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记忆的山居村落

留住乡愁记忆的山居村落
2020年08月12日 10:28 新浪网 作者 肇庆西江网

  上村“欧氏公祠”。

  怀集汶塘石拱桥。

  岭南山多,据考证远古时期,肇庆一带以西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海底沉积物及古陆风化剥蚀下来的大量泥沙,后来因为地壳运动,该地的地底不断抬升,海水退出成为陆地,深埋地下的泥盆纪等地层亦开始上升,并发生断裂隆起成山。堆积在地底的这些沉积物经过几亿年反复多次的强烈挤压,也随着造山运动渐次从深藏的地底来到了地表,形成了如今可以制作端砚的端砚石矿。如今,虽说多湖多山的肇庆已很难寻找到几亿年前海洋时代的影子,但在地底,这些复杂的地质变化,全都存储在遍布山岭间的矿脉里。

  肇庆是个内外兼秀的美丽地方,有像桂林那样的山水,有绵长的山脉、深邃的岩洞,有许多散落在乡间的古村落、古民居,还有岭南少见的宋明建筑、美味的西江河鲜……它的锦绣、古朴、典雅,犹如一本书,令人看不透,读不完……它山环水绕、历史悠久,有着古寺、古祠、古树,无一不体现着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循着质朴、宁静、清幽的足迹,行走乡间探幽访古,寻踪千年古郡,探觅乡间的文明印记。这些文化遗产散落于一个个乡村,星罗棋布,传承肇庆历史文化,无不闪耀着传统文明的光辉。

  胡美娟

  古树古井古民居

  守护数百年的乡土文脉

  德庆县九市镇上村,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丰沛的文化传统河流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的古树古井古村落很有特色,蕴含着诸多的文化内涵。

  上村与毗邻的留村、江尾、云朗、榄山等村庄,百年老树随处可见,较多的有乌榄、荔枝、龙眼、仁面、樟树、榕树、山楂和松杉等。唯独上村村有两株古老的海红豆(又名相思红豆,简称红豆),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这两株红豆的树龄,在村中找不到文字记载,有村中老人说超过500年,据推测,红豆树可能与旁边的“欧公祠”同龄(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约350余年。

  据分析,这两株红豆树应属同一年同一人种植,现在一株已显得苍老,饱经沧桑,但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另外一株虽然留有明显的“枯木逢春”的印记,但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挺拔向上,树高在30米以上,树冠覆盖足有两亩。我们好奇,用尺子量了一下,主干圆周长达352厘米,直径为1.12米。红豆年年春华秋实,果实累累,几个休闲静坐在树头的老人告诉我们,捡拾起来的红豆爆炒之后加上香料是一种很好的美食。我们为撒落满地的红豆觉得惊奇,自觉红豆熟了又添相思……

  唐代诗人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至今传诵千年,一个甲子之前,郭沫若先生在肇庆七星岩赋诗“山多红豆树……”也引起了许多游客对红豆的遐想。正是这一颗颗“多情”的南国红豆,成就了世间多少真爱,岁月相思。上村这两株饱经风霜而又生机无限的古老红豆树,对于岭南这一乔木种类的分布、培植、生态利用以及旅游观赏,应该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村目前有居民900多人,长期以来,上村村民饮用的是井水。在村中央,有一口古井水质洁净,清醇透明,水源源源不断,数百年来供全村人饮用,这是上村人的生命之源,上村人赖以生存,繁衍生息。由于井水天然洁净,让上村人避免了疾患,世代相传,健康长寿。直到近年政府相助架起了自来水,居民才停止在古井取水饮用,现在的古井仍然渗出清凉透明的井水。平时还有村民在古井打水洗衣服,浇灌菜园,遇上天旱还可抽水灌农田。前几年,村集体筹集资金,修筑了这口古井的井台,美化了周边的环境,镶嵌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石碑。此举以记住上村人的生命源泉,教育后人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缅怀先祖功德,知因图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上村建村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650年,一直居住着欧氏家族。目前上村最有价值的建筑是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欧氏公祠”,已经有350多年。“欧氏公祠”占地720平方米,青砖石柱,瓦木结构,木雕、石雕、壁画雕刻十分精致,是一座设计合理,结构严谨,宽敞明亮,艺术精美的古建筑。“欧氏公祠”在新中国成立前有过一次大修,其建筑主体得以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遭到破坏,2013年村民集资43万余元,将外墙、围墙、门楼、地板、厨房等进行了维护修葺,保存了“欧氏公祠”的基本原貌。据说,明末清初上村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在留村河一带享有盛誉,民居排列有序,开始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遗憾的是没有很好地延续下来,时过境迁,许多有价值的民居建筑没有保存下来,十分可惜。上村人历来注重教书育人,重视文化建设,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清朝有一名巡政厅官员名叫欧广,人们尊称他“一心公”,他牵头筹建了家乡的“一心书室”,面积有200多平方米,用上村人自己的方式培养社会适用人才,当时除了满足本村弟子的教育外,还招收附近方圆十数里的学子前来求学,办学育才达到一定的规模。清朝光绪皇帝十六年,上村学子欧浚江被赐予“七级文林郎”,成才后为家乡建设不遗余力,至今为人传颂,影响了后来上村欧氏家族人才辈出。

