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种“免费体检”,要警惕!要警惕!要警惕!

这种“免费体检”,要警惕!要警惕!要警惕!
2025年03月25日 15:27 新浪网 作者 今日闵行

  法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曾经遇到过法律问题而感到迷茫无助呢?莘庄工业区推出了系列普法小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进普法小课堂,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一些商家为吸引顾客,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专门针对老年人关注健康、病急乱投医等心理,以及识别诈骗能力较弱的特点,实施各种诈骗行为。他们通过健康讲座、亲情营销、网络推广、上门推销等手段,安排所谓的“免费体检”“赠品活动”,诱导老年人上当受骗,许多老人因此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骗局。本期小剧场带大家走进——“免费体检背后的高价陷阱”

  免费体检背后的高价陷阱

  常见套路

  “免费体验”活动通常暗藏消费陷阱:

  1

  夸大效果

  商家夸大产品或服务的效果,吸引消费者参与体验。

  2

  诱导消费

  在体验过程中,不断推销产品或服务,诱导其购买。

  3

  强制消费

  体验结束后,常以各种理由来引导消费者支付费用。

  风险提示

  警惕免费活动

  应警惕“免费体检”“特效药”等宣传,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推荐。如有健康问题,应前往正规医院检查。

  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保险产品时,务必选择正规保险公司或渠道,咨询专业保险代理人意见。

  咨询专业人士

  如遇可疑情况,可向专业人士或监管部门咨询,避免盲目消费。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购买保险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避免因误解而遭受损失。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上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