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就网约车而言,行业内卷、低价订单、过高抽成是网约车司机无法逃离的三座大山。
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需要三种力量,坚持熬夜的体力、没有休息的耐力、社会舆论的压力。现在的网约车司机平均出车时间已经到了十二个小时,有哪个司机没跑过夜班,没被投诉,没被写过小作文呢?当这些统统压在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时候,猝死反而成了一种解脱。
现在疲劳跑网约的人太多了,这种猝死,确实跟身体有一定联系,但关键还是跑的时间太久了。疲劳让人撑不住了。
那为什么司机会陷入无限的疲劳之中呢,司机也不想,但他们就像水桶里的鱼,一旦平台给你做出的一点小旋涡,你就得拼命的游起来,不然你就会被卷到最底层。
现在的网约车平台擅长评级,给司机评级,给订单评级。
他会给你一个最基础的新手保护期,在这个期间,你的订单价格和订单数量那绝对是杠杠的,新手保护期一过,属于你的竞争就开始了。
首先平台上来就会给你一巴掌,对你说会把单子派给那些跑的好的师傅,怎么算跑的好呢?平台会评分,会有等级。
之所以设立等级,只不过是方便管理罢了。
毕竟司机服务态度差、车内有异味、司机还凶的话,乘客就对这个平台失望了,损失一笔订单事小,损失了平台口碑事情可就大了。如何最快的把这些司机全部踢出,评分制度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把奖励给跑的订单最多的司机,让底层的司机充满希望,认为自己只要够拼,开的订单够多,这几千元的补贴就会发给自己,月入过万的生活分分钟实现。
但普通人怎么开的过卷王呢?
今天你开十小时,明天我就开十二小时。平台也高兴,有了这些卷王带头,运价随便降,一口价订单随便发。这些卷王还抢着开呢,他们拿奖励,公司赚收益,普通司机被迫内卷,价格降低了,一天跑八小时根本不够,只能跑十小时。
相较一些小平台的毫无底线,滴滴、曹操、一喂顺风车等自营平台还是会考虑到社会影响,给司机发放补贴,滴滴是冲单、曹操是补贴、一喂是每开一单就给个红包。但相较于这个大环境来说,真的杯水车薪。
如果这样内卷的风气无法停止,谁都无法保证下一个躺在座位上的会不会是自己。
网约车司机都在猝死的边缘,行业内的变相内卷,正在蚕食司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