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央视公开6年前歼-15事故详情:一个月损毁2架,全因飞控故障导致

央视公开6年前歼-15事故详情:一个月损毁2架,全因飞控故障导致
2022年04月20日 08:19 新浪网 作者 每点新防务2017

  【每点新防务(1609期)4月20日】:在中国海军舰载机部队发展史上,2016年无疑是令人悲痛的一年。在2016年的4月中,接连发生了2起严重的歼-15飞行事故,不但导致2架歼-15舰载机损毁,还造成了我国2名优秀的舰载机“种子”飞行员一死一伤的惨重后果!其中在4月27日的一起歼-15陆基模拟降落训练中,年仅29岁的优秀飞行员张超遭遇突发状况,在事发到弹射只有4.4秒的生死瞬间,张超仍旧选择尽力挽救战机,直到最后一刻才选择弹射。近日,军事频道详细披露了这起发生在年前的歼-15事故的详情,揭秘了张超烈士在最后一刻的英勇选择!

  

  

  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11.6秒一12时59分16秒。29岁的海军飞行员张超,正驾驶着一架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飞行课目中的“着舰”训练,并且此时已经进入着舰航线。当时担任地面着舰指挥员的王亮,此时向处于着舰阶段的张超发出了2条指令:起落架放好,安全带锁紧。之所以指令如此简短,其实意味着张超当时驾驶的歼-15着陆偏差很小,无需进行多余调整,从侧面说明张超飞行驾驶技术确实过硬。随着歼-15呼啸着掠过地面着舰指挥员,张超驾驶的歼-15完美的完成了稳定落地,并进入了平稳滑跑阶段。

  

  

  

  此时,所有地面人员都认为张超这一架次的飞行训练已经完美结束,就将注意力转入了指挥其他歼-15。但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张超驾驶的这架已经顺利着陆滑跑的歼-15,仅仅过了2秒钟,大家的耳机中就传来这架歼-15的机载电脑故障报警音:“17电传故障,检查操作台信号。”在众人立即转头望向张超驾驶的正在跑道滑跑的那架歼-15时,看到歼-15机头瞬间猛地高高向上扬起,原本已经落地的前轮瞬间离开了地面。据王亮回忆,此时张超的歼-15机头上扬角度已经超过了90度,机头变成了正向后仰去。其实在第一时间不论是地面的王亮,还是塔台的指挥人员都立即命令张超跳伞!

  

  

  

  

  事后发现从歼-15发出警报到张超弹射只有4.4秒,而其实张超在发现机头开始上扬的第一时间进行弹射的话,虽然仍会因为当时角度和高度问题造成严重受伤,但仍会有很大几率逃生的。但在解读飞行记录仪后发现,张超却是从发现歼-15机头刚开始上扬,就已经在持续全力推杆到底,试图将歼-15的姿态改正过来,挽救我国这架昂贵的舰载战斗机。但可惜的是,当时因为歼-15机头上扬速度过快、角度过大,并且飞控系统已经出现故障,最终在4.4秒挽救失败后,张超才被迫跳伞。

  

  

  

  这个事故发生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张超在如此危险时刻仍旧要先挽救战斗机,而不关心自己的生命,是不明白国家培养一名优秀飞行员远比制造一架战斗机困难的多。因此,张超的战友王亮时隔6年后,首次公开说明张超当年为什么要在这短暂的4.4秒里做出如此选择:“(张超做出推杆挽救飞机的举动)就是飞行员的一种本能的、潜移默化的这种精神。”所以,大家不要再苛责烈士当年为什么做出如此选择,并非是张超不热爱生命,只不过他当年遭遇的这种瞬间突发险情,换做任何一名飞行员来操作,仍旧会做出相同的“推杆到底”举动。

  

  要知道,张超此次驾驶歼-15进行模拟着舰训练前21天,也就是2016年4月6日。同为歼-15舰载机飞行员的曹先建,驾驶歼-15升空训练后不久,也是遭遇了与张超相同的机头突然上仰的险情,也是飞控系统故障造成的。只不过当时曹先建驾驶的歼-15处于高空,这架飞控出现故障的歼-15有高度、有时间让曹先建将其从机头上仰状态改回来,但随即这架歼-15又出现螺旋下坠险情。最终曹先建才无奈放弃挽救进行了弹射,但却身受重伤。因此,张超在时隔不过20多天后碰到与曹先建相同的歼-15飞控故障时,也是与之做出了相同的挽救战机的选择。

  

  

  

  可以说,2016年的这两起几乎接连发生的歼-15因飞控系统故障,导致2架歼-15报废、我国舰载机“种子飞行员”一死一伤的重大事故,对中国海军年轻的舰载机部队来说是个巨大冲击!当时国内外对歼-15和沈飞的批评也是甚嚣尘上,不少军迷对我国航母未来要使用歼-15当做主力舰载机充满怀疑和不认可;也认为沈飞“山寨”苏-33不力,花这么多钱还不如直接购买苏-33划算。但不论是中国年轻的舰载机部队,还是沈飞和歼-15,最终都顶住了内外压力,不断完善和改进,这才有了中国海军现在充满战斗力的舰载机部队。

  

  

  

  

  另外,2016年8月23日张超的战友们迎来了“上舰”的光荣时刻,张超的妻子张亚也被邀请登上了辽宁舰,近距离观看张超战友们的“首秀”。据她介绍,当时因为距离歼-15起飞区很近,所以能清晰感受到歼-15发动机喷出的炙热气流,但她没有躲避这种“炙烤”,反而就想感受这份炙热。可能这也是她以自己的方式,在代替张超见证中国舰载机部队的辉煌时刻;在以这种感受帮助张超实现他的梦想......

  致敬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