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百名石油楷模风采 | 张勇:根除井下病症的“妙手神医”

百名石油楷模风采 | 张勇:根除井下病症的“妙手神医”
2021年05月13日 19:14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石油报

  劳模说

  “每一次成功处理钻井勘探过程中的故障复杂后,我都感到特别欣慰,保障打成一口井,就能为国家多产一口井的石油天然气,即使我苦点、累点,也值得。”——张勇

  4月17日深夜,双探2井的套管开窗问题还没处理完,川庆钻探川西钻探公司员工张勇又接到了一个更为紧急的任务。他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赴200公里外的龙岗062-X3井,凌晨2时达到现场后,查看井口套管变形的原因。

  张勇是集团公司钻井技能专家、技能专家协作委员会工程技术分会主任,主要工作就是准确判断、快速处理、妙手解除各种井下故障,在挽回大量经济损失的同时,保障石油天然气钻探顺利进行。

  1

  经验够多,总能找出规律

  1988年,张勇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与钻井队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因为参加司钻技术比赛并多次取得好成绩,4个师父带着他踏上了处理井下复杂故障的道路,这条路一走就是24年。

  每一次井下故障,如果没有成功处理,就会给企业造成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但因为井深结构、钻具组合、作业工况不同等原因,这些故障处理起来千变万化,没有定式。

  在所有井下故障中,卡钻是最充满未知的,类型有6种。张勇把判断卡钻类型比作医生“把脉问诊”,需要先找到病人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每一次,都需要在错综复杂的现场情况和数据中找寻规律。多年摸索,他总结出一套“541”分析判断法,通过5种基础数据、4种工况和每次卡钻后的现象,基本就能确定卡钻类型。

  在打捞落鱼和磨铣金属落物时,张勇也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井下看不到、摸不着,但起出的工具却是有痕迹的,这些不同形状或深或浅的痕迹,都在向他传递着井下的具体情况。只要痕迹分析判断准确,井下复杂故障就迎刃而解了。

  张勇秉承“一切复杂可以预防,一切故障可以避免”的理念,设计和改制了20余种打捞和磨套铣工具,成功处理几十井次的井下复杂与故障,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2020年,他开展的“反扣钻具设计思路及应用”,解决了6口井的钻井现场井下复杂故障,减少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工作室的12项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创新的取芯方法将油气田易破碎地层的取芯收获率从不到60%提高到99%以上,为油气田增储上产做出很大贡献。牵头著作编写的标准操作规范和操作指南等标准实用性强,在钻井勘探行业起到了领先示范作用。

  2

  每一处细节都可能隐藏答案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产模式下,能否迅速处理故障直接与钻井成本挂钩,而想要做到“药到病除”,处理故障的技术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善于观察、思路灵活,敏锐捕捉变化。

  遇到井下故障时,张勇常常在钻台上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甚至创下过连续7个小时未下钻台的纪录,就是为了能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错过任何细节,寻找能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快速找到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他常常说:“井下故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知半解。急功近利的盲目处理,往往让结果背道而驰,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每次到了钻井现场,张勇不仅只听队长、技术人员介绍情况,更喜欢和操作者进行深入沟通。“因为岗位、工作年限和经验的不同,大家对同一件事的表述可能会不一样,这会影响我的思维和想问题的方向。”在他的经验中,操作者描述的操作过程、失误如何发生、在发生故障前有什么异样,都是他寻找出路的灵感来源。遇到瓶颈时,善于联想、及时转变思路,制定出最合适的方案。

  2020年11月19日,张勇前往北京接受“全国劳动模范”表彰的前几天,他正在为双鱼001-X7井的钻具落鱼伤脑筋。此前钻井队几次打捞未果,公司已经决定填井侧钻。填井侧钻是出现故障时的最终手段,对井队来说意味着解除故障工作宣告失败,对公司来说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张勇主动请缨,想再试试。他坐在司钻操作室,大脑高速运转,想着落鱼距离井底还有29米,那能不能下工具冲洗钻头附件和底部沉沙,改变落鱼的位置。当张勇试着下小钻杆冲洗时,落鱼的位置发生了小距离的移动,多番操作后,成功打捞出落鱼。

  3

  步履不停 探索不止

  走路想,吃饭想,这已经成为张勇工作的常态。张勇把这种工作态度归结为责任心,一件事没做好,就想办法去做好,即使天天和自己“死磕”也不放弃。张勇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自己好学不服输,因为挽绳结比别人慢,就把鞋带随身带在身上,一有空就立刻拿鞋带练习,最终达到了一分钟可以挽30多个绳结的速度。这种不断和自己较劲的态度,一直贯穿着他的工作生涯。

  处理井下复杂故障时,在打捞落鱼或磨铣金属落物时,已经年过50的他还常常需要半夜起来观察每个工具起出后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最直观准确地了解落鱼和磨铣的情况,确定最新的钻具组合,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常年扎根钻井一线,给了张勇快速处理问题的底气。他常常在井场一待就是一天,面对一个工具反复思考琢磨,想着如何能将它改进得更好。

  这些年,随着钻井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井越打越深,井下情况也越来越复杂。20世纪90年代,由于技术受限,川渝地区多是设计井深三四千米的直井,一个矿区全年进尺目标不过两三万米。如今,完钻井深纪录年年刷新,大斜度井、水平井已具规模,而年进尺目标更是呈几何级增长,对井下复杂故障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定向井钻井技术的发展,使用螺杆+PDC钻头或牙轮钻头的复合钻具已经成为常规钻进方式。钻井工艺日新月异,张勇明白,如果处理井下故障的技术不随之进步,就会给钻井队“拖后腿”。只有持续学习新技术、不停摸索新方法、不断总结新经验,才能确保每一次遇到井下故障时,又好又快寻找出解决办法。

  十多年来,张勇培训学员超过3000名,培育出高级技师12名、技师22名,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用实际行动为油气田增储上产做出巨大贡献,在钻井勘探行业起到了领先示范作用,技术服务满意率100%,被业界誉为钻井井下安全的“保护神”。

  同事说

  “2017年,我们在钻进过程中,有3次突然发生井下异常情况显示,在他的远程指导下,成功防止了井下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至少上百万元。” ——川庆钻探川西钻探公司70542队队长 曹望春

  通讯员 | 黄茹霖 廖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