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海交大韩海波:科技战“疫”,政府和高校该如何应对?

上海交大韩海波:科技战“疫”,政府和高校该如何应对?
2020年03月10日 13:47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教育在线
上海交大韩海波:科技战“疫”,政府和高校该如何应对?

  疫情至今一个多月,对中国(及其全世界诸多国家)形成了冲击和巨大影响,各行业均在进行积极思考和应对,在此背景下,笔者从科技工作视角(从高校和政府两个维度),调研了了相关管理人员、科研工作者,重点讨论和交流疫情对科研工作的影响,我们应对的思路和举措,未来科研体系需改进和优化的方向与建议。

  01

  疫情对现有高校科研体系影响,高校应对措施和建议(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疫情爆发以来,高校科研教学总体处于停滞状态,科研工作来说,现阶段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在校人数比较少,根据研究生还未开始返校,科研管理服务部门人员春节假期外,在部门人员适当控制的情况下均安排人员到校开展工作,保障科研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有序开展,院系科研人员工作形式主要集中在网络交流、数据分析和文字撰写等方面,除人文社会和个别设计、计算、理论等基础研究外,涉及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领域,如加工测试、人员调查、学术交流,试剂采购、生物样品培养分析等影响比较严重。总体而言,在研的科研项目执行进度和个别项目完成度延迟不可避免,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成果转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学校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科研攻关及抗击疫情工作情况。1月29日,科技部下达《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相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之中。随后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工信部、上海及各省市启动了相关领域的应急专项。上海交通大学在疫情发生之初成立了疫情防控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抗击疫情与科研攻关并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应对。

  一是强化疫情防控安全有序,强化价值引领,组织和号召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做出贡献。学校及时发布《科研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预案》、《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工作实施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室运行申请备案通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倡议书》、《致上海交通大学全体科研工作者的一封信》,系列工作的开展,有效应对和降低疫情不利影响,提高了科研一线人员的凝聚力,防控与服务保障相结合,对重点亟需支持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应急状态下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利指导。

  二是发挥学校医、工、理、文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积极组织资源和团队提供科技支撑。学校1月23日率先启动“医工交叉研究基金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攻关专项”,支持教师及医护人员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疫苗及药物研发、疫情防控和应急科普等等方面开展研究。2月8日,学校党委常委会通过成立疫情防控科研工作组,2月10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管理软课题研究专项” 支持围绕国家疫情的发生与演变、防控与管理、社会影响、疫情后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开展研究。2月15日启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国际合作研究方案征集”,以期形成本领域国际合作开展的指导建议,挖掘并指引近期及未来国际合作科研新方向。3月5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知识产权保护” 支持科研团队提升专利质量加快授权、提供知识产权检索分析、支持专利转化和应用。向科技部、教育部、自然基金委、国防科技部门、上海市积极推荐项目68项(含国防类29项),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一线,取得了积极的效应,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刊发报道近百次。如:

  生物医学工程团队与之江科技公司合作,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并为2月21日湖北核酸检测存量清零作出重要贡献;电信学院团队“疫情防控机器人”助力科研防疫;韩泽广教授团队揭示新冠病毒潜在易感器官; “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用于抗疫一线;环境学院团队参与研制“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驰援武汉,实现垃圾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医学院科研团队提出分阶段估计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趋势,为相关方案提供准确支持;附属仁济医院研发的“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盒”获科技部优先支持;附属瑞金医院团队研究验证重症患者的治疗利器-新冠肺炎恢复期血浆疗法。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明“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有效阻隔气溶胶。公共卫生学院团队组织《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系列科普讲座和宣传材料,并推进网上科普展活动,取得积极社会效应。瑞金医院团队与王辰院士团队编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使用手册》,管理学院陈方若团队组织撰写的《疫情对社会经济行业产业影响的影响应对》、《超大城市疫情治理模式》《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国内外舆论研究与干预》《疫情对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与思考》等50多篇资政建言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认定。

