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古代知县坐镇一方,实权很大,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古代知县坐镇一方,实权很大,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2020年08月06日 15:38 新浪网 作者 经典历史故事

  知县作为地方父母官确实权力很大,甚至对地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它是有限期并且有范围的,不存在知县在地方说话谁都听的情况,况且知县是朝廷的任官,它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干得好的话能干个几年,干得不好的话一年都不到的也有很多。而举人在地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举人相当于已经有功名在身了,是可以有做官的资格的,他们对于知县的留下和去任是有很大影响的一股力量,毕竟俗话说地好“强龙不压地头蛇”,知县本来就是外地人对本地的情况不了解,如果想完成任务还得依靠地方士绅的协助,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是不敢轻易得罪举人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清代县衙

  知县的情况

  我们以离现在最近的朝代清朝为例,在清代知县作为一县的父母官,事无巨细基本都要管,但是有几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如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清代就规定州县的胥吏下乡办理公务不能妨碍农事,并且县官本人还要体恤民情,亲自到乡下了解播种收获状况,丰收之际,还要劝民多储集,尚勤俭。

  其次是受理狱讼。审理案件,受理狱讼是每一个县官的职责。历代王朝规定,不论刑事案件还是民事案件,先去县衙投诉,不准越诉,县衙也不能无故拒绝受理。如果案件判决涉及生死,县衙则无权决定,必须上报朝廷。等到朝廷受理批准之后,下送县衙,才能执行。再次是征税派役,赋税征收和徭役征派这是是县官职责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赋税征收,关乎国家财政收入,也决定着县官的考核优良,仕途前景。最后就是为维护稳定地方治安,如捕盗就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小偷强盗等违法犯罪行为,还有就是救荒赈灾,古代天灾人祸频发,救荒赈济一事,也尤为重要。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知县的工作真的是非常繁杂的,事无巨细都得知县来处于,而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想要处理好地方事务,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征收赋税管事关系到自己的官位能否做好和坐稳,而地方上的士绅是否配合知县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特别是已经有功名的举人,他们离真正的成为官员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以后如果同朝为官,那更不是一个普通知县所可以得罪的。

  

  清代官员一家

  举人的情况

  在清代能考上举人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作为一个读书人首先要过的是童试。成为童生,这就表明自己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其次是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其次对已在学校的秀才也要进行考试,成绩优良的才可以参加下一级考举人的乡试,成绩差的人则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再次是乡试,又称为大比,每3年一次,也叫做秋闱。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朝廷按照规定分配,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几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全国举人的录取总额为一千多人。清代人口大大超过明代,但举人录取名额却并没有比明代多多少。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读书人科举中最重要的一关。

  而且朝廷对于已经考取功名的人是有优待特殊政策的,即使是知县也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对有功名在身的人是不能进行刑讯的,而且要以礼相待。地方的举人对地方情况熟悉,是地方势力的代表,无论如何知县都必须和举人们搞好关系的,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一般人都会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况且公务还得这些人配合才可以。

  

  科举考试图

  综上所述,即使知县坐镇一方,实权很大,但是依然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