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2019年10月08日 00:16 新浪网 作者 花下锄月

  带嘟嘟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游戏,有越过障碍物运送塑料送,看谁运的多,还有走小凳子搭的独木桥等,主要是孩子来做,家长配合,现场非常热闹,不时听到妈妈在鼓励孩子,“你真棒”,“小心小心,快一点,哇,真厉害。”老师也在一旁边鼓励,“好厉害”、“真棒”。

  大部分孩子玩得到亦乐乎,有个小女孩不敢走独木桥,面对道具搭的障碍物也有些迟疑,刚开始的时候都快要哭了,后来在老师和妈妈的鼓励下,总算勉强完成了任务,表情才放松下来。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那个眼睛大大的小姑娘看起来明显是不自信,妈妈对老师说,她不知道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平时经常夸孩子,可是遇到事情孩子还是很胆小。

  1、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后来在国外攻读博士,并留在国外大学任教的薛涌,在撰文回忆自己成长经历时曾说,他上小学和初中时成绩很烂,父母一度很为他的将来发愁,可是他上高中后成绩一路飙升,考取了北大中文系,他的父母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后来他又出国读了博士,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他说自信起了关键作用,他一直坚定的认为自己很聪明,而且是大聪明,他不擅长数学,但是他认为自己数学思维不错,只是不擅长低端的机械计算。

  因为觉得自己很聪明,他认为自己应该有所追求,不能浪费自己的聪明。

  在接触过多种智力测验后,他发现自己智商平平,并没有过人之处,是“自信”帮助他从一个成绩很差,到考上了少数人才能考上的北大。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现在,越来越多家长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自信会让人更有动力去做一件事,相信自己,才能让孩子对所做的事倾注更多的热情和努力。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不管是学业,还是才艺,自信的孩子总是更胜一筹。

  2、自信来自于两个方面。

  父母都想让孩子能自信、开朗、大胆,但是有些孩子总是不够自信,怎么能让孩子更自信呢?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利格曼认为,孩子的自信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感觉好,二是做得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做得好,感觉好就可能是空中楼阁。

  “自信”这个词,词典的解释是“相信自己”,其实可以理解为“自我感觉良好、重视自己”,自信的反义词是“自卑”,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所以“自信”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比较虚的,现代教育提倡多夸奖孩子、鼓励孩子,不要打击孩子,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现在父母和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良好的感觉”,可谓煞费苦心。

  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的夸孩子,给孩子各种荣誉。一个办公室的两个同事的孩子,在年末放假时都收到了奖状,一个是活力宝宝,一个漂亮宝宝。那个活力宝宝平时非常活泼好动,而漂亮宝宝长得非常漂亮。

  当然,老师的做法无可厚非,每个孩子都能拿到一张奖状,可以高高兴兴的回家,不然小孩子可能会不想去上幼儿园了。

  但是有些为了夸奖而进行的夸奖,为了鼓励而进行的鼓励,却脱离了实际,并不能起到帮助孩子增加自信的作用。

  比如,有一个孩子参加轮滑比赛没有拿到名次,妈妈看孩子有些沮丧,就说“没事,我觉得你滑得挺好的,我们比赛是为了锻炼,不是为了拿名次”。

  妈妈不见得真觉得孩子滑的好,所以这种鼓励对孩子来说就有些虚,而且名次本来摆在那里,仅仅说不在乎,并不能让孩子释然。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所以,真正的感觉好,需要孩子能真正做得好,做得好带来成就感,也使孩子更加自信。

  3、父母发挥脚手架作用,孩子才能做得更好。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孩子做得好,才能真得感觉好,可是很多父母步入一个误区,认为多夸孩子就行了,只重视夸奖和鼓励,忽视了给孩子实际的帮助,没有能让孩子做得好。

  怎么能让孩子做得好呢?

  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

  发展心理学上的“脚手架理论”认为,父母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起到“脚手架”的使用。我们知道盖房子需要用脚手架,没有脚手架的支撑,房子很难盖起来,但房子盖好后,脚手架需要拆除,而房子已经独立支撑为一所坚固的建筑。

  孩子经常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是时间利用不合理,还是课上没听懂,还是题目理解有误。

  孩子的自信来自这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多数父母只重视前者

  帮助孩子制订时间表、分解目标,一点一点进步。

  孩子能做到之后,信心会随之增加,感觉良好,更有热情和信心,这样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做不好,被批评、沮丧,更没有信心,更做不好,就可能进入恶性循环。

  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

  孩子打球打不好,爸爸可以陪练,提高孩子的技术,慢慢孩子就会有信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帮助,父母能发挥脚手架的使用,孩子才能做得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