  三是分级分类做好疫情防控下有序开展科研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校有关实验室运行实行审批与备案制度。因工作需要必须运行的实验室,说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室确需运行的原因,以及主要开展的科研活动紧迫性,相关工作不可通过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开展的理由,说明实验室运行防护措施保障情况(口罩、手套、消毒等防护物资保障情况,实验室消毒工作方案,实验室安全及应急预案,以及其他防护情况);说明人员安排情况(进入实验室人员数量,是否符合进入学校的标准,错峰进入方式,开展工作方式,餐饮安排,体温监测上报等)并提供详细人员情况名单;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室运行责任落实(对实验室人员、设备、安全等方面的责任落实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内人员聚集的保障措施,确定具体责任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批并报学校备案后方可开放运行,所有申请通过学校一门式服务系统手机APP进行办理,审批通过后会以短信或邮件方式通知实验室负责人。经批准运行的实验室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控措施,不得要求学生提前返校,最大限度减少实验室内人员聚集。在上述原则下,学校经审批相关实验室有序开展科研工作,有效保障了关键重要工作的不间断。遵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在疫情解除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会议活动安排。严禁组织大规模会议活动,严格实行会议审批制度。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召开评审会议。确需专家评审评估的项目,充分利用函评或视频会议评审方式,开展线上评估评审。在满足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各部门应创新沟通方式,通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工作。严格出差管理。严格控制出差,严禁到重点疫情地区出差。严控出国审批,如确有必要,须经院领导同意,并报学校审批。

  四是创新办公模式,全面推行科研服务产在线,保障管理服务不间断。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组织科研工作者撰写和完善科研项目申报材料,及时整理现有的科研结果,积极撰写论文、专利、专著,不因疫情发生而减少科研成果产出;及时关注国家、上海市对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科技奖励等各类工作的最新规定和要求,积极响应布局。科研服务常在线。科研管理部门保持工作状态,随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升科研服务质量。发挥线上办公的优势,充分利用好“交我办APP”,实现非接触情况下完成流程审批工作,涵盖项目审批、合同签订、分析测试委托协议、知识产权申报、成果、平台建设在线审核,和电子印章业务。通过网站、OA系统、邮件、微信公众号、视频会议等多种途径进行校内通知,并对科研人员进行指导和答疑。

  当前高校科研工作及项目管理工作有关需求和建议:一是顶层设计成立联合(中科院、高校、医院、企业联盟)疫情防控科技工作机制,积极汇总和梳理所有单位在疫情防控领域研究技术储备和政策建议,吸纳和确定研发需求和主攻方向,设立绿色通道支持和悬赏有关团队和实体,促进信息人员数据和成果的交流共享,提供相关实验设备、样品和试剂材料、分析测试手段的共享平台和交流群,组织有效力量促进交叉合作攻关,降低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提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城市治理和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推广覆盖科研管理全流程的网络信息无纸化非接触模式,提高和推广网络信息对科研项目管理流程的支撑,利用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宣讲和交流研讨,包括项目规划、研讨、评审、答辩、验收评价、奖励评审、新文件发布、会议培训、成果交流等,提升管理计划的执行力和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并保存宝贵的现场记录。如上海一网通办对科研体系业务覆盖面和接口,比如技术合同认定在2020年初上线,极大提高了审批时效,有效避免了疫情对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的不利影响,保障了经费认定免税和企业相关的政策激励效果。三是建议对实验相关性强的项目进行适当延期验收。比如涉及测试化验加工、会议、差旅、燃料动力消耗等研究的项目,受疫情客观影响,无法按期完成,应批量延期处理(在原截止时间延期4-6个月),特殊情况下影响严重的项目进行任务调整或者必要终止。

