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关注 | 面对数亿人的疼痛管理挑战,中国该如何打破壁垒,实现破局?

关注 | 面对数亿人的疼痛管理挑战,中国该如何打破壁垒,实现破局?
2021年07月28日 14:58 新浪网 作者 医师报社

  7月24日,为响应“中国疼痛战略”号召、增进多学科疼痛管理交流,晖致医药有限公司主办的 “无痛V来”2021疼痛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事实上,从2007年起,国家卫生部颁发227号文件就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开设疼痛科,近15年来,学科的建立一直在路上,但我国慢性疼痛管理始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依赖于疼痛学科建设与发展。

  时至今日召开该主题会议,究竟有何意义?中国疼痛之症结何在?如何破局?

  众所周知,疼痛是患者就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每个临床科室的患者以疼痛为主诉的占绝大多数。中国慢性疼痛诊疗现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长期、慢性疼痛严重影响医患之间良好关系,从长远看无疑也会影响社会和谐。对于疼痛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而对于疼痛的患者,究竟该如何给予综合管理成为此次会议关注的话题。多学科协作是目前疼痛管理主要推崇的模式,它的主旨是根据不同疼痛患者诊疗需求,将一个患者和一个医生之间的单线联系,转变为一个患者和多个医生之间的环形交叉,对提高患者疼痛治疗意义非凡。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国家政策趋势的使然,亦或是临床医生迫切的需求,还是疼痛患者一直以来的殷切期盼?无疑,这是三方共同合力把“无痛人生”推向前台,就是要打破疼痛治疗孤岛,使其变成临床的连通链条。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樊碧发教授

  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3亿

  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并正在以每年1000~2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我国慢性疼痛诊疗现况极不客观,无论是从疼痛的识别、诊断,还是规范化治疗均处于初级阶段。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疼痛学科发展起步较晚。自2007年,国家层面出台疼痛学科建设相关政策以来,要求二级医院设立专门的疼痛科。樊教授认为,面对3亿人的疼痛问题,仅仅依靠一个疼痛科并不能解决问题,中国疼痛学科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仍然面临多学科协作不足、个体化镇痛欠缺、用药不规范等诸多挑战。2020年,中日友好医院受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委托成立了国家疼痛质量控制中心,可以看出,从国家层面上对疼痛诊疗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裴福兴教授

  骨科术后疼痛管理新思考

  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出现,是给现代外科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考,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多都是源自患者出现大大小小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让患者遭受痛苦的同时,延长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对工作和家庭等各方面影响增大。试想如果医生把患者的病治好了,且没有任何并发症,那么医患矛盾自然就会减少。只有真正实现无痛的手术,才能使患者加速康复。其中,COX-2抑制剂在多模式镇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张志毅教授

  骨关节炎早期识别尤为重要

  由于不同患者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机制、不同的药物作用机制和给药方式,从而制定最优的疼痛管理方案,这样才能实现镇痛治疗的最大化获益。

  一直以来,骨关节早期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因为只有早期识别患者,加强管理,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就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状态。研究显示,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可以直接作用于软骨、滑膜和软骨下骨的炎症,同时对胃肠道的影响小,可以作为早期关节炎的优先选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王毅教授

  脑卒中疼痛的综合治疗理念

  中枢敏化状态下,上行疼痛信号被放大,下行调节作用被抑制,起了疼痛的放大器效应,患者疼痛反应加重。卒中后疼痛是多机制导致的疼痛,中枢敏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机制,炎症消退后,神经性兴奋仍不消退,“指鹿为马”小痛变大痛。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

  张达颖教授

  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健康和疼痛管理

  公立医疗体系近饱和的情形下,慢性疼痛患者的全程和个体化管理是当前面临的难题,数字健康为疼痛患者和疼痛专科医生提供全方位支持。肌纤维痛辅助诊断小程序帮助患者早识别,协助医生快速诊断,该程序最大程度确保了给患者及时提供合理治疗成为现实。

  启动仪式—中国疼痛诊疗质量提升倡议

  分会场:ERAS骨科加速分会场

  来自北京医院骨科薛庆云教授的报告为《骨科慢性疼痛机制探寻与应对机制》,他指出预防性镇痛应贯穿于围手术期全程,多模式镇痛提倡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镇痛的协同作用。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马俊教授的报告为ERAS示范病房的建设和评估》,他着重强调骨科ERAS病房的疼痛管理要做到“生理镇痛”和“心理镇痛”双向管理。生理镇痛主要是减少伤害刺激和传入,降低中枢敏化风险。心理镇痛是要做好术前教育,建立信任消除恐惧。

  来自台中荣民总医院麻醉部疼痛科吴志成教授的报告为《基于循证指南的围手术期NSAIDs使用策略》,他提出,出院后继续给予口服选择性COX-2为代表的NSAIDs药物可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部分,可有效降低THA术后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加速术后康复。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孙铁铮教授的报告为《精准医疗指导下的关节手术无痛化路径》, ERAS是集于整个系统及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协作帮助患者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骨科手术镇痛优选,疗效快速、长效、强效,与非选择性NSAIDs相比更安全。ERAS是基于整个系统及循证医学证据,多学科协作帮助患者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

  分会场:慢性疼痛分会场

  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董钊教授的报告为《中枢敏化的识别与规范》,他指出,常见慢性疼痛疾病常伴有中枢敏化,它也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功能障碍性疼痛的主要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冯智英教授的报告为《疼痛综合评估和管理》,她提出,正确的对疼痛进行评估有助于疾病的诊疗,疼痛的综合评估包含强度评估及对患者影响的评估、现在机制的筛查和评估、伴随症状(睡眠、情绪)的评估以及疾病特异性评估。疼痛的动态评估有助于疼痛的全面管理,要更具疼痛机制和疼痛伴随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来自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疼痛科熊东林教授的报告为《肌纤维痛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他认为,疼痛是纤维肌疼的主要症状。同时常伴疲劳,睡眠障碍,通过临床症状早期识别,有助于对其进行指导诊疗。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叶菱教授的报告为《疼痛药的合理选择和使用》中,她指出,随着我国对疼痛诊疗深入研究、镇痛理念不断进步以及镇痛药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个体化镇痛在疼痛管理已越来越得到重视。选药就像“做一盘菜”,根据患者的不同的症状、机制以及合并症的情况,去选择“这盘菜”的内容,为患者搭配合适的药物。

  晖致大中华区首席医学官及临床研究负责人于巍表示:“晖致的使命是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生活得更加健康。在中国,我们拥有二十多个优质药品品牌并已惠及数千万名患者。基于前瞻性的疾病管理理念以及强大的商业能力和先进的数字技术,我们致力于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承接普强在中国市场耕耘30多年的历史,我们获得了医生、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尤其是在疼痛治疗领域,我们一直紧密携手政府和多方合作伙伴,积极推动慢性疼痛诊治跨学科合作,建立慢性疼痛综合管理和防治体系,助力实现无痛中国梦。”

  排版:李慧

  编辑:秦苗

  审核:秦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中国骨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