;怕英子爸爸耽误女儿学习,狠心不让英子和爸爸来往;担心英子学坏,便见缝插针和班主任联系,打探女儿学习情况。宋倩对女儿无微不至,生怕做得不够多。太沉重的爱,最后只会变成负担。

   英子酷爱天文,想尽办法说服妈妈同意她去天文馆做讲解员。宋倩却说:“天文馆永远都在,可高三的时间丢了,你永远都补不上了。”

   英子不喜欢母亲的教育方式,抱怨说自己压力大。宋倩没有自我反省,还责问女儿:“妈妈的压力就不大吗?”英子一心想考南大,完成自己的航天梦,宋倩百般劝阻。英子无奈选择逃离,还患上了抑郁症。宋倩用自我感动式的教育绑架着英子,最后却害了孩子。

   “你是妈妈最重要的人,你是妈妈的一切。”这些年来,这句话就像一个魔咒充斥在英子的生活里。英子知道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因为自己是单亲家庭,母亲这个角色,便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十几年来,英子一直都活得不开心。她不愿反抗,生怕妈妈伤心难过,于是亦步亦趋,小心翼翼,竭力顺应妈妈、讨好妈妈。而宋倩不但没有为女儿着想,反而极力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宋倩这种爱有错吗?从道德上讲,当然没有错。英子有错吗?没错。作为一个孩子,她是无辜的,是受害者。

   错就错在爱的方式,爱不是控制,而是包容。父母越控制孩子越失控,专制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大多不幸福,因为内心孤独脆弱,极度缺少安全感。

   中国式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渴望孩子能够按自己设定的路线去走,渴望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更渴望孩子活成“好孩子”的范本,成为人人都称羡的模板。他们靠着“绑架式”的法则对孩子进行规范教育,他们凭着“为父为母”的角色,肆意伤害孩子的内心。明明是爱,无形之中却成了束缚、压力、噩梦。要知道,这世上,爱可以成全爱,爱也可以扼杀爱。

   曾经看过一个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控诉:“我有抑郁症,因为我的妈妈从小到大,我说什么她都要驳回,我喜欢的她都不喜欢,我想要的她都嫌弃,她对我的控制欲太强。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她打着为我好的口号做了太多让我崩溃的事。我想快点长大,但我还要熬几年。我很爱我的妈妈,但我一点也不喜欢她。”

   一个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有多大。

   就像周国平说的: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作为父母,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做自己,健康快乐成长。

   (指导老师:杨玉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