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肇庆学院发挥优势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社会 高校教师“走出去”引科技力量进企入田间

肇庆学院发挥优势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社会 高校教师“走出去”引科技力量进企入田间
2019年11月29日 10:10 新浪网 作者 肇庆西江网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当前,肇庆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发展机遇,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的助力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肇庆学院立足本职,以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的方式,让教师“走出去”,促进人才下沉、科技下沉,将创新的动能送进企业、带到田间,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真正发挥地方高校的桥头堡作用。

  “我校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做法,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肇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长吴业春告诉记者,肇庆学院派出的企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特派员,根据肇庆企业、乡村的实际技术需求建立人才技术对接,不走形式化、十分“接地气”,旨在达到助推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科技新风入农家

  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卓有成效;富硒水稻增产增收;杂交水稻研究硕果累累……近年来,肇庆学院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组织了100名博士教授化身“农业科技特派员”上山下乡,分三批派出农村科技特派员78人次,送科技下乡,让科技新风吹入农家,有序推动我市县域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

  肇庆学院教授吉前华多年来带领团队无数次上山下乡,围绕黄龙病综合防控、地方栽培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内容,为肇庆各地区柑橘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科技帮扶,涉及柑橘品种选育、柑橘栽培、病虫防范等多个方面。

  “和农户交流才能发现很多他们意识不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吉前华表示,成为科技特派员以来,她带领团队不定期下乡或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常态化下乡,既着眼于细微处,深入田间了解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又关注共性问题,主动与地方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为地方柑橘产业“把脉开方”,达到服务果农带动柑橘产业振兴的目的。

  进企服务促发展

  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也在企业之间。

  肇庆市十二次党代会后,《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是“366”工程三大主导产业中最先发力的产业,却面临着研究力量落后、人才资源稀缺等棘手问题。肇庆学院与肇庆国家高新区合作共建肇庆国家高新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并向高新区地方企业派出首批科技特派员,开展产学研服务,助推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由该校教授宗长富带领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底盘电控创新团队作为科技特派的团队之一,近年来结合广东宝龙汽车有限公司具备的对军警车、运钞车等特种专用车制造经验的优势,致力以技术创新协助该公司解决汽车产业科技有关问题,实现校企联合开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汽车。

  而肇庆学院教授陈庆华作为企业特派员入驻肇庆国家高新区广东镭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后,不仅协助企业建立了市级与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指导企业申报并顺利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更带领团队针对该公司生产工艺存在缺陷的难题,深入研究“加工无版缝烫印膜”技术。经过上百次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成功“攻克”这个烫印领域的前沿技术,获得了最佳加工工艺条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款高性能无版缝全息电化铝烫印膜。

  至今,肇庆学院已累计向肇庆及周边地区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550多人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突破350家,广大企业科技特派员在技术咨询、产品研发、测试、项目申请、人员培训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陈伟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肇庆学院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