  02

  科研系统当前亟待攻关任务和未来布局调整方向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以上阐明了科研与疫情的关系,并为加快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做好应急状态下科技工作指明具体方向。明确疫情背景科技功能、战略定位与疫情的关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强调协同作战,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提出当前研发攻关重点:加强同一线配合,组织精干力量、急事急办,坚持在疫情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合力攻关。统筹病毒溯源及其传播途径研究,利用病毒蛋白和不同受体的结合特征,评估可疑动物作为中间宿主的可能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高精准度和筛查效率。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同时根据一线救治需要再筛选一批有效治疗药物,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同时密切跟踪国外研发进展,加强合作,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加强隔离在家群众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心理健康研究和工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及时有效捕获信息,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推进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有机衔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备。

  03

  新型举国体制加快生物安全人口健康等领域协同科研体系建设与力量布局

  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战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刻不容缓, 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与非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交织, 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误用和谬用等生物安全威胁不断显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发布国家级生物安全战略, 建立全流程生物防御体系, 强化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近半个世纪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现阶段非常有必要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 建立起全国范围的、完善的生物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尽快完善生物安全相关法律和政策, 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政府和承担研究单位应该做好生物安全相关研究的防控设施的配备管理,研究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范,杜绝“病原外泄”、“次生污染”、“试剂药品安全”“样本数据安全”事故发生。成立相关科研及实验安全管理委员会,专门就有关安全进行指导、监督和保障。安全科研管理应该进一步拓展到“生态环境”“种子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等相关领域。

  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此次疫情对中国而言不亚于发动一次严重的生物安全战争,作为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事件,表现出我国现有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在机构设置、组织协调、硬件资源保障、人员短板和不足,暴露当前体系和储备的不足,面向未来需解决方向性、系统性和基础性问题,从提升公共卫生和防疫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品研发、消费升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社会系统管理而言,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加速向大都市圈聚集、人口密度和流动速度大幅提升,疫情爆发概率扩散速度也随之提高。根据公布数据我国百万人口城市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非常不完善。对巨大公共卫生灾害应对的有利保障,应该由国家统筹规划、各级政府建设,如上海黄浦江的防洪大坝,须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以抵御对城市毁灭性打击。

  加强分级有序应急防疫体系的建设:一是应急响应体系(拉警报和应急行动预案与落实),包括医院临床、公共卫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联动管理和信息直达、应急状态下权利分级与授权机制,及相应的科技支撑能力,如病毒研究检测实验室、研究与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能力。二是防疫物理设施和资源保障与管理能力,政府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由卫生部门牵头, 根据医药物资储备物品种类(病人防护用品和设施、药品、疫苗、诊断试剂和器械等)、可保存、生产速度的性能特点, 评估生产能力形成应急储备预案。建成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 并在区域节点城市建设区域储备分中心, 同时完善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开辟国际物资采购渠道等方式, 加快资源整合和市场补充, 形成科学完备的国家公共卫生储备制度和应急保障能力。三是疫情紧急征用机制和技术支撑,战时状态备用和相关符合条件的民用设施,包括酒店、体育场馆、展览馆、闲置房产等,建立相关的清单和应急指挥系统,以及信息处理、建设运行能力,由政府统筹规划和管理。此外还有非平时要加强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文明治理结合)。

  提高公共事业社会发展“市场失灵”领域的研发投入比例,突出对中国人群健康、临床问题、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导向,立足中国问题开展机理和病理研发,突出学科交叉、中西结合。建立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公共卫生学院、科研院所、CDC和行业企业对接,实现预警、防范、控制、治疗、测试、研发、产品整体设计,实现科研从临床现象和需求出发回到临床转化应用的闭环,和人才、项目、平台、成果多要素的正反馈体系。基础研究对于掌握疫病的发病机理、流行规律、防治靶点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溯源和揭示机理的过程中,实现原创性和基础上的突破和引领;应用基础研究摸索技术、制剂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再回归到基础研究进行机制解析,最终打通整个技术体系;应用示范研究则是在实践环节检验研究成果,并在更大的尺度提升成果的实效性,反推基础研究的深入,形成良性循环。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科研纳入国家十四五和中长期规划重要部分。2003年SARS以来,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才技术和储备有所放松,导致这些疫情捉襟见肘、举全国之力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教训。近期五部委印发的加强基础研究文件中,国家科技计划突出支持原创方向中已经增加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科教医学产”联动的协同培养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不全、联通共享环节欠缺, 存在“防控-治疗”分离的问题。表现为临床重治疗却往往忽略人群疾病流行模式的改变, 公共卫生也不能很好发挥疾病早预防、早发现的作用。在此次疫情发生早期, 临床医生从个案诊治中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传人的可能性, 但是却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公共卫生队伍能够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 进行细致、缜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确诊问题。同时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教学交叉较少, 临床医学背景学生真正参与公共卫生实践的机会很少。此外,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执行功能分属于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由此导致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存在分割。

