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谁顶得住?《原神》和《崩铁》轮流冲第一

这谁顶得住?《原神》和《崩铁》轮流冲第一
2023年11月14日 21:43 新浪网 作者 手游那点事

  文 / 手游那点事 willow

  能赢米哈游的只有......

  时隔多年,我们再次从米哈游身上嗅到一股熟悉的“紧迫感”。

  一方面,米哈游旗下“双子星”近期表现可谓是十分抓眼:例如最近《原神》因限定五星角色时隔半年重回畅销榜首,而《崩坏:星穹铁道》(以下简称《崩铁》)也在畅销榜TOP2与国内拔尖产品打得有来有回。

  而另一方面,在上个月最新发布的游戏版号中,米哈游旗下的二次元ACT《绝区零》拿到版号。另外,同样运营超过7年的二次元元老级产品《崩坏3》,也即将在2024年迎来产品的全方位升级。

  一时之间,二次元赛道似乎重回2020年《原神》发布的那个夏天。但与当时不同的是,如今的米哈游早已不是当初的二线小厂,而他们手里的王牌也显然不止当初的一张。

  很难想象,在《原神》和《崩铁》轮流冲击二次元赛道第一之后,米哈游居然还有《绝区零》《崩坏3》这两手王炸。

01

   当《原神》和《崩铁》轮流冲榜 

  在聊最近《绝区零》获得版号、而《原神》《崩铁》轮流冲榜之前,我想先让大家简单回忆一下公测还不到一年的《崩铁》,在公测期间所取得的流水成绩。

  根据SensorTower5月数据显示:随着《崩铁》限定角色“景元”在5月17日正式上线,游戏当天流水达到公测以来的第2个峰值,促使《崩铁》的5月海外营收一路攀升至4月的3.4倍,成为米哈游旗下当月收入最高的手游。

  同时,得益于《崩铁》在全球范围炸裂的流水表现,米哈游5月海外营收环比激增41%,不仅创下公司流水历史新高,也象征着米哈游在当时正式迈入“两项爆款+多核驱动”的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我们先按下不表。总之,自《崩铁》在4月26日上线以来,该游戏与《原神》轮流冲击畅销榜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最近《原神》时隔5个月重回畅销榜首,而《崩铁》每逢新角色推出都能登上畅销榜TOP2,如此状况也不由得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当头部能够获得接二连三的成功时,将对他们所处的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过去这几个月里,《崩铁》《原神》轮流冲榜对二游市场最直观的影响,无疑是关于二游用户资源的再洗牌,以及加剧米哈游原有的虹吸效应。

  把时针拨回6月份,B站UP主“二次元流水观察”就结合多项第三方流水数据,大致推算出国内二次元手游的流水成绩。随后,部分用户截取视频中公开的推算数据,组合成以下这张让人匪夷所思的二次元流水饼图。

(数据来源:B站UP主“国产二次元流水观察”5月和6月成绩)

  从上图中我们发现,5、6月米哈游双子星不仅联手包揽近80%的二游市场,《崩铁》还在5月一举拿下超总和一半的流水。毫不夸张地说,即使考虑到数据在客观上存在较大误差,《崩铁》推出时的短期营收也早已跟《原神》相差无几。

  并且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主打轻度运营、门槛较低的《崩铁》已经吸引到大批年轻的泛用户,为米哈游在《原神外》开辟出第二个全新的玩家聚集地,这也导致早已触顶的二游市场将进一步向他们倾斜,二次元市场的马太效应被放大到新的高度。

  但更重要的是,米哈游从《原神》到《崩铁》,再到不久之后的《绝区零》,这些产品所产生的集聚效应,毫无疑问已经对市场现有产品的用户基本盘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在《绝区零》拿版号当天,某二游在宣发上与其撞车)

  以《崩铁》为例,这款产品出色的内容质量和美术表现,让它在“二次元”赛道存在感十足。而过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如果中小厂跟米哈游撞上同一赛道,并且没有在内容、玩法、美术等任意维度上做足差异化和风格化,就很容易遭遇突如其来的用户流失。

  而根据手游那点事观察到的产品数据来看,一些主打PVE、弱社交的泛二次元回合制游戏,在《崩铁》推出之后畅销成绩都受到不小的影响,而在买量营销方面,也有不少厂商向我们吐槽“根本买不过不追求ROI的米哈游”。

  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崩铁》《绝区零》这两款新作影响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市场上现有的二游产品,大量还未公布的回合制、动作ACT在研手游,同样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市场定位,做好与米哈游目标人群“错峰出行”的准备。

  而抛除米哈游市场抢量的话题后,目前已经有不少人观察到,《崩铁》的版更节奏与《原神》已经形成“内容错峰”,而在不久的将来,《绝区零》和《崩坏3》2.0的加入将会放大这一现象。

  从这个角度思考,我心中开始衍生出第二个问题:当米哈游旗下的产品开始内容互补,究竟意味着什么?

