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丁大军:在江南的“稻田”里精耕细作

丁大军:在江南的“稻田”里精耕细作
2024年02月28日 17:21 新浪网 作者 家居智慧谷

  

  □苏报记者 彭化成

  作为“中国式诗意”的城市典范,苏州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梦里江南”。随着岁月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这片土地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被誉为国内最宜居的城市,吸引着无数人来这里休闲生活,创新创业,丁大军就是其中之一。从痴迷书法艺术到打造“中国书房”全民阅读文创实践基地,再到创办“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已近耳顺之年的他,把生活和事业的归宿放在了苏州。在他看来,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富魅力的篇章,而苏州无疑是江南生活美学表现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有机会在这片丰沃的文化‘稻田’里精耕细作,夫复何求”。

  书法是流淌于中华大地的独特艺术形式

  记者:你的职业生涯比较丰富,这是否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

  丁大军:我的职业生涯确实比较丰富,这些经历都离不开童年时期长辈对我的深刻影响,以及后来在新华书店、扬子晚报等文化单位工作受到的熏陶。回过头看,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热爱,是驱动我不断向前的根本动力。

  我的家乡在苏北的农村。乡下文化活动匮乏,但我的爷爷却是个民间文艺爱好者,喜欢摆弄三弦等民族乐器,还曾参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的父亲从小耳濡目染,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后来做过镇上的文化站站长。父亲一直相信“技多不压身”,多门手艺多条出路,因此要求我们兄妹三人必须学习一些文艺特长。

  从五岁开始,我就一直练习书法和二胡。现在看来,父亲对我们的培养,主要还是出于朴素的实用主义精神,书法在他眼里也算是一门手艺技能。正是由于父亲的严苛教育,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成了远近小有名气的“文化人”,经常会有人邀请我去写标语、出板报、画宣传画。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是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参加工作以后,我在新华书店干了十多年,书香氛围的熏陶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随后不管从事媒体宣传还是企业管理,做文化工作始终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才让我在书法、策展、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都能找到个人定位和发展空间。

  苏州日报:你与言恭达先生有着颇多交集,能否谈谈你们之间的故事?

  丁大军:言恭达先生是著名文化学者,与他相识并且拜在他的门下,是我的幸运。他的为人之谦逊、为艺之精博、为文之厚实,让我受益终生。在我的心中,言恭达先生是一个立体的“坐标”,横轴是书艺文化,竖轴是人格品质,而我一直比照这个“坐标”在不断努力。

  我与言恭达先生相识已有20多年,他一步步引领我走进书法与人文的世界。他的教诲不仅让我在书法技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更让我对文化艺术、生活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告诉我,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书法的学习不仅需要长期积累和磨练,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需要关注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在言先生的指导下,我用心体会书法的内涵和意韵。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了个人的乐趣和追求,也找到了文化理想与人生使命。此外,他的文化精神也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始终坚守传统书法的精髓,不断创新和探索,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除了书法艺术与人文科学方面的交流,他还带领我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中,比如筹建江苏省文联鸿远文化艺术中心、创立江苏省动漫艺术协会、举办海南华旦文化论坛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在苏州成立“苏州东方人文发展研究院”,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为苏州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追随言先生20多年,我还学到了许多生活和人生的智慧。言先生常说:“要让书法成为中国人一生的修行”。人生如同书法作品,需用心去书写,每一笔都反映着我们的追问与思考,每一画都代表着我们的选择和决策。他经常鼓励我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用艺术与人文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记者:不久前,你的个人书法作品集《字觉》出版,这个作品集的名字有何含义?

  丁大军:《字觉:丁大军书法作品选集》包括大篆书法《道德经》《论语》《金刚经》三卷,这是我多年书法学习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我之所以没有采用个人擅长的楷书、隶书与行书书体创作,就是希望用带有个人风格的字体致敬中国文化的经典。

  至于为何起《字觉》这个名字,因为我一直把“因字而觉、依觉明理、遵理而行”这12字当作为人为艺的基本准则。书法是流淌于中华大地的独特艺术形式。在我看来,书法既是一种文化表达,也是一种艺术修行,那些流畅的线条、富有节奏感的字形,像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蕴含着古老的东方智慧。我认为“字觉”有三个门槛,“一觉”是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二觉”是从技到艺的变化,“三觉”是从艺到道的升华。一辈子修习书法,给我最深的启迪是,书法是手段而非目的,修习书法的最终目标应当是超越书法,从书法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从而涵养品格、砥砺精神、指导实践。《字觉》出版对我来说是一次个人总结,也是从头再来的起点,期待通过“说文写字”的实践和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书法这门古老而独特的东方艺术,让更多书法界人士从文化视角去思考书法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苏州是江南生活美学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

  苏州日报:除了坚持修习书法,这些年来你还一直在从事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具体有哪些?

