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贵州:产销精准对接让坝区农产品种得好卖得俏

贵州:产销精准对接让坝区农产品种得好卖得俏
2019年10月14日 09:11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销对接工作,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品牌创建工作,提高贵州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500亩以上坝区作为贵州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为我省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树立了榜样——

  坝区夏秋蔬菜抢滩长三角、珠三角,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出口东南亚;

  坝区“百菇齐放”,菇农借助电商赚得盆满钵满,截至8月,我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食用菌价值1200万元;

  坝区辣椒卖得红火,第四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后,贵州辣椒大放异彩,订单纷至沓来,价格指数一路高歌……

  秋后坝区传捷报,坝区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种得好,卖得俏。

  闯市场,坝区就是“样板田”

  种蔬菜,怎样把握市场需求?有好菜,怎样卖出去?种好菜,要往哪里卖?

  这些问题,坝区都给出了答案。

  “我们种菜的时候,就提前算好了市场上啥时候缺菜!”在遵义市红花岗区莲池大坝,村民罗海勇毫不犹豫地说。

  如今,该坝区已成为红花岗区最大的蔬菜保供基地,主要推广“早春蔬菜+苦瓜+冬季蔬菜”等种植项目,同时种植非洲菊、折耳根等高产值品种,平均亩产值达1.3万元左右。

  “我们卖菜有专列!”威宁贵美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张功平很自豪。

  从前,张功平都是开货车卖白菜;现在,草海开通了农副产品铁路运输专列,40多吨大白菜可以一次拉到贵阳卖。

  “要卖就卖粤港澳大湾区!”7月22日,在贵州蔬菜粤港澳大湾区产销对接专场推介活动上,广州江楠集团董事长叶灿江力挺“黔菜广进”。

  3月27日,省坝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2019年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要坚持市场导向,抓好产销对接,推行新型经营主体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进农社、农超、农校、农企对接;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的农产品产销协作;参加农交会、茶博会、辣博会等展会活动,创新营销推介模式,拓宽销售市场渠道,抢占省内市场,拓展省外市场。

  如今,坝区源源不断挖掘“黔货出山”潜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成为贵州农产品闯市场的“样板田”。

  闯市场,坝区就是“科技田”

  农产品卖得如何?卖到了哪里?卖了多少钱?

  过去靠感觉凭经验,如今科技让坝区底气十足。

  2018年12月26日正式上线的中国遵义朝天椒(干椒)批发价格指数,为坝区椒农们解决了许多苦恼的问题。

  “今年卖了1000多斤辣椒了,都是每斤8元多,价格比去年要高一两元。”椒农廖远富说,自从有了辣椒价格指数,他就能准确评估何时卖、卖多少,随时调整种植品种和数量。

  科技为坝区销售提供了决策支撑,更助力搭建了健全的物流体系。

  “刚摘下的新鲜蔬菜,通过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的运输链,可以马上运往全区所有的学校食堂。”遵义市汇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芝雄说。

  遵义市汇川区上庄坝区利用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精准测算农产品需求,以需定产、以销定产,实现种养、产销一体化发展,解决了农产品“卖不出”难题。

  如今,上庄坝区已与贵州省田沟监狱、汇川区农投公司配送中心、遵义市岛内价超市等单位签订协议,订单总量达6000吨,预计实现产值1200万元。

  为给坝区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我省建设了坝区大数据信息平台,目前已实现坝区种植情况、社会经济情况等数据的集聚,完成了对当地地理信息、气象、土壤等数据的整合,形成了坝区“户籍档案”。坝区大数据平台移动客户端也设计完成,近期将投入使用。

  闯市场,坝区就是“效益田”

  降成本提效益,是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更高的价值,成为了“黔货出山”的关键。

  在坝区,农产品这样降成本——

  全省500亩以上坝区通过重点开展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有效提高了坝区水电路、仓储物流条件。目前,全省坝区有效灌溉率达66.5%,实现道路通达度55.4%,冷库库容17.54万吨,均较2018年底明显增长。

  “我们的蔬菜、水果、中药材因为品质好,吸引了很多客商。但以前交通条件和冷链物流落后,让客商望而止步。”回想过去,瓮安县金竹坝区村民熊华菊很是感慨。

  熊华菊担心的问题如今得到了解决。今年,金竹村建成了一个集产品交易、物流运输、保鲜、冷藏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大大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客商络绎不绝。

  “有了交易中心,我们可以等产品累计到一定的量,直接发往广州的江南市场批发。”熊华菊对坝区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坝区,农产品这样提效益——

  今年以来,我省坝区通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全省已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7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340个,平均每个坝区有1家龙头企业、4.8家合作社,坝区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

  贵州泛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亚说:“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让薏仁米从农产品升级为集文化、旅游、医疗为一体的高附加值产品。”兴仁县立足34万亩薏仁米种植基地,依托泛亚公司等200多家龙头企业,形成了560多家薏仁米加工贸易企业,种出了50亿元的综合年产值。(记者 赖盈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农产品贵州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