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可靠性堪忧
美国目前现役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就是“民兵-3”型,这种部署在固定发射的井内的洲际弹道导弹虽然现在看来性能完全够用,但是毕竟已经服役了几十年,受制于原始设计已经落后,虽然采用了3枚子弹头的“流行设计”思路,但是其所拥有的电子设备已经无法有效对抗现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战手段了。
目前,美国的“民兵-3”型每年会根据美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计划安排4次试射,而且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民兵-3”这名年过半百的“老兵”还要加班试射,用以彰显美国奉行的“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理念。但是,自从2005年9月19日美军最后一枚“和平保卫者”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退役后,“民兵-3”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就独立承担起了保卫美国不遭受他国核威胁的重担,也成为了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重要的一环。
“民兵-3”型最大射程达到了1.3万公里,命中精度不超过100米,而且因为采用的是固体推进方式,所以维护简便、发射准备时间很短,具有接到命令后快速发射的能力。虽然美国在研制“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时的技术起点很高,比如采用现在才流行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三级固态燃料推进等当时的“黑科技”,但是毕竟经过了几十年,其系统可靠性也在不断降低。
甚至在近10年频繁发生了多起极为严重、差点引起核灾难的极端故障。比如2008年5月,一个“民兵-3”型无人发射井意外着火,最后依靠多层保险运作后组织了这枚携带核弹头的“民兵-3”在发射井内爆炸;2010年在美军沃伦空军基地多达50枚“民兵-3”型弹道导弹与指挥中心失去联系达45分钟;2011年一次例行不携带核弹头试射的“民兵-3”型导弹技术故障,在空中自爆等等。
“民兵-3”在美军中低位不高
其实,“民兵-3”型之所以几十年没有得到美军更新,是因为它的核打击能力在美军军火库中已经不那么令人满意了。毕竟,在美军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中,最为倚重的是携带“三叉戟D5”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和携带B-61型空射核弹的B-2型隐身轰炸机,而位置固定、容易被侦查和打击的陆基固定发射井内的“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相比就不那么吃香了。而且维护如此多的导弹和发射基地,其投入也是很大的,而战略核潜艇相比其却有着隐蔽能力强、打击阵位灵活、突然性高的特点,所以大受青睐就不奇怪了。
而且在美国多年发展弹道导弹拦截技术当中,应该早就发现了“民兵-3”这种几十年前设计的弹道导弹生存能力已经不高了。虽然其采用了“分导式”设计,但其飞行弹道相比现今的新弹头来说,其弹道固定不可变,而且分弹头数量太少,无法有效突破敌方拦截网。虽然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当今世界上最完善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但是我国在近几年也在建立自己的弹道导弹中段防御网,再加上我国预警卫星的服役,拦截美国这种几十年前的“老旧不堪”的洲际弹道导弹,应该难度不大。
但是拦截技术再好,也难保万无一失,所以我国一面在建立自己的反导拦截网、一面在不停打造“东风”系列弹道导弹,而“东风-41”就是其中的“翘楚”!相比于“民兵-3”型智能携带3枚子弹头,东风-41则可以最多携带10枚分导弹头。最大射程也比“民兵-3”远,达到了1.4万公里。而东风-41最“变态”的就是其高达25马赫的极速,这个速度可以说已经足以刺破任何国家的反导系统!并且我国东风-41也是采用了3级固体燃料,但是采用的是机动发射,并没有学美军民兵-3“挖坑”把自己埋进去,可以采用发射车和铁路列车部署发射,这样在战时敌方就无法有效侦察到东风-41的发射阵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