  丁大军:我于2010年在南京创立了“艺+美术馆”,为公众提供一个接触和了解书法艺术的空间。在这个项目上,我首创了与地方媒体合作打造连锁美术馆的“艺+模式”,即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协同发力、立体宣传,同时在线下开设“艺+美术馆”,实体展示推介艺术品,此外还编辑了《艺+月刊》。“艺+美术馆”还定期举办各类公益讲座、艺术沙龙,做到“可看可听可体验”,让每一个到访的人都能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展馆成立以来,已经推出上百场展览展示活动,涵盖了国内众多名家名作,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他们的反馈和互动让我更加坚信,文化艺术普及推广的工作是有意义且值得的。

  在“艺+美术馆”成功推出的基础上,我于2015年在南京明城墙武定门打造了“中国书房”,成为集美术展示、全民阅读、文艺体验为一体的文创实践平台。在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希望依托“中国书房”文创项目,打造个性化书房空间,为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作出一些贡献。为此,我提出了城市书房与阅读空间“三书合一”的理念。“三书”就是书房、书店、书院,其功能设计的特点就是像书房一样有阅读写作和习字书画功能、像书店一样有文创展售与休闲娱乐功能、像书院一样有国学教育和培训体验功能。

  2017年4月,我们参与了南京建邺区公共文化示范点“寻找东方美 书房满建邺”项目。短短两三年时间,我们在建邺区打造的城市书房达40多家,吸引多个城市前来参观学习。“中国书房”还被授予“江苏省最美阅读空间”。南京申报世界“文学之都”时,“中国书房”作为“古为今用”的亮点案例被推介。

  记者:近年来,书房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丁大军:书房是古代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诗书的精神乐园,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书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热爱。

  古代书房也称为书斋、书屋。从竹简到书籍,从砚台到毛笔,书房内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书房不仅是读书写字的地方,更是文人心灵的栖息地和精神“庙宇”。在这里,他们或挥毫泼墨,或低吟浅唱,将个人的情感与理想融入字里行间,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脉络。

  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房的形态与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古代的藏书楼、书院到现代的图书馆、阅览室,书房始终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然而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实体书房逐渐被弱化。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书房的回归与复兴显得尤为重要。书房应当成为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场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阵地。

  当然,书房的复兴不仅是形式的回归,更应当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的元素与理念,让书房成为适应当代人需求的文化空间。比如,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书房,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获取与分享知识;也可以结合当代艺术与设计理念,打造具有现代审美与实用性的书房空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记者:六年前,你在苏州创立“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你为何会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苏州?

  丁大军:2018年我选择苏州作为“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的创立地,这个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苏州城市文化特质和江南文化深厚底蕴的深刻认识。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它的水乡风情、古典园林、丝绸文化以及独特的吴侬软语,共同构成了苏州独特的城市魅力。这种魅力不仅在于其外在的自然风光和物质文化遗产,更在于其内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精神。

  江南生活美学,是一种追求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在苏州,这种美学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论是古典园林的精巧设计,还是丝绸宋锦的细腻质感,都彰显出苏州人对于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选择在苏州创立“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正是看中了这座城市在江南生活美学方面的独特地位。我希望通过研究所的工作,深入挖掘和传承江南生活美学的精髓,同时推动这一美学理念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苏州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着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这些条件为研究所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相信,在苏州这片充满灵性和创意的土地上,我们能够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产业相促进的发展道路,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江南生活美学的魅力。

  希望在苏州的“稻田”里精耕江南文化

  记者: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丁大军: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致力于挖掘和弘扬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精髓,将这一地区的独特美学元素与现代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中心不仅着重梳理了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更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希望为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挖掘江南地区文化遗产方面,我们以苏州为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对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园林艺术、手工艺品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转化为具有市场潜力的IP资源,其中和江南人文、苏州文化相关的注册商标达200余件,比如“江南道”“我苏”“吴门四家”“明四家”“文人蟹”等,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无形资产资源。此外,研究中心积极寻求与旅游、时尚、影视等产业的跨界合作,推动江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培养了一批对江南文化特别是苏州文化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专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在我看来,江南文化如同一片丰沃的“稻田”,当代文化人有责任在这里精耕细作,这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文化源头和精神价值的回溯与发扬。研究中心将立足苏州,为江南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苏州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和承载地,你如何理解江南文化的核心价值?