  04

  科研管理体制组织模式和管理评价方面,突出“科技创新”、“科技治理”、“治理科技”全流程有机结合

  一是需要建立应急状态下科研体系,以备“战”时所需。这次疫情同时也考验了我国科研管理应急体系的能效。面向未来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尊重科学、顶层设计、高效调度、分工协作、平战结合”的科研管理体系,平时准备好应急行动指南,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建立覆盖疫情防控全生命周期的有序的决策、指挥、行动和保障体系,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整合医院临床、公共卫生、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教学与临床实践、产业化与应用,提高重大科研攻关力度, 打通流行病学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机构的交流渠道,节约资源和时间,提高效率。

  科技研发资源投入优先性选择方面应适当做出调整。科研计划的遴选应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产业经济发展、原始创新引领、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四个领域同步开展,尤其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应加强政府引导布局的优势和责任。结合科研范式新的发展趋势,与重大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必须通过多学科交叉、干湿结合、多尺度融合方式进行,也因此更有利于发现新规律、新原理,实现突破和引领。项目研发周期,除了在实效性要求比较高(如应急期间)外,面向未来应适当设立中长期(5-10年,甚至更长)研究计划支持,并根据不同需求和研发参与度、研究基础情况,设立“竞争性”“委托制”“悬赏制”等多种形式的项目模式。在项目组织策划中,应围绕需求和问题导向,鼓励多学科交叉,如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医学、心理学科、仪器研发、信息科学、管理学科等,鼓励增加“治理科技”,提高对城市治理、社会民生方面提质增效和风险防控、治理优化的支撑能力。相关领域重大研究计划遴选和验收中,除了科学家之外,还要会同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充分讨论。需要正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全民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与大数据技术结合,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官方媒体在防范谣言中的权威作用, 发挥专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引导作用,正视和善用大众媒体在疫情防控中的宣传作用,建立科技辟谣信息系统常态化应对舆情危机, 规范舆情产业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国际大科学研究的选题与合作方面,目前由国外发达国家主导,我们以参与为主模式难以实现主导和引领,应该探索立足我国国情的国际大科研计划,“以我为主、开放合作、为我所用”,面对人类共同挑战,同有关国家特别是疫情高发国家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数据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建设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以“大健康理念”为导向, 建立国家大健康(ONE HEALTH)基础研究大科学设施, 加强人畜共患病、环境与健康等的研究力度,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WH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的合作, 建立更加紧密和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 通过跨部门、多学科和全球范围内通力合作, 提高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再如慢病防治、传染病症环节、疫苗研发、中西医结合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

  着力强化多元融合的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建立重大传染病国家实验室体系,并由国家实验室管理和实施“传染病重大专项科技计划”,在各省市建立国家实验室分部,全面开展传染病流行病学、预防、药物和疫苗研发。在此基础上, 在高水平医学院、研究所布局建立若干BSL-3级实验室,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在疫情暴发的时候实验室可以有效为基础临床协调服务;汇聚转化医学国家大科学设施、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医院和临床研究中心(目前全国50所,北京24个,上海6个,与需求和城市规模及分布不对称、资源投入不足、功能定位和协调能力有限)、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基础上,建立公共卫生研究功能性平台或者卫生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lth),应发挥科教医产政联动效应,布局重大突发传染病专项研究, 开展传染病发生、发现、确定的系统性整合式联合攻关, 加强地区间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的研究成果交流和推广; 建立快速药物筛查系统, 有方向性的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通过实验室体系、开展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汇聚和培养高端人才、建设专职科研队伍、联合生物医药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建设科技创新联盟和公共卫生研究与发展智库,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合作。

