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阜外吴永健:警惕“坏胆固醇”LDL-C,达标值要“因人而异”

阜外吴永健:警惕“坏胆固醇”LDL-C,达标值要“因人而异”
2024年01月26日 11:40 新浪网 作者 搜狐健康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胡鑫

  编辑 | 袁月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已经超过30%。很多人血脂异常后虽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但殊不知血管已经在被血脂慢慢“侵蚀”。

  “对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来说,血脂异常是‘主犯’,而血糖、血压异常以及吸烟、酗酒等外界因素一定程度上只能叫‘帮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吴永健在接受搜狐健康采访时表示,“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累积暴露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让国民注重更早、更长、更稳的血脂达标管理,才能更好享受‘高质低脂’的生活。”

  

  “坏胆固醇”更容易危害血管

  血脂的成分有很多,我们平时常说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等。那么谁才是对血管影响最多,危害最大的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当之无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是大家常说的‘坏胆固醇’,它最容易在血管壁里沉积,形成斑块,危害血管健康。”吴永健说。

  然而,《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数据显示,在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人群中, LDL-C达标率仅为6.8%,大部分人甚至在出现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之后,都没意识到管理血脂、管理“坏胆固醇”的重要性。

  血脂达标值要“因人而异”

  血脂检测的报告单中包括了很多小项,是不是没有降低或升高的异常箭头,就表示血脂没问题呢?《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将血脂异常患者分为了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和超高危人群,不同危险分层对应LDL-C不同的达标值。健康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低,这类低危人群控制在3.4mmol/L以内;有高血压、吸烟、肥胖、慢性肾病3—4期的患者等属于中、高危人群,需要控制在2.6mmol/L以内;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冠心病或曾发生过心梗、脑梗、做过心脏搭桥或支架手术的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需要控制在1.8mmol/L以内,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以上;而多次发生心梗、脑梗的患者则属于超高危人群,需要把LDL-C水平控制在1.4mmol/L以内,且较基线降低幅度50%以上。

  对此,吴永健补充解释道,每个人对LDL-C的敏感程度不同,就好像有的人喝一杯酒就醉了,有个人喝十杯都很清醒一样。但既然知道它是一个“坏胆固醇”,那么通常来说LDL-C降得越低越好,因为LDL-C累积暴露量越低,斑块进展越慢,心梗和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也就越晚,才能好好享受“高质低脂”的生活。

  由于个体差异,LDL-C升高的危害程度很难去预测和预估。即使有的人的LDL-C处于一个正常的水平,但随着年龄的增加,LDL-C在累积暴露,也有可能造成不小的危害。所以血脂管理要强调长期达标,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人群都要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估。

  

  健康生活+科学管理是降脂“王道”

  吴永健认为,血脂治疗的难点在于药物的降脂效果以及患者的执行力度。“药物好比武器,患者好比士兵,武器是否给力,士兵是否能坚持长期作战,都会影响结果。”在他看来,助力血脂管理长期达标需要双管齐下。

  从治疗药物的角度,之前的他汀、依折麦布等药物,就像行军打仗时“小米加步枪”的配置。这类药物需要每日服用,他汀类药物也绕不开副作用的问题,会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这两年,我们逐渐有了新的武器。先是有了PCSK9单抗类药物,现在又有了打一针能管半年的小干扰RNA药物。不管是从管理方式的简化,还是从降脂效果的维度看,都有改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肉眼可见。

  有了好的武器,我们也不能忽视“健康意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抵御危险因素,延缓心血管的衰老。像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非家族性的高胆固醇血症,都可以通过在生命早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去推迟发生的时间。马上就要到新春佳节,应酬、聚餐、熬夜等等可能无法避免,但大家还是应该尽量把“健康”的重要性往前排,及时调整,让自己的身体、血管都维持在比较好的状态。

  “石头不是一天就被水滴穿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是缓慢沉积到血管壁,所以,想要消除LDL-C的影响,也要徐徐图之,注重更早、更长、更稳的血脂达标。”吴永健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武器’,但也需要帮助更多的人去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知道自己需要用‘武器’来捍卫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更任重道远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