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意新象形式美学的演绎——冀燕山水画形式语言浅析

古意新象形式美学的演绎——冀燕山水画形式语言浅析
2024年01月07日 11:03 新浪网 作者 艺术品鉴与投资

  

  

  古意新象形式美学的演绎

  ——冀燕山水画形式语言浅析

  作者/吴马

  一直以来,中国画以格调取胜,画入高格,其意必雅,其境必幽,其气必贯通,其韵必氤氲,其笔墨必洒脱,其画面必润泽,水墨淋漓,诗情画意,耐人品味,正所谓,澄怀味象,观道浸心。

  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一定是建立起了一套他自己的形式语言标准和审美观念,从而完成他自己的审美意象塑造与诗意画境。

  每每品读冀燕的作品,都会有所感触。

  冀燕的作品不落俗套,有格调,有形式感,有正大气象,画面有整体观念,有结构,有节奏,呈现出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形式语言特征。

  冀燕的作品在尊重承法的基础上注重画面意境的营造,注重空间的转换,注重诗意的表达。她的画面具有意境美,诗意美,意象美。冀燕的作品以书入画,笔墨具有书写性,细节丰富,变化万千,笔墨之精微,耐人品味,她的笔墨有意境,有意蕴,含蓄,虚灵,气韵之生动,耐人回味。

  毫无疑问,冀燕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学术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

  

  

冀燕 《印象苏州街》144cmx366cm  2020年  纸本设色

  承古人之理法写时代之精神

  我们时常说,好作品自己会说话,冀燕的作品大概就具有这种能力。

  透过冀燕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她的作品时常会透露出承袭古人之意蕴、之意象,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冀燕得古人诸多山水名家之精髓,通古人山水画之法理,习古不泥古。

  纵观冀燕的作品,你不难发现宋元之气象,不难发现明四家之理法,亦不难发现清四僧之格调,更不难发现清四王之繁复。当然,我们所见亦是精神,是经过法之层面的取舍,各有取法,各有其用。

  品读冀燕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其作品取势得宋画之法,繁复之处,精微之笔墨皆是取宋画之法理。而其画面中块面化的构成,虚灵空间的交纵,应该是得法于髡残、弘仁、渐江之法理,在作品中时常会有所体现,这也正是冀燕取法乎上,为自己所用的结果。

  冀燕的作品可谓是古意新象,以古人之法,写今人精神,这既是一种勇气,亦是一种能力。 对于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李可染先生曾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李可染先生这句话影响广泛,不仅仅是他的艺术主张,更是一种艺术价值观念。

  远观冀燕的作品,传统笔墨意蕴扑面而来。她的作品整体观念下位置经营有序,画面纵横开合,虚实相生,疏密相应,诗情画境,画面怡然。临近观之,宋人笔意纸上跃然,笔墨繁复,皴擦点染,泼破并举,沁润华滋,气韵高华,笔墨之法浑然。

  

  毫无疑问,冀燕的作品从传统中来,又不失时代精神。作为一个日臻成熟的画家,冀燕的有自己的艺术观念,有自己的艺术主张,有自己的形式语言,有自己的笔墨语言,有对自然风物的关照,有对现实生活解读。

  冀燕作品诠释了她的艺术观与审美观,她的作品有美学特征,有艺术性,有学术性,有传统山水画的人文精神,亦有时代性与时代精神。

  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冀燕的作品得古人之法,融合古人之法为己法,学古而不泥古,笔墨承意蕴,笔意寄畅达。从形式语言构成来讲,冀燕正是以传统之法演绎当下时代之审美精神,冀燕的作品有格调,有形式感,有较强的辨识度,呈现出时代审美特征。

  师自然亦师造化的形式语言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冀燕的作品融传统笔墨之法于自然情景之中,笔墨呈象,变化万千,胸中丘壑,纸上跃然。

  自宋代开始,山水画便倡导写生,以自然为师。尽精微,致广大。冀燕有大量的对景写生经历,因此,她的作品有很多精妙的细节描写,十分精彩,画繁复,这一点也是承袭宋画之画风。

  

  冀燕认为,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写生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机械地描摹自然,对景写生的同时,要将创作思维融入其中,也就是说要以法理来指导对景写生,要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有取舍,通过移景布置,完成创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冀燕的作品既有自然之象,又有画面所需之象,画中之景亦非眼前之景象,冀燕的作品是在自然情景之上,融入了她的思想与精神,诗意雅怀,寄情于山水。正所谓,师法自然,得法心源。