  项目过程管理与成果评价应用。涉及生物安全和伦理等领域研究,需加强诚信与安全(包括样品、试剂、数据、信息)监管,提高学术治理体系能力。提高生物医药类研究临床应用和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的比重,公共卫生健康及生物安全领域项目,验收和评估增加对服务一线需求应用效果、促进人才培养就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权重,进行前期立项和验收,医药领域科研产品,需要强调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应用一线和产业倾斜。对验收指标与研究成果进行公示,研究成果面向社会尤其是一线应用和企业推广开放,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和交流合作,从机制体制、数据中心等条件能力建设上及文化弘扬上营造跨学科科研合作及数据共享的氛围。强化成果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从顶层设计、技术成果布局、形成和保护,到面向行业产业转化和分级共享进行全生命周期设计,强化高质量核心技术的自主安全可控。强调科研人员科学精神和贡献,大幅减少为发论文而发论文、为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的项目研究,大幅度减少论文、专利指标化评价的不良影响,提升论文发表、专利申报质量把关、数据信息安全保密审核、突出科研成果代表作评价比重,倡导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工作问题、鼓励生命健康类研究成果在国内刊物发表。提升公共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普类研究投入力度,并扩大相关成果的宣传和应用,提升科研人员对大众科学素质积极作用和要求,比如项目评价和人才评估中提出科普类文章、举办和参与相关的发布和宣传活动的要求。在科技人才评选和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中,适当体现社会公益类工作的贡献(即除了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和发明奖、科学普及奖之外,增加公益事业科技创新与管理贡献奖)。

  05

  此起疫情背景下,作为政府部门也需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行思考

  如投资设立的网络信息数据平台类(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功能设计和运行管理机制,实效性、投入产出等,尤其是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和短板进行评估,一是封闭的数据系统对开放社会信息体系的适应性,内部上报数据统计体系如何应对开发社区和人口变动。二是数据规模是否能满足应用效果,后台的管理和运行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巨大信息流量。三是前期投入资金如何覆盖运行成本,当前应用范围和受众下,如何解决收益来源和开发升级,应对社会广泛应用需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面向未来如何从把城市各类居民开展服务作为相关平台的宗旨,将信息化相关服务进一步推向市场。本次疫情防控部分需求也通过市场平台运营解决,是否意味着未来传统的政府单方面投入和运用的智慧城市平台,大数据中心以及网络化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开放和提高市场化企业合作。未来城市治理智慧化和数据化转变的几种可能:一是更多依赖规模的数据公司运营;二是数据来源更多来自手机信令和大规模互联网公司;三是政府从自主投资向购买服务转变;四是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五是数据和智慧服务应用进一步拓展,包括公共卫生、疫情防控、以及在线教育和会议服务等;六是重视互联网数据和手机信令等数据资源的存储和保护。

  参考资料:

  1.《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决胜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旗帜》王志刚

  2. 科技部《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3. 科技部 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

  4.《关于强化科技应急响应机制实现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的通知》 市科委

  5. 《上海交通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工作方案》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中国科学:生命科学》陈国强 江帆

  7.《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科学发力还差啥》《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辛雨

  8. 先关领域研究人员、管理工作者访谈整理资料

  9. 教育部 知识产权局 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

  10.《新冠肺炎疫情对若干行业的影响分析》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

  本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项目管理中心 韩海波

上海交大韩海波:科技战“疫”,政府和高校该如何应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疫情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