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2020年07月14日 18:36 新浪网 作者 小桔灯

  作者:曹永亮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兔子满山跑,早晚归老窝”,“人行千里外,老了回家乡”……

  民间关于人与家乡关系的概括凝炼的语言表达有很多,且形象,这是千百年来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人“生死”过程中对家乡亲切和情感肉体高度依恋家乡的反映。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原来人们长期固化了的认知,可能会变得不完全正确,甚至可能完全错误:原来人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谁说是不正确的,但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白乌鸦”,这句话还绝对正确吗?

  现在是经济为中心的时代,人们为了挣钱生存和发展,都在匆匆地行走江湖,沐风栉雨,披荆斩棘,但身心疲惫打拼在外的人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念家乡,盼望亲人,这很正常。至于,人生奋斗到最后,人身最终还必须“落叶归根,人老还田”,恐怕就很难做到了。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去年,本家的一个堂哥在他工作生活的城市去世了,侄子们因地制宜地把堂哥在当地火化殡葬了。葬礼现场,我们从农村老家赶去奔丧的几位重乡土感情和有着浓重叶落归根观念的叔叔问侄子:

  “为什么不把你爸送回老家安葬?”

  侄子们有些茫然:“叔,葬回家,清明寒节的,离家远,我们几个上坟不方便呀;再说,我们离开老家已近四十年了,家乡的很多人事及风俗习惯我们都很陌生,回家葬,有诸多不方便;在这里,我们给爸选了块清静的墓地,简单地安葬,也很好,哪里黄土不埋人!”

  听了侄子的解释,我们几个当叔叔的嘴里还想说点啥,但好像也说不出来什么。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一位发小哥哥,从小就是“学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离家几千里路北方的某大城市工作。三十多年来,哥哥工作积极进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岁月催人老,近乡情更切”:近几年来,年过半百的哥哥,工作劳累之余,常隔山隔水南望平原的家乡,抹不掉的乡情常在心底荡漾。

  以前,父母都活着的时候,哥哥每年至少要回老家一次探望父母,虽然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回来也都是短暂停留。可是,每次回来哥哥都亲山亲水的亲不够,与乡亲们与父母亲有说不完的话,回去时总是恋恋不舍的。

  然而,现在,年迈的父母先后去世了,家乡的泥土虽然仍可爱,但由于工作年龄及亲人不在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家乡已变成了“故乡”。原来父母住过的砖瓦房虽然还在,但是因为屋里长期没有“人气”,已破落不堪,院子里长满了野草,一片凄凉,已严重不像“家”了。

  “家”破了,是因为家里“人”不在了。这种情况下,哥哥也无心修缮,就由着它“凄草连天冷月无声”地在那里孤独寂寞被风雨蚕食着。

  哥哥对家乡态度前后不同的变化,正用上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亡人生只剩归途。”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什么是家啊?房里有亲人,哪怕亲人是躺着的病人,茅草庵子也是家;父母不在,楼瓦雪房的一大片,即使皇宫一般豪华,也是荒凉的废墟。

  现在,“三农”建设飞速发展,农村原来形成的“自留地”和“宅基地”逐步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稀罕的历史遗留风景。现在很多农村青年男女(八零后之后的已开始普遍)都已“远走高飞”,“离乡背井”,在城里工作和安家了,农村出现了空房多,空宅子多,空巢老人多的“三多”现象。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产物,这种现象势必对传统中国人颐享天年“床箦死”后必须“埋骨乡梓地”的理论认知构成极大的冲击。

  过去,在子女重孝道讲伦理道德正常的年代,父母去世,儿子要辞掉一切工作专门在家守孝三年,而现在,都认为钱最“重要,都说工作忙没有时间,有家也不回了。可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与过去的“老式父母”在爱恋子女情感方面并没有什么区别呀,父母去世了,不要求子女守孝三年,守三天,总可以吧,但是,“现代化”的子女做到了吗?不仅如此,还有严重钱迷心窍的子女,父母去世了,连丧葬都不愿回家奔,都变成用“电话奔丧”了:“我最近太忙,实在抽不开身,哥,爹的事我就不回去了,办丧事花多少钱,事后我一定如数给你!”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看看,一切都用钱代替了,社会出现这种子女对父母忘恩负义到这种地步的现象,还谈什么“家和万事兴”“万爱千恩”和家乡感情?这种人每年清明在父母坟前,纸烧灰成堆,放声狂洒泪,不都是演戏给活人看的吗?上坟烧报纸,糊弄鬼?父母活着不花一毛钱,不愿为他们提尿罐和端痰盂,父母死后,坟前鲜花堆如山,这是严重的金钱代替感情和孝道的腐朽虚伪的“神经病”表现。

  家里有房,但没有人住,房子再好,只能叫一堆“建筑物”,而不是“家”。

  自打父母走后,现在发小哥哥每年只有清明回来一趟:坟前一阵烟雾缭绕和泪洒坟头之后,便匆匆返回了。

  有几次,出于我们是同族及发小的感情考虑,我留哥哥在家多住几天,哥哥都婉言拒绝了:“弟弟的心意哥领了,我这一辈肯定忘不了土生土长的家乡和我们发小的感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保证不了我儿子还能做到,家乡情一定会在我之后渐行渐远的!”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哥哥走后,我有点凄凉地感觉哥哥的话不无道理:哥哥少年时代与家乡关系密切,割草拾粪,逮鱼摸鸟,上学考学,感情浓厚,无可厚非,毕竟家乡是他土生土长的地方。但工作之后,打拼工作,成立家庭,异地娶妻生子,长期居住城市环境等,这些都是使哥哥逐步远离家乡淡化家乡感情的动态发展变化因素呀!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冲淡稀释着哥哥对家乡原始固有的感情。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的“城里嫂子”及“城里侄子”,要她们对仅知道是丈夫(爸爸)“籍贯”的农村老家,也很有感情,现实吗?哥哥的父母去世了,要求她们也哭得“死去活来”,可能吗?假如哥哥自己“百年之后”,还让其儿子像当年的朱自清一样千里迢迢回家按当地风俗习惯葬丧,还有那回事吗?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没有这些就对了,说明社会发展了,进步了。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一大家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不离不弃家乡的现象呢?那是封建社会,并且越“封建”,这种情况越明显。

  现在是物流发达“人流发达”“人无定所”的年代,哪里还是自己一成不变的家?心安放在哪,哪就是家;亲人团聚在哪,哪就是家。地球上能落下脚站住脚跟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家。

  现在的世界风太大,“叶落”未必“归根”了;现在,社会的“破坏”和“建设”能力都很强大,“一夜之间城市高楼林立”已不是梦,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古代村落散居式的“田园文明”,已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的社会,如果谁还继续迷恋老舍先生笔下的“四世同堂”的生活:一家几十口人在一个长期固定不变的“家”里,相对稳定地生活几十年,吃喝玩耍封闭地长大,绝对不可能了:除非你硬摁住子女不让他们出去,硬给他们穿上“古装”,让他们与外界隔绝,“老死不相往来”;除非你硬叫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父母在不远游”的生活。

  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谁能做到这些“硬”?

城市工作几十年,一辈子忘不了故乡!下一代,家乡情注定渐行渐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