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聂才竣) 近年来,安龙县强力打造社会组织党建“红色引擎”,通过党建赋能推动社会组织在服务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86家社会组织实现“党建入章”全覆盖,形成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服务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安龙县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社会组织发展,从登记阶段就要求社会组织将党的建设等写入章程,并明确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实现“登记即同步谋划党建、运行即常态落实责任”。对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推动单独建立党支部;对暂不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则选派党建指导员进行定向帮扶。目前,安龙县教育学会等11家社会组织已成立党支部,智多星幼儿园等37家单位也派驻了党建指导员。同时,通过专题培训、党课宣讲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累计开展集中学习活动10余场次,覆盖从业人员200余人次。
强化源头管控,严把登记关口。安龙县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将党建要求融入社会组织准入机制。在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环节增设党建“硬门槛”,要求提交关于党建工作的申报材料等,并进行实地核查,确保“成立一家、规范一家”。2024年以来,新注册的7家社会组织全部通过党建摸排,实现党建基础与业务发展同步规划。同时,组织、民政、业务主管单位三方协同,定期研判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点,推动社会组织从“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对标提升”转变。
强化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安龙县以“常态化+精准化”监管为抓手,构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对社会组织开展随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开通报,有效倒逼党建责任落实。同时,将党建工作纳入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必考项”,63家参检社会组织中,48家被评为“合格”,15家被评为“基本合格”。对23家未参检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分类处置。
强化服务大局,赋能乡村振兴。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安龙县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先后印发了《社会组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政策引导+行业联动+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在安龙县万峰湖镇,养羊协会带领15户残疾人困难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展技术培训,共养殖猪牛羊110余头、种植果树200余亩,发放补助资金20余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0万元。义工联合会依托易地搬迁安置点举办百人坝坝舞等文化活动,吸引周边农户销售农特产品,日均人流量超过2000人次,拉动消费超10万元等。
栏目:黔进先锋 贵在行动
值班总编 查必芳 编辑 陈茜茜 校对 周祥霞 版式 高真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