(前段时间非常著名的米哈游“三集连播”)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跟我刚才提到米哈游的“多核驱动”有关。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无论是《原神》还是《崩铁》,都是非常典型的内容消耗型产品,即使目前工业化体系已经趋于健全的米哈游,也无法避免游戏出现内容空乏的“长草期”。

  但上述两款游戏的错峰更新,却是以一种取巧的方式,既满足了用户对版本内容的需求,也能大大缓解内容游戏内容不足的痛点问题,减少“长草期”给玩家带来的负面反馈。

  我们可以从米哈游实际做法出发,《原神》和《崩铁》的版更日期已经补足另一款游戏的版本“空档期”,即由《原神》率先开启新版本活动,再给玩家两周时间消耗版本内容之后,最后由《崩铁》开启新一轮版本活动,如此反复。

(《崩铁》上线之初,版更和前瞻会都与《原神》完美错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开放世界玩法的《原神》和轻度回合制的《崩铁》,恰好能形成玩家群体常说的主/副游定位,这也意味着二游重度用户可以在这两款游戏中反复轮换,消耗游戏内容的时间和周期也会被大大拉长。

  要知道,游戏市场的竞争根本上是对用户时间的争夺。而米哈游如果能通过未来的《绝区零》《崩坏3》2.0等产品铺开长线的游戏版本,就意味以产能见长的米哈游能一下子掏出多倍的、更多元的产品内容。

  届时,如果一些玩家每天有限的24小时被米哈游产品长期预定,那这些聚集在品牌旗下的核心用户,就已经被牢牢绑在米哈游的战车上。

  这样一来,如果后续《原神》《崩铁》《绝区零》等米哈游产品轮流冲击畅销榜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个堪称“零和博弈”的二游市场,相信没有几家厂商能扛得住这样连绵不绝的内容攻势。

(知乎:假如《崩铁》的流水能稳定持平甚至超越《原神》)

02

   “全家桶”出动 

   米哈游雪球越滚越大 

  说完目前米哈游组合拳对当下市场的影响,我想也是时候以一个动态、未来的视角,去聊聊米哈游部分已经藏不住的特征。

  事实上,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刚拿版号的《绝区零》要如何成功,或者说未来能取得怎样的成绩等话题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自米哈游从《崩坏3》起势以来,这已经是这家厂商连续第五次做出相当头部的游戏产品了。

(米哈游全家桶)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2014年上线的《崩坏学园2》帮助米哈游奠定公司未来的发展基调;2016年全平台公测的《崩坏3》,则彻底让这家公司在当时还颇为小众的二次元赛道中打响了名气;甚至2020年7月推出的女性向手游《未定事件簿》,也曾一度坐上国内该赛道的头部位置。

  再后来,真正拔高米哈游行业地位的开放世界游戏《原神》,于2020年9月28日问世,让此前无人踏足的“二次元开放世界”品类成为行业争相加注的对象,以一己之力颠覆市场。

  紧接着,在《崩坏3》主线故事完结之际,2023年的《崩坏:星穹铁道》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开服成绩,并再次给国内二次元赛道添置一款月流十亿级的超级爆款。

  从米哈游这十年来接二连三的成功来看,他们显然已经掌握成熟的爆款方法论,换句话说,米哈游已然具备一定的成功惯性。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拿意思相近的游戏黑话「滚雪球」举例:通常来讲,滚雪球一般指代游戏的某一方占据优势时,可以趁机跟对方拉开更大的经济差,从而把优势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取得胜利。

  而这套逻辑在米哈游身上同样适用:经过这些年《崩坏3》和《崩铁》的不断发酵,这家公司积累的游戏口碑以及用户规模已经来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当这些爆款产品被转化成品牌势能时,品牌自带的流量也能够“裹挟”着米哈游,并将其带往成功。

(仅B站粉丝就合计突破3000万)

  但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如果米哈游能将“做一款爆一款”的惯性一直持续下去,这个现象究竟会带来什么?

  • 首先,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对产品数据的指数级提升。

  我们不妨把时间回调到《崩铁》上线之前,我相信即使期望拉满的情况下,行业对于《崩铁》的流水预估最多是开服与《原神》五五开,然后在流水稳定之后有《原神》二分之一的水准,米哈游就可以开香槟了。

  但实际上,在游戏公测的10天之内,《崩铁》的全球营收突破1亿美元,比《原神》公测同期多出了2000万美元。如果将周期拉长到开服首月,《崩铁》的公测流水更是可能触及二游历史第一。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虽然《崩铁》各方面的制作水平的确很高,也曾一度被玩家戏称“完美副游”,但游戏本身的定位(可以玩的番剧)+回合制玩法似乎架死了这款产品的玩法上限,让《崩铁》难以做出颠覆性,或者说标杆式的玩法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天然带上“基因锁”的《崩铁》,以回合制游戏的身份创下创造国产二游流水记录(SensorTower),甚至让其他二游产品望不到其营收的尾灯,这件事情本身就多少有些意味深长。

  而这个现象也让我进一步确信,在《崩铁》成功的背后,米哈游已经积累五代产品的品牌流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这份红利,推动着米哈游一步一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 其次,“成功惯性”的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人们对未来新品的信心更强,且期望被无限拔高。

  我很难用具体的数字量化“成功惯性”与“新品期望”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旁敲侧击。我举一个明面可见的例子,例如在2019年6月8日,《原神》在B站上发布了第一个官方PV,总共耗时四年斩获总播放555.7万。

(四年,555.7万)

  另外一边,2021年10月8日《崩坏:星穹铁道》同样在B站发布pv,用两年的时间拿下613.8万总播放。

(两年,613.8万)

  那首曝PV才发布一年,甚至第二次测试还没开启的《绝区零》呢?

