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是制造大国,为何国产发动机不如日本发动机?

都说中国是制造大国,为何国产发动机不如日本发动机?
2021-01-07 16:15:08 九个头条

近几年来,中国制造正在被世界认可。

无论是航天领域的“嫦娥五号”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是国家基建领域的“港珠澳大桥”和“中国高铁”等。这些中国制造都取得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

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在汽车制造产业上却比不上德国和日本等汽车制造强国。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口碑上,国产汽车品牌都处于劣势地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487.3万辆,占有率36.4%,同比下滑2.3%,失守40%的“份额红线”。反观德系、日系,前三季度占有率持续上涨,分别为25.2%和23.8%。

对于目前国产汽车品牌的现状,有分析指出,这与国产发动机制造工艺有关。无论是在燃料损失还是动力平滑方面,国产发动机都与日本发动机存在这不小的差距。为何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产发动机依旧比不上日本发动机呢?

日本发动机技术领先全球

据悉,沃德十佳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机构,每年都会根据实测情况,发布全球技术最领先的十大发动机。

Ward's Auto World发布的2018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显示,日本发动机占据4位。并且每年日本发动机品牌都会上榜,包括丰田马自达以及铃木等全球知名发动机品牌。

日本发动机技术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背后的人力和财力。资料显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日本在研发发动机领域约耗费150亿美元,长达30余年的时间才达到领先全球的水平。

反观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发动机研发成本高

要知道,在日本着手研发发动机技术之时,中国汽车产业才刚起步。

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汽车产业才正式发展起来。我国汽车产业的起步要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在起步阶段,日本企业给中国提高了极大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发动机的供应。

更重要的是,发动机工艺复杂,研发成本高。在国产汽车产业起步阶段,如果试图重新开发发动机,不仅需要精加工技术,连最基础的内部叶片制造技术以及耐高温腐蚀技术等要求也是极高的,多项技术达标才可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发动机。综合所有花费的成本将达到数亿美元,所面临的风险较大。

行业新闻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