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如何与经典重建亲密关系

如何与经典重建亲密关系
2023年07月20日 16:15 新浪网 作者 安徽影视频道

  近日,中学语文名师郭初阳的新书《这样读透一本书:给孩子的文学精读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精读”的方法指导为核心,在郭初阳老师的领读示范下,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文学经典阅读课。阅读是一个从“一”到“多”过程,读透一本书也就意味着抵达所有的书

  不久前,郭初阳与中英文双栖名师王小庆、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颜炼军相聚杭州晓风书屋明远书院,与读者们一起分享了“与经典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如何读透一本书”“怎样使学生保持阅读热情”等话题,现场气氛热烈,三位老师的对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以专业高度回应了很多学生、家长、教师对语文学习和阅读的困惑。

  与经典重建一种亲密关系

  王小庆:今天到这里来,我想大家都很好奇:郭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读了这本书,对我们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有什么帮助?我先抛出这两个问题,让郭老师说说。

  郭初阳:感谢大家,顶着热来参加活动。原来我是教书匠,因为疫情而停止了。我问自己:如果不教书,是否可以活下去?在两三年里慢慢地转变角色,从教书变成写书,角色变了而思路没变,写作时依然像在课堂:探索、研究、阐释一本经典。先有经典作品在,然后有阐释的书与原作相辅相成,围绕原作的阐释,不需要无中生有——就像脂砚斋评《红楼梦》,有所依附,形成好玩的多声部——这样的写作很安全,难度也低,慢慢地就写出了这本书。

  我希望借着这本小册子,重新激发大家对经典的兴趣,把书中所示例的经典作品先看一遍,再来读这本阐释的书会更好。这个时代的资源太多,有本书叫《注意力商人》,讲一个人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东西牵引过去。人生有限,时间宝贵,我写这本书就是一个提醒:要把注意力转向伟大的书

  《这样读透一本书:给孩子的文学精读课》

  郭初阳 著     2023年5月

  颜炼军:郭老师、小庆兄我们是多年好哥儿们,自称“三个火枪手”,在写作上,好朋友之间也形成一种相互鼓励、相互讨论的氛围。比如我上过两次关于莎士比亚的课,最后成文字,就得益于我们彼此的鼓励。看这本书也很亲切,许多细节跟友谊关联,包括这本书的出版,也跟我们的友情相关。昨天我参加诗人陈东东夫妇在“纯真年代”的新书分享,听他讲了自己写作动力的来源,很有意思,他说八九十年代他写作的动力常来源于好朋友之间通信。新世纪以来电子传媒兴起,那种亲密写信的习惯消失了,有段时间就觉得很孤独,大家虽然都很熟悉,但亲密交谈变少了。回到这本书,就像刚才郭老师讲的,好的阅读,就是通过读书,通过经典重建某种与世界的亲密关系,像读好朋友的信一样,去读自己喜欢的书

  这本书可分“序篇”和“正文”两部分。前者是一组灵动的小文章,是作者在不同语境下写成的有趣短章。正文围绕着经典作品示例展开。它是主线或核心磁环,就像柏拉图那个著名比喻:一个磁环接着另一个磁环,建立起广阔有趣互文世界。这种互文性,有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有中西经典的关联,有历史与虚构之间比照,也有社会学、法律等角度的文学作品解读。简言之,这本书呈现了非常理想的读书范式。读一本薄经典,却可以有效串联打通知识壁垒。学习的痛苦,我认为很可能是来源于知识壁垒,到了一个死胡同里;一旦发现死胡同跟整个世界联系,就有一个无形的力量,让有限存在跟世界整体发生通透的关联,换言之,一本书就成了所有的书。“这样读透一本书”,就是通向所有的书。围绕一本经典建立起的见识的磁场越大,我们就越有能量