  答案是——一年,1071.4万,这个数字险些成为上述两个PV的播放量总和。

  我们可以试着思考一下成因:是米哈游给《绝区零》PV大肆买量了?是ACT玩法在B站是T0级别的人气品类?还是说这款尚未二测的产品,已经自发聚拢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死忠用户?

  在否定一个接一个过于荒谬的假设后,我发现《绝区零》居高不下的热度,似乎还是印证了“成功惯性”的说法。

  毕竟继《原神》成功之后,《绝区零》从2022年曝光伊始就备受行业瞩目,而这款产品不仅很好地继承米哈游的技术积累,还吃到《原神》和《崩铁》的品牌效应,让人们对这款新品的期望被无限拔高,对公司品牌无比信任。

  而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人们对公司、产品的信任和期望,就会转换成实际的流量,变成米哈游品牌下聚集的用户,变成《绝区零》所有明面可见的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从《绝区零》目前的PV以及实机表现来看,干净利落的ACT玩法、依旧在线的美术质量,在各种buff的加持下,《绝区零》开服大爆似乎已经成为必然。这样一来,夸张的品牌流量搭配上不俗的产品表现,《绝区零》似乎已经具有又一款全球月流十亿级产品的征兆。

  换句话说,米哈游积累的成功惯性仍在继续。

  但说一千道一万,《绝区零》依旧只是米哈游这七年来推出的第六款游戏,倘若这份庞大的爆款流量被米哈游一直沿用下去,将“做一款爆一款”的商业模式发挥到极致,等到第二款《原神》、第二款《崩铁》问世。届时,用户触顶的二次元市场还能塞下几款这样的产品?

(知乎:假如《崩坏:星穹铁道》的流水能稳定持平甚至超越《原神》,对业界会造成什么影响?)

03

  谁能拼过米哈游?或许只有...... 

  在最后的最后,我还想聊聊关于最近圈内开始流行的一个问题:如果《绝区零》再获成功,二游厂商要怎样才能拼得过米哈游?

  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开放式的问题:有人从米哈游现有“双子星”的成绩出发,认为他们早已经在二游赛道立于不败之地;也有人认为米哈游现在声势太“燥”,需要等待《绝区零》正式推出之后的项目成绩,才能判断米哈游接下来的趋势。

  虽然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市场,断言某某厂商垄断赛道是一种既荒诞又好笑的说法。但不得不承认,在切身体会米哈游接连的内容攻势后,我的确头一回产生「米哈游吃空二游」的念头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今年年中,已经宣告1.0主线完结的《崩坏3》在7月7日照常推出限定角色,而这款已经“服役”七年的老产品,在一夜之间逆势上升128名,于当日凌晨2点跻身畅销榜TOP10,来到众多二次元新游都未曾到达的畅销第9。

(畅销排名一天暴涨100多名,直抵第9)

  紧接着,在7月16日米哈游举办的夏日嘉年华上,官方也在现场宣布《崩坏3》2.0版本将在2024年春天上线,还透露这些年项目组一直在改进《崩坏3》的底层代码,此次更新将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崩坏3》。

  从以上的两件事情,我们至少可以得知三点信息:

  1、米哈游愿意继续给老产品老IP投入资源,同时支持游戏进行大规模的包体更新;2、老产品目前仍然具备冲击TOP10的能力,游戏也愿意在内部不断自我迭代;3、核心用户规模超出预期,新老玩家愿意继续给游戏投入时间和金钱。

  如果将以上三个现象具象化成符号,你就能发现《崩坏3》已经形成了由厂商、游戏、玩家铸成的铁三角——厂商坚持投钱,游戏自主迭代,玩家乐意买单。

  实话说,这是很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光景,特别是在这款游戏来到第7年的今天,如此场景才会更显梦幻。

  在这样的背景下,属于米哈游的产品打法已然初步形成:超强的品牌效应和工业化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堆出较多的内容,从而让旗下游戏一次又一次地迎来开服大爆;而刚才提到正向闭环的三角关系,也确保产品的长线运营以及生命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和积累,将用于打造下一代旗舰产品,并以此循环。

  当然,现在讨论2024年《崩坏3》的成绩还为时尚早,而如今准备开启二测的《绝区零》也暂时不能扛起米哈游的大旗。但即便如此,米哈游在2024年爆发的势头已经昭然若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拼得过米哈游的,或许也只剩他们自己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