  丁大军:江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文化概念。江南文化以其独特的精神图谱和价值观念,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聚落,同时将其蕴蓄丰美的能量向其他地区辐射。

  在我看来,江南文化是由江南文人引领,经过历代丰富和滋养而沉淀下来的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简而言之,江南文化的核心是江南人的生活方式。

  江南文化首先是一种务实进取、经世致用的文化。在苏州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苏州人善于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既追求高远目标,又注重脚踏实地,这种精神特质使得苏州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传承,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江南文化又是一种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苏州作为江南文化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无论是外来的文化还是本土的文化,都能在苏州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种文化的包容性,使得苏州始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当代社会,江南文化的价值越发凸显。江南文化的务实进取精神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江南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多元共存、和谐共处的文化模式。在我看来,苏州与江南文化是相互成就的关系,一方面,苏州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都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滋养。另一方面,江南文化也为苏州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底蕴。

  记者:在推动江南文化传承与苏州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你有什么新的思考?

  丁大军:苏州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作为一名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者,我坚信苏州的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未来我会深耕苏州。

  文化具有流动性和时代性,江南文化也不例外。在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当聚焦江南人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江南生活方式用IP产业“集成”形式加以传播和推广,让这种既诗性又务实,既雅致又朴实的优秀文化,以物化的形式渗透到当代人的衣食住行之中,成为“中国式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拥有数不清的江南文化资源,我们将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打造出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产品,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苏州文化的魅力。同时,我非常愿意将“江南曲”“姑苏见”“小窗幽记”“吴门四家”等一些极具江南风情和苏州特色的商标,无偿提供给有关部门或文化企业,希望能够为苏州塑造“江南文化”品牌,不断引领江南文化新表达,铸就江南文化新高地贡献个人智慧和力量。在苏州生活和工作我很有自豪感和幸福感,更有一种使命感,非常期待苏州能够打造成为更加令人向往的新江南。

  人物名片

  丁大军,本名丁克勤,江苏滨海人,自幼修习书法,先后拜学于言恭达、孟建、王守常等教授门下,出版有《字觉:丁大军书法作品选集(三卷)》等著作,近年来致力于“说文写字”:新时代书法学习创作与文化理论研究。2015年在南京创建“中国书房”文创实践平台,2018年在苏州创建“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曾担任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动漫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等,还曾在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高管。

  记者手记 一个“另类”

  著名文化学者言恭达曾这样评价丁大军:在我的众多学生中,丁大军可以说是个“另类”,是个“不一样的存在”。随着采访与交流的深入,这种印象也越来越深刻。

  熟悉丁大军的人,都知道他的“不安分”。从国企到民企,从制造业到流通业,从媒体人到经理人,再到创办文化公司,他一直在“折腾”,连他都戏称自己为“走神”。但是细细品味他的人生经历可以发现,苦闷、焦躁与挣扎始终与他如影随形,而这一切也许源于他在寻找精神的出口、灵魂的安放,这从他对书法的痴迷程度可窥一斑。

  五岁开始习字,书法伴随丁大军一生。普通人修习书法,不过是当作个人爱好、情感抒发,抑或是谋生工具,但丁大军似乎钻进了书法的“结界”中,试图以传统书法的“书写与研究”为媒介,去探寻“书法与文化、文化与社会”在当代的深层关系,并希望用这种理论诠释“书法、文化、社会”这种互动的历史进程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些年来,他办展览、做书房、开公司,不过是为了有更多资本去寻根溯源汉字与书法文化,进而为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经历数十年的跌撞摸爬,丁大军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六年前,丁大军在苏州创办了“江南生活美学IP与产业研究中心”,希望把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更多生活美学IP和文化产品。在他看来,不管是书法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只有根植于当代城市与生活中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苏州是传统与现代结合最好的城市,这里有最优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浙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