  王小庆:这本书我是非常认真地读的,因为里面提到的作品几乎已经成为经典。作为一部经典小说,它的几个要素我们不能不考虑。第一是它的现实模拟性。第二个要素,是对未来的预测性。第三个要素是才情。我们知道艺术家,包括小说家,他们的才情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纯粹靠训练就能得到的。在我看来,伟大的小说,都具有这三个要素。

  那么,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如何感受到这些要素呢?郭老师在他的书中,充分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学习特点。他的写作语气甚至写作视角,都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展开。这是他作为一名老师的职业习惯。他的大篇幅的文本解读,目的也不是告诉孩子他自己的发现或结论,而是告诉他们,通过哪些路径或角度可以实现对书中的经典示例乃至更多作品的多元发现。不得不说,郭老师真是个优秀的老师!另外,郭老师在每一个章节里都设置有“谈艺录”,简单地说,是对小说艺术性的剖析。他从写作的角度、要素以及方法技巧上进行解析,这些对我们读者尤其是小读者很有帮助。所以我觉得这本《这样读透一本书》,不是简单的对故事本身的思想性挖掘,它同时也包含了对其艺术性的探讨。

  儿童需要的是经典文学,而不是“儿童文学”

  郭初阳:王小庆老师提到,我们如何来看待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的关系?我最近买了一套十六卷的《契诃夫文集》,契诃夫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提出了一个观点,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儿童文学,我们不需要什么儿童文学,那给儿童读什么呢?只要从经典文学里面选一些合适的给他们读就可以了

  王小庆:这点我非常赞成。假设有儿童文学,就应该有老年文学。儿童文学,更多的是我们为了关注儿童而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文学概念,是不是?

  郭初阳:所以教书二十多年,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是把少年人带到伟大的书面前,像一个媒婆,让孩子和伟大的书产生爱情,有些时候,教师不必刻意做什么,爱情自然会发生。遗憾的是有些中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的角色是王母娘娘,干扰了学生对好书的理解与爱。

  有人说这本书的第一句是个警句,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真实的教育环境里摸爬滚打多年后的真切感受。我甚至觉得,如今的我们不再需要学校,一个人有效的学习和良好的教育并不依赖于学校。学校是旧的工业时代的产物,垄断了大部分的资源,也霸占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学校里真的在做教育吗?要打一个问号。我也希望人们能破除名校迷思。一个人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劳动,与名校的文凭无关。

  王小庆:刚才郭老师讲到了一个儿童性的问题,我们知道小朋友在看一部经典作品的时候,跟成人看这部作品,至少第一感觉可能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时候需要为小朋友的阅读助力,从而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发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这样读透一本书》,严格地说是一个助力系统。当然,助力系统不仅仅是书的形式,也可以是我们的指导或者陪读。

  颜炼军:回到刚才说的儿童读物与文学的关系,我们今天约定俗成地认为有儿童文学这种东西,如果回溯历史会发现,这种观念很晚才形成。欧洲第一部童话在17世纪诞生,《鹅妈妈的故事》,但里头有很多成人色彩的故事。也就是说,那时作者还不知道“儿童”读物的分寸。《鹅妈妈的故事》里故事后来也不断被改写,因为儿童观念一直发生变化,到19世纪,出现了像安徒生这样的为儿童文学大师。

  王小庆:《鹅妈妈的故事》有很多血腥的、不太适合儿童的内容。另外,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童谣集,主要是里面文本所具有的音乐性,而不是内容本身,比如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或者Baa Baa Black Sheep那样的韵文,其实与儿童的生活毫无关系。中国也有很多政治童谣,借儿童的嘴巴唱出来。儿童之所以喜欢诵读这些童谣,是因为它们喜闻乐见,朗朗上口。