  文/图 李家雄 何钦州 欧水坤 欧惠康

  古桥连古道重续乡愁味

  古驿道是我国历史的活化石。20世纪初,随着公路的推行,古驿站的关闭,古驿道开始走向衰落。数百年来,云梯古道给人们馈赠了得天独厚的文化遗存,留下了数不清的遗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梯古道昔日的繁华与喧闹虽已不复存在,如今只有一片静谧与无声耐住最深的寂寞,然而,它如一条时光隧道,涉足其间,让人感悟数百年来磨灭不了的记忆。更让人庆幸的是,云梯古道途中的广仁桥依然横跨在汶朗河的两岸,不但继续发挥其桥梁本身的功用,提供给时下人们出入的便利,留下数百年重叠的无数脚印,而且还提供了一个鉴赏、研究古代石拱桥造桥技法的标本。显然,这座石拱桥是经过岁月沧桑且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物。

  “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旋鱼贯成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站在广仁石拱桥上,俯瞰桥下长流不息的河水,环顾四周,放飞想象,脑海中便会飘飞着杨炜这首诗的场景。

  《广西省怀集县志》(民国五年铅印本)津梁篇原文载道:“广仁桥在汶塘堡,崇祯十五年知县李盘、邑人敬天颜(怀城人、明朝解元)张应璧(怀城人、明朝举人)同建。”古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清官们的理想,造桥修路是其重要的从政目标,当政者亲自主持造桥是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如今,从怀集县汶朗圩镇进入石坳片路径中,有一座建于1642年的石拱桥,古代的那种政治文化传统由此可窥一斑。

  全桥用花岗岩石条垒砌,东西走向,横跨汶朗河,两拱一墩,桥面用青石条铺设,桥长20米,桥面宽2.1米,两拱宽为6.82米,桥墩呈三角形状,用于分流河水,减少河水对桥墩的冲击。桥外观精美,工艺巧究。广仁桥是怀集县境内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座建于明代而仍在使用的双拱石桥。据当地长者讲述,建桥工匠是力大无比、头脑聪慧的邑人梁德,这座石拱桥历经378年仍坚固如初,坊间誉其为明代汶塘堡的茅以升。石拱桥于2011年被列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1955年的山洪冲走了桥面的部分石块,如今桥面铺设了水泥,两旁设有铝质水管栏栅。如今,石坳片的陈屋、张屋、黄屋、成屋和高屋村民仍在使用此桥进出村庄。

  石拱桥东面是观音岭,西面是大石岭。汶塘水与石坳溪汇聚在桥北侧20米处,二水汇流进汶朗河,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流经石拱桥底下的石滩时潺潺作响,演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协奏曲。河岸翠竹掩映,两山含黛,近水流翠,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悠悠汶朗河守望着石拱桥数百年的时光,孕育出这一域恬静的面容。

  如今,县道x426在石拱桥的西侧贯穿汶朗境内。桥的西头北侧是旧时汶塘的集贸之地,有商铺及供过往客商、挑夫歇息的客栈(驿站),还建有一座楼高五层的文昌塔,故后人改称广仁桥为文昌桥。遇山开山,遇水搭桥。广仁桥是云梯古道中的其中一座桥梁。史料有载,云梯古道位于汶朗镇,因跨越云梯岭而得名。南接绥江河龙湾古码头,经怀城利凤村进入汶朗,跨越云梯岭往洽水镇社背村古渡口,沿白水和北上至清远市连南县寨岗,然后西行与广西贺州、湖南永州交界处的鹰扬关古道相连。在汶朗路段还有一分叉路通往凤岗镇龙凤村。旧时,这条路径是洽水镇、凤岗镇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历史上,汶朗镇是县城东北隅的重要门户,南下的客商、挑夫贩运货物从阳山的七拱、连南的寨岗进入,经洽水、过汶朗抵达怀城乘船沿绥江运往广州;而海上的物资北上,又从广州用船或木排由绥江运至怀城,商会再组织货物即沿云梯古道往北贩运。俨然,广仁石拱桥是云梯古道途中留给过往路人不可磨灭的地标。

  古桥连古道,足迹留史记。据说,1993年李坑村一位从台湾回乡探亲的欧姓老人,到达汶朗圩时,眼前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家乡旧貌换新颜,一时间找不着回家的路,幸好古桥尚在,才辨别出方向走回村中与亲人相认。

  文/图 高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