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工作后就把理想戒了,是你的真心话吗?

工作后就把理想戒了,是你的真心话吗?
2022年04月01日 16:11 新浪网 作者 插座APP

  总能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不谈理想了,只在意赚钱,但这是年轻人的错吗?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没有人不渴望从事一份理想的工作。这篇文章2500字,预计花7分钟阅读,到底什么是理想的工作?相信你会有答案。

  作者 | 晋良

  最近不是春招开始了嘛,我的一位朋友作为面试官,聊了许多人。

  她发现,这届年轻人很实际,谈理想的人很少,在意赚钱的人很多。

  其实这没问题,毕竟钱很重要。

  对于资深上班族而言,每天跨越大半个城区,起早贪黑努力赚钱,是为了养家糊口。

  对于刚毕业的萌新而言,只有赚到钱,付得起房租,顾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在大城市立足。

  可当生活的一切,都被赚钱占据。物质层面的富足,或许没法弥补精神层面的虚无。

  就算我们拥有光鲜的职业身份,拿到了满意薪酬。工作这件事,自己也不一定开心。

  这并不是矫情,而是人们为了赚钱,戒掉理想后,必然会导致的问题。

  但,我们应该以此责难年轻人吗?

  不,问题并不都出自年轻人本身,背后还有更大的问题有待深究。

▲ 长按保存,分享朋友圈

  理想这事

  与赚钱冲突么?

  2005年6月,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给年轻人分享了一条建议:

  “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请继续寻找,不要停下来。”

  这条建议落在现实中,就是告诉我们,人既要追求理想工作,也要在工作中寻找理想。

  但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行业裁员、职业危机、成长瓶颈等问题的出现,让很多职场人都自顾不暇。

  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也会受到求职内卷、面试不顺利、对工作不满意等挫折的影响,进而对未来失去信心。

  于是我们周围,就出现了一些声音:

  有人说,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谈理想是奢侈的。

  还有人说,理想跟现实一点关系都没有,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先“苟”着。甭管自己喜不喜欢,有工作的机会就赶紧抓住,先把钱赚到手。

  这两种声音,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识。

  可戒掉理想,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么?

  不一定。

  我身边就有一些自称“戒掉理想”的朋友,总自嘲自己没有长远的追求,只剩短期的欲望。

  例如在工作中花式摸鱼,每天只想自己能吃点啥,玩点啥。明明很有能力,做起事来却不认真。偶尔想要踌躇满志,没过一会又成了“持续躺平”。

  其实,许多人心里不一定没理想,只是在告别了飞速发展的年代,不愿意谈理想、没力气谈理想了。

  吐槽、摸鱼、养生……看似消极的行为背后,藏着一群年轻人的自嘲和反抗。

  然而,这种缺乏克制的及时行乐,来得快,没得也快。倘若人陷入此类窘境,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只会随波逐流,不会变得更好。

  换个角度想想,虽然追求理想这事很难,但至少能给咱们一种盼头。心里有了挂念的事,脚下才有向前走的劲头。

  这与赚钱并不冲突,我们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

▲ 长按保存,分享朋友圈

  不谈理想

  是年轻人的锅?

  一直以来,我们总会听到一些针对年轻人的批评。就像许多过来人,站在他们的角度,觉得现在的小年轻不上进、不努力、没有理想追求。

  但这事吧,咱真不能全怪年轻人。

  因为在追求工作理想前,他们就已经奋斗过了一次了。是啥呢?读书呗。

  就像我们从小会被父母要求,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学校。为了这种目标,你不能乱玩、不能偷懒、不能耍性子。

  孩童时代,我们就在这种约束中,树立了考上大学的理想。然后熬了无数个日夜,从小学、中学、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也许大家都曾憧憬过,实现理想的幸福与快乐。可毕业后才发现,实现学业理想的终点,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迫在眉睫的就业或考研。

  考研上岸的人能暂时避避风头。而那些开始工作的年轻人,还未从大学理想的终结中走出来,就被社会中的许多人抨击他们没有理想。

  其实,要让年轻人在工作中找到理想,这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外界环境的整体支持。

  你不能拿着鞭子,去告诉年轻人要努力。正如歌手李健在访谈时曾说的:

  “我毕业时就挣4000块钱,现在大学生还挣4000块,有的比这还少,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特别是在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突破千万大关的情况下,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奋斗,而是现实的压力太重,没有余力抬头看。

  年轻人的理想,需要社会和企业提供的土壤。

  在工作中

  真能找到理想?

  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从国内679所高校发出关于就业报告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7.04%的年轻人,最看好互联网、电子通信等信息技术行业。

  互联网行业,依旧受年轻人看重。

  随着春招开启,梳理近年来各大厂的校招信息,不难发现:技术人才仍是重点招揽的方向。

  这是时代变化的需求:曾经的互联网企业高速发展,会更加强调文化开放、福利优势等锦上添花的外表;而如今该行业已步入长跑赛道,增速放缓,更应重拾对技术的敬畏,牢牢抓住核心竞争力,用技术解决有价值的问题。

  值得肯定的是,各互联网大厂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做出了许多变化,包括继续吸引优质人才。

  例如腾讯在去年推出的“晨星计划”,为海外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类与产品类的实习机会。

  阿里技术类岗位招聘占比超过60%,新增全栈工程师、硬件研发工程师等近10个技术类岗位。

  蚂蚁也在春招期间,继续投入技术领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占总招聘的86%。除了持续隐私计算、区块链、图计算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也首次新增密码算法、Golang语言等岗位。

  一些前沿技术岗位,也成为春招人才争夺战的焦点:如百度的人工智能、蚂蚁集团的隐私计算与区块链、华为的5G与芯片、阿里巴巴的云计算、腾讯的机器学习……

  最近,蚂蚁发布了一个校招短片,提出「让理想 有回响」的雇主品牌主张。

  这句话,与其说是在劝慰如今“压力山大”的年轻人,不如说是表达了企业的态度:

  让年轻人的理想有回响,是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

  正如短片所希望表达的:

  让更多年轻人能为理想去工作,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做贡献。

  例如让视障者跨越数字鸿沟、让小贩更好做生意、让科技帮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参与绿色低碳生活……

  开放、包容与创新,曾是互联网诞生时就烙印下的底色。如今,互联网大厂更有责任,去做出改变,接纳更年轻的头脑,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改变。

  “让理想,有回响。”

  这既是社会大众的期许,也是互联网行业需要奔赴的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大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