  颜炼军:我们现在说童话,可能更讲它的故事性。但在早些时候,故事和诗是合一的。比如刚讲的拉·封丹的作品,就是故事诗,这种形式在中国文学里没有。回正如刚才两位提到,应该从伟大的经典中选出适合儿童的来读。我在伦敦访学期间,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逛书店,我当时淘到一本英国人选的《儿童诗》。很好奇地买下路来,发现诗集里第一首是《荷马史诗》里一个特别动人的片段,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战争到最后阶段,他年轻美丽的妻子刚出生了一个儿子。特洛伊跟希腊联军已经打到最后阶段,赫克托尔要上战场与阿喀琉斯决斗了。史诗写了一段非常动人的场景:赫克托尔与妻小告别。妻子说你这次出去肯定回不来了,非常伤心。赫克托尔把儿子抱在手里,讲了一番对他儿子的祝福,说他长大以后肯定会像父亲一样非常的英勇。这段写得非常动人。回到刚才的话题,适合儿童读的作品,其经典属性要远远大于它的儿童属性,儿童属性应该是经典性的一部分。哪怕是经典的片段,它对我们内在的影响是可以延绵不断的。但许多读物就是快销品,而五六年级或者二三年级就读过希腊神话的小朋友,他成年或老年时,或许还想再读读。我最近在看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一位美国古典学家,他是一个大学老师,他爸爸是一个科学家。他爸爸81岁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中学的时候,读过一些拉丁文学的经典,然后觉得自己现在退休了,就很想回到自己的儿子的课堂中重新学一遍。然后他就去跟他的儿子一起上了一学期他儿子的《奥德赛》的课,这个作者就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

  读透一本书,就可以抵达所有的书

  王小庆:有些东西,一旦诵读,就会特别有感触。我们很多小朋友读英文时,往往想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高自己,因此对某些词汇、句子特别关注。这当然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从故事的内容、人物的心理、语言的美等角度,去诵读,去体悟,并且你会发现,读得越多,这种体悟就会越深。有一次我在宁波听一个叫贺秋帆的朋友品评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他说这部电影他至少看了50遍,并说只有看50遍以上,才能对这部电影有所感觉,才能评头论足。这使我大受刺激,我以前经常给人吹嘘,说《围城》这部小说我至少看了十几遍了,自以为对这部作品滚瓜烂熟,现在看来,可能门都没入。

  刚才炼军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互文阅读。朴素的理解,就是以一本书的阅读为起点,引出更多的阅读。在《这样读透一本书》里,即便是对一部作品的文本解读,我们发现郭老师也动用了其他许多相关书籍(或材料)。这很了不起。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应该持有的一个方法。所以当你读完这本书以后,你再回头看一看最初几个章节的内容,比如“读书三问”“为什么要读书”“如何学好语文”“怎样找到好书”等,你会发现那些章节虽然篇幅很短,但容量很大。至于“精读的几种方法”“找到这本书就有了良师”,更会让你有拍案惊奇、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一个朋友,长沙的周慧老师,读完这本书以后就说自己是个“初中生”,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当你用阅读的方法去打开一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你需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尽管这个世界的书是读不完的,但是从一本书读到另外一些书,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阅读之旅

  回到主持人身份。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可能很希望郭老师给出一些阅读建议。

  郭初阳:我的建议也很简单,一个小小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人人际的,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课堂。如何带领小朋友来读书?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无非就是提一些有意思的问题,顺着问题的推动,帮助进入这本书。当然,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收获很多。

  如何让学生保持读书和学习的热情?

  读者1:作为家长,我的感受是在一到三年级学习语文和英语的时候,很累很辛苦,老师让买的书大都是模板式,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我很想让孩子来阅读,可是他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接下来的四到六年级,想请问一下几位老师,有没有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和建议?谢谢。

