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汪华学:“小城”里的重症医学别有洞天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㊹

汪华学:“小城”里的重症医学别有洞天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㊹
2024年04月18日 15:09 新浪网 作者 医师报社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皖北平原、淮河岸边,蚌埠市作为镶嵌在千里淮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广为人道。同样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这里的医学发展,在安徽医疗圈,尤其是皖北地区,有一种说法叫“无蚌不成医”,这里走出过五名医药卫生领域的院士,无数优秀医药卫生人才。“安徽好人”“江淮名医”,作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批院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汪华学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奋战在重症临床救治一线20余年,追踪学科前沿进展,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作为科室主任,他不断创新科室发展,打造出蚌医一附院重症医学科独特的重症救治、科研创新、学科发展模式,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一场生命救治让我确定了职业方向”

  “我们医院ICU的建立在国内来说算是比较早的,却在当时一直面临人员短缺的情况。”为此,2002年,在还有三个月便完成呼吸科研究生毕业的汪华学被医务科“拉去”ICU支援。汪华学直言,一开始自己对ICU并不是那么感兴趣:“这里的病人有的是昏迷的,有的需要镇痛镇静,都是安静地躺着,根本没法交流。当时就在想,毕业后还是要去做呼吸科医生的。”然而,一次病人抢救改变了汪华学的想法。

  

  那天深夜,汪华学在7层ICU医生办公室的电脑上查阅资料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与此同时,6层手术室一个外科术后病人拔管后面临再插管的问题,当时值班的是一位年轻的麻醉科医生,于是就向ICU求助,而那天在ICU值班的也是其他科室的医生,于是最终救治的重任就落到了汪华学肩上。“我研究生阶段研究需要收集痰标本,经常跟着老师在气管镜室泡着。那天我拿着气管镜赶快跑到手术室,第一次在紧急状态下成功完成了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的瞬间让我觉得信心爆棚,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病人缺氧濒临死亡的状态解决了,我救回了一条生命!”此后汪华学便留在了ICU,一做就是20多年。

  “现在有时回过头去想,除了炎症,很多内科疾病其实是不能彻底治愈的,往往需要长期服药。而在ICU,我能通过自身所学一次次将病人从死亡线拉回来,这种成就感或许就是这么多年来坚持在这个专业,不断深入,乐此不疲的原因。”

  不断摸索中建立出独特的科室优势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心内科成立的一个CCU病房,在90年代初期正式独立出来,当时叫做危重病监护救治中心,属于在安徽省独立建制比较早的ICU。科室刚建立时仅4名医生、6张床位。后来外科楼启用,有了14张床位的大厅式结构。床位增加了,却面临了人员匮乏的局面。“本身人员不足,加之有考学离开的,总之当时的ICU人员极其匮乏,我也是正好那个时候研究生毕业进入的ICU。”

  所幸的是,之后随着科室的发展,医护人员逐渐增多,床位又开始面临严重不足。“14张床位对于我们这么大的教学医院来讲肯定是非常不够的。2019年7月,我们正式搬到现在所在的位置,这边南北两个病区共43张床位。2023年11月,以前的老外科楼装修完毕,老病区的14张床位保留,所以我们ICU现在有57张床位,ICU在编的护士已有110多人,但医生仍面临不足,仅20余人。”

  汪华学坦言,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ICU,一路走来摸索前进实属不易。在最初床位紧张时,ICU主要收治外科术后、颅脑创伤、多发伤、中毒等病人。如今随着床位的增加,一些内科慢性疾病急性加重病人,特别是收治的高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包括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心脏外科术后的病人都能获得很好的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汪华学推动建立的ECMO团队越发成熟。为紧跟诊疗前沿步伐,早在2014年科室便已购入了ECMO设备,但真正把ECMO团队建起来是在2019年以后。在此以前,汪华学带领团队一起摸索,发现上ECMO容易,但运行期间的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先后派遣两批医护人员到北京安贞医院侯晓彤教授处进修。“我们主要做的是VA-ECMO,通常是周边市、县医院发生的心跳骤停病人,我们会根据现场急救医生报告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如果预计病人脑损伤可能逆转,尽管当时仍然需要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我们也快速派急救团队过去,基本上是两名医生、一名护士,由我们医院派车过去上ECMO后转运到我们这里。”

  据悉,从2019年ECMO小组建立以来,已开展相关救治130余例,尤其近三年来救治的外地转运的心跳骤停病人有大面积心梗、大块肺栓塞、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等,最终治愈率超过80%,这些病人如果没有ECMO支持基本都是面临死亡的结局。“做ECMO团队其实非常辛苦,有时急救往往在下半夜,一个电话过来我们就要迅速行动。但能把病人的生命抢救过来,大家也感觉到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规范化与同质化并重

  除了临床救治能力的提升,汪华学也非常关注临床诊疗措施的规范化。自2011年受聘科主任以来,带领科室先后申报获批安徽省省级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硕士点、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也是国内较早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重症医学专科资质(2013年)的单位之一。

  “临床救治过程中有些理念或措施可能是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临床科研去了解清楚并规范它。我当初申请药物临床试验(GCP)学科资质便是出于这样的考虑。GCP全过程的管理非常严格,通过这种严格的项目研究流程,可以培养大家的科研能力,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规范我们的行为,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

  目前,科室承担的GCP项目已有30多项。我们在2021年初建设有首次人体研究(first-in-human,FIH)监护病房,为医院开展国家创新药物的一期临床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在此基础上,科室围绕ARDS、脓毒症、ICU耐药菌感染等ICU常见临床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不断规范诊疗行为。同时利用重症监护系统,对ICU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如何减少护理工作量,如何更加有效地避免一些医疗差错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作为安徽省较早建立ICU的科室单位,汪华学带领科室不遗余力地推动周边县基层医院ICU建设。通过进修学习、远程会诊、教学查房、小型学习班等模式,纠正既往存在偏差的救治理念、以及技术上的一些不规范问题。先后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有8家,为安徽省重症医学规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人才建设谋学科发展

  一次次的灾难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发展重症医学的重要性。在汪华学看来,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最为关键的仍当属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重症方面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因危重综合征都是由原发病发展而来,需要熟悉一些原发病的基本知识,ICU医护人员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高端全科医生’。”

  而在目前ICU医护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汪华学认为,将一些基本的重症医学理念推广至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有助于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譬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开期间的救治中,常谈到的俯卧位通气,我们发现,在由ICU医护为主的组建的临时ICU单元中这种理念就能贯彻得比较好,病人预后也明显好一些。再譬如ECMO支持方面,如果心内科、急诊科的医生能及早识别病人可能需要ECMO支持,让我们早介入,病人的预后可能就会有明显改变。”

  “在蚌埠这样的三线城市,常常面临外面的人才进不来,自身优秀人才易流失的尴尬局面。”对此,汪华学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我们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参加进修或在职考学提升自身学历,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他们的生活所需,减少后顾之忧。近年来我们学校、医院层面也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非常期待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们团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ICU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