  冀燕的作品师法古人,承古不泥古;取法自然,又不为自然所累,深谙取舍之道。画境之意象以自然之景承画面之所需,一山一水,一石一崖,一树一屋,一实一虚,一疏一密,皆因生发,气象之万千,意蕴之高华。起承转合间,心性舒畅,笔墨酣然,意象列班,画意具现,呈现出极具美感的形式语言特征。

  

  在形式语言构成上,冀燕的诸多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呈现出黑与白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疏与密的统一,动与静的统一,点与线的统一,繁复于空净虚灵之中,画面呈现出老庄哲学之道性,庄禅美学之审美追求。

  古人云:书画同源。黄宾虹先生笔墨松弛灵动,画境浑厚华滋,应该是得益于书法技进乎道的修养。冀燕的山水画用笔苍劲灵动,繁密厚重,变化万千,遂可以看出其深厚的笔墨认知与修养,冀燕对于书法亦是有深刻认知的,她对于传统笔墨的认知是有深度和高度的,她的笔墨是有意蕴的,是有意境的,笔墨意蕴的修养也是支撑画境格调的重要因素。

  冀燕作品所传达出来的形式美既有传统理法下程式化的道性,又有其个性化语言之笔墨意蕴,呈现出古意新象之画风。

  从形式语言的角度来看,冀燕的作品具有形式构成美学的诸多特征,换句话说,冀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形式语言体系,且在逐渐成熟。

  

  今天,冀燕的作品正是她个人全面艺术修养诠释,正是时代审美追求与时代精神的演绎,我们期待着冀燕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贺词

  河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张国兴:

  得知冀燕中国画作品展在家乡开展,首先代表河北省中国画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表示热烈的祝贺!冀燕是个优秀的画家,为人厚道、画风朴实,她画画非常认真,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因而她的画耐看,她的画有传统、有生活因而鲜活。冀燕是个有未来的画家,步子稳、路子正、有热情、有干劲,在一手传统,一手生活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希望这次展览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祝展览圆满成功!癸卯冬至。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原会长 崔陟:

  观冀燕的作品,足以见其传统笔墨功夫之扎实,所表现画面内容很有生活气息。冀燕的作品有自己的艺术理念,是难能可贵的当代山水画家。其作毫无夸张地说可以聆听到画家的心声,甚至可以与之对话。能把山水表现得这般淋漓酣畅、细微动人实属难得。

  还有一点,当今善画者甚众,能画兼可书者可谓鲜矣!冀燕书画兼修,其书法出规入矩,极具精妙之处,可圈可点。

  通过家乡组织的文化交流艺术活动,全面提升并推进家乡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使得作品更具磁力,而吸引每一个有缘见到者。

  衷心祝贺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画学会荣誉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张复兴:

  冀燕一如既往的勤奋钻研、是位优秀的山水画家,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和审美观念,作品体现岀作者独特的诗意画境。这次"雁归来"中国画作品展更多的是对家乡的热爱与回馈,在北京遥祝冀燕中国画作品展圆满成功!

  洛阳美术家协会主席 张建京:

  非常高兴能够在冬至阳生的时节,看到冀燕返乡的中国画作品展——雁归来。冀燕是一位一直不断进取,执着为艺的画者。数十载的探索与追寻,形成了她独到的绘画语音,亦古亦新,亦墨亦彩;在传统笔墨形式与内涵的锤炼下,融入构成的经营风貌,于古而化,守正创新。画面呈现朴茂明丽,清逸雅致的鲜明特征;大江南北无一不可入画,天地千里无一不可入怀。她在写生中师造化自然,在创作抒胸中意趣,丘壑无言,白云逸意。书以画质,笔为墨魂。在经年翰墨间,从河洛走出的她,必定盈羽飞雁,鸿鹄高远!同时也代表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代表河洛故乡人,谨祝冀燕中国画作品展圆满成功!丹青溢彩!

  中国楹联协会副会长 方留聚:

  燕飞去兮,纵横于山水之间,沐松高洁,取兰雅致,修得品似梅,净如泉,京冀艺坛声乍起;雁归来矣,成就在丹青之内,展国画风,报乡土情,感知亲如故,暖似火,崤函大地意犹长。

  以书入画   浑融无迹

  ——记山水画家冀燕

  作者/ 彭一超

  冀燕是当代知名女画家,古陕州人,现定居北京。幼承家学,好学敏求,酷爱书法,读碑临帖,心摹手追,尤致力于古代经典楷、隶、行等书体的研习,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本功;继而以书入画,倾注大量精力展开对传统中国画的研究和创作。近十多年来,取得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碧瑶大学教育学博士等专业类的研学过程,其水墨山水画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各类美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学者型的艺术家。