  颜炼军:我的女儿现在读五年级,九月份马上六年级。她阅读量应该还算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趣味,我给她推荐书,但她也会有排斥。我推荐成功的是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也有许多不成功,哈哈。现在经常让她自己选书,自己选的书会读得比较多。回到刚才家长说的问题,我觉得读多了,他慢慢就会有一些输出,有时候会很惊艳。有一天我去接她回来,她就淡淡地跟我说了一句,“知道了吧?”我说:“知道什么?”她说我这次语文考了第一名还是第二名,我忘了。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特别好,你知道我作文为什么写的好吗?我从哪本书里面学了这句,哪本书里面学了那句,最后她说这应该不算抄袭吧,然后就跟我讨论抄袭的问题。小学作文里,有时候形成了模式,就是要发点感慨,发点感叹,她对此就很反感。有一次我跟朋友一起去桐庐的山上,把她带去。然后朋友就讲这里怎么美,她就在旁边放了一个冷箭,说我最讨厌你这样的抒情,老师在学校里天天教我们这样的抒情。阅读的量有积累之后,她在面对教学模式或者面对课本时,会形成一个自己跟它们之间的相处方式,辨认出自己的表达,过程可能很慢,得等。孩子成长的节奏,跟教育的节奏不合拍,似乎很常见,真是要有耐心。

  郭初阳:作为一个个体,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班级里,有可能班级的文学生态未必理想,那么,在家里就需要有效的助读系统。

  如何帮助孩子亲近喜爱经典?指定他去读哪本书,或者借着考试之名去强迫,都不明智。循循善诱,指引孩子读书的最佳的方式是,有意无意间,让他能听到“这本书实在太好了”,这就激起看兴趣,简单,自然,有效

  当然还有其他方式。比如营造一个触手可及的优质读本所组成的家庭书房,比如经常带小朋友去好书店、图书馆。

  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学习为了什么?我想说的是,阅读是一种解放而不是捆绑,读书是让一个人变得更幸福,内心充裕

  王小庆:有句老话,读书可以擦亮你的眼睛。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眼睛并不亮。刚才炼军举了一个他女儿的例子,实际上谈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写作。许多人,包括老师、家长和社会上的专家,都认为孩子之所以作文写不好,是因为“缺少生活”“缺少情感”,但在我看来,他们缺少的,往往是阅读。小孩子能有什么生活,除了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但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每个人却很不一样。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阅读的量、阅读的文字,很不一样。炼军家的女儿喜欢仿写,这很要紧,因为她仿的是经典作品,所以其中的语气语调,其中的文字风格,都在仿写中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刚才初阳说阅读是一种解放,实际上阅读也是重要的生活来源。

  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可以从“一”到达“多”的境地

  读者2:三位老师好,我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想问一下郭老师,刚才您提到互文性的问题,《这样读透一本书》中也有很多互文性解析,关于互文式阅读、怎么读透一本又一本的经典作品,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郭初阳:首先,读者要知道精读是好的。泛泛翻阅五十本书,可能还不如把一本书认真地读五十遍。其次,作为此书的作者,我既要立于一,扎根在被解读的作品中,也要找到一些相关的点适当发散。最后,阅读时不妨把个人经验带进去。纳博科夫说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吸血鬼,怎么讲?当一个读者深深地投入到一本小说里,太专注了,读完以后抬起头来,面色苍白,浑身无力,几乎要跌倒,因为精血都被小说里的人物吸取了。而作品里的角色呢?由于饱吸了鲜血,变得面色红润,栩栩如生。

  王小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对作品的一种贡献。刚才初阳还讲到译本的问题,其实我们很多读者并不了解哪个译本更好,所以我建议大家狠狠地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只有看原著,才能体会作品真正的魅力,当然也能对照译本,发现很多原本你没发现的东西。

  读者3:郭老师好,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请问怎么启发孩子阅读时的批判性思维?在什么时候介入比较好呢?

  郭初阳:大概一年前,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学生和家长共读《哈姆雷特》,半天是学生读书会(用朱生豪译本),半天是家长读书会(用卞之琳译本)。以教师来推动,帮助建设家庭的助读系统。

  在家里,父母亲也不妨跟小朋友共读一本书,同时读而已,不设要求。我一直主张自由自主的阅读,就是没有要求的阅读,想就读,不想就不读,不需要练习,没有考试,没有拷问,不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单纯地保持同步阅读,同频共振,作为平等的读者,偶尔有一点心得交流,这就足够了

  (来源:文学脚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郭老师
来自于:安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