  时壬寅秋,经友人介绍我们开始了金石文字之交。也因此逐步进入她潜心精研的水墨艺术世界。她笔下的水墨山水传递给人的印象,具有古典、雅逸、中和之美。故笔者刀下的篆刻以三代吉金文字为基调,试图呈现工写结合、古穆秀雅之印风,尽可之与其画作匹配融合。之后,笔者在主编《社会与公益》杂志·艺术长廊专栏过程中,特意约稿正在菲律宾读博的冀燕做专题,并于2023年第九期杂志“艺术长廊”画家栏目中刊出,多获好评。

  

  如何评价冀燕的水墨山水画创作?从她的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院长满维起(1954-2023)曾撰文这样评价:“首先,从她以小楷入画的笔法,造就了她画面的古雅、精致、清新、爽朗的意境;其次,女性细腻的笔意运作,营构了画面天生的灵动和牵连,凝练与隽永;再次,她对古典画作的心摹手追、潜心热爱,使她对传统的‘古意’有一种天然的领悟,应目、会心、顺手更是对她的文心和修养,又关键地发挥了统领画面的内核的作用。如此,才造就了冀燕水墨画作品画面清静、儒雅、温润、内敛的书之卷气的自然流露。没有一定的笔墨修养和外物内化的功力,这些是难以成型的……冀燕对笔法和墨法的把握和应运,基于发挥了她的书法优势,这些优势必将很好地帮助她逐步完善自己的水墨体系,相信后续更多的精品力作也会逐渐呈现、大家拭目以待吧。”

  

  近期冀燕筹备在家乡的个人画展之前,印刷山水画集台历电子版,笔者看到后欣然应允道岀感受,应该说,这24幅山水画代表了她最近几年的创作状态和价值审美取向;反复拜观冀燕的山水画作,给人以宁静悠远、清心隽永之感。她的每一幅画作,往往不经意间能触动自己心里的愉悦与认知。品鉴一幅画作,往往可以从画作本体之外的题跋用印等方面考察其造化端倪。因为冀燕是自己所接触到的画家中最擅长书法的画家,不仅因为她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双栖会员;她的落款题跋颇具文人意味,如《姑苏意象》(98x180cm),其标题用四个隶书大字,紧接着是精到的行楷长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诗,岁次戊戌秋月,盈羽冀雁数次苏州写生有感并记于灯下也。”下面两方钤印的大小和位置也恰到好处。再如《家山秋景》(68x136cm)横幅山水,主题为四字大字行书,小字行书长款为两字或一字一行:“岁次丁酉秋月,盈羽冀雁写于京华并记于灯下也。”其笔墨线条功夫扎实老到。款文中的一个简洁的“写”字,似乎道出了文人画之精髓和心声,堪称以书入画、书画合璧之水墨精品。

  陈子庄(1913—1976)在《石壶论画语要》中有一则著名的论画命题:“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书法关过不了,画法关也过不了。金石、书法、诗文,画画的人都必须熟悉。”笔者以为冀燕深谙此理,所以她在狠抓自己的中国画本体创作的同时,一方面,深入对中国经典书法碑帖的研习、吸收和创作性转化;另一方面,她自觉加强自身我人文修养,癸卯秋,她顺利完成了在菲律宾碧瑶大学攻读“教育学”方向的博士论文毕业答辩。这是她经过不懈努力所取得的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令人艳羡。

  

  当代著名独立艺术家、评论家陈丹青说过:“中国只教画画,不教看画,很多很好的画家,包括美术史论家,一辈子不太会看画。中国的作家、音乐家、设计家、摄影家、导演、诗人、哲学家,还有所谓人文学家,当他们谈及绘画——真抱歉会看画的人太少太少了。”看来笔者有幸不在此列;但我不能说自己多么会看画,但至少基本能看懂冀燕的画。作为书法篆刻和文艺工作者,笔者最后想说两点,书法、篆刻和绘画始终是相通相融的姊妹艺术;但长期在北京从事与中国书画篆刻相关的传媒工作;基于这一点,笔者对冀燕的山水画还有另外一种刻骨铭心的的感受,旁观冀燕的画,自己仿佛看到了中国嘉德、中贸圣佳等一线拍卖公司预展大厅里悬挂的明清至近现代的山水画作品的风神……这样气息的联通,堪称神妙契合,混融无迹。冀燕还比较年轻,她有如此精湛的书法、绘画造诣和悟性;更有如此超乎常人的人文底蕴,笔者相信,她未来梦想中的艺术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加稳健和宽阔,渐入佳境,未来可期。

  2023年12月5日修订于北京

  (本文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篆刻刻字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院研究员,《社会与公益》杂志“